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生成逻辑

2020-03-02王越芬

理论探讨 2020年1期
关键词:责任时代

王越芬,商 琳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 150040)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具有朝气和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以贯之地始终保持着与青年的密切联系,并高度重视青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对青年寄予厚望,他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这并非习近平首次提出青年担当问题。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关于青年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责任”“使命”“担当”。无论是在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在向青年的致信中,都深切地蕴含着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够勇担时代责任的殷切期望。围绕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主旨,习近平就新时代青年所应肩负的责任内容、所应具备的责任能力进行了系统阐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探赜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刻领悟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发展

“青年”这一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近代文明的产物。伴随着社会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原本在自然经济下呈现分散状态的青年被大批量集中到城市接受技能培训。青年群体由此从儿童和成年中独立出来,并越发壮大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青年群体有自己的文化结构,并且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参与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将青年群体视为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因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维护社会安定为目的对青年展开研究。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青年的研究独树一帜。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站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高度,结合青年工作实践,对青年群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关于青年社会价值、历史地位和发展前景等基本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早在19世纪80年代世界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之际,马克思恩格斯就认识到青年身上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认为他们热情而富有理想,同时政治觉悟高、革命性强,是改造社会、建设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人阶级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2]。列宁在创立、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3]青年只有将学习放在首位,学习共产主义、学习人类积累起来的对共产主义有益的知识,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者,才能承担起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青年“未来”地位以及青年教育重要性的相关论述,从根本上奠定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整体基调。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九十多年风雨历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基本观点。从毛泽东的“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论断,到邓小平的“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4]、江泽民的“青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5]、胡锦涛的“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6]等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同中国青年以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在深刻阐明青年之优势与特色的同时,特别强调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之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指出青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7]。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习近平从历史责任使命的角度对青年担当什么样的角色责任、青年如何增长责任能力、怎样促进青年实现责任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关于青年责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新时代中国青年作为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应带头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作为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应发挥其思维敏捷、富有活力的优势,在时代浪潮中勇作先锋,自觉担起时代创新之梁等。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在赋予党的青年观以更系统、更深刻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意蕴的同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二、文化渊源:中国传统责任思想的现代性转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维系了五千年文明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中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责任思想,也造就了拥有超强历史命运感的中华民族。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正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责任理念为文化渊源,进而形成了以强调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为核心的青年观。中国传统的责任思想强调责任源自“天”的授予,所谓“天序有礼”“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天”代表主宰世界万物、不可抗拒的规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故而,每个人自出生以来就被“上天”赋予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而且要为天下、为国家、为家族相关的每一件事负责。这种“天降大任”的责任理念在实质上与中国以群体为本位的文化精神相契合。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即以群体的方式生活乃是人区分于其他动物、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原因所在。因而,在人类社会这个相互依存的整体里,每个身处社会群体中的成员都应该对群体负责,在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上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较之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所衍生的个人指向性责任思想,中国传统责任思想更强调身处于群体之中个人的自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理念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责任的内涵超越了仅对个人的自由选择而负责,上升为对国家、民族乃至天下苍生命运及利益的强烈关怀和责任,这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与国家兴亡荣辱与共的品格。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精华,将青年一代放在中华民族复兴崛起、人类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宏伟蓝图中,以一个宏大视角对青年传承责任精神、勇担历史使命提出要求、寄予厚望。他鼓励青年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祖国和民族的大我之中,引导广大青年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境界。在当前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的新时代,青年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年轻力量、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理当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要“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8]59,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青年同样应当成为可以担当的一代。青年应当以使命为引领,练就过硬本领,不断提升责任能力,以真才实学担负起使命重托,为实现中国梦与世界共同繁荣奉献智慧与力量,让自己人生的价值超越个人利益的狭小天地,在奉献社会的责任实现中得到圆满与升华。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蕴含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习近平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对中国传统责任思想的现代性转化。

三、时代诉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要求

时代呼唤使命,责任呼唤担当。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和观点的产生都契合于其所处的时代,反映着时代的诉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和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动力。为了这个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逐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距离目标越近,越不能松懈,越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越要增强信心、勠力同心,勇于面对一切问题和挑战,敢于担当责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世界的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给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赋予更加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青年作为整个社会最具生气的力量,青年一代懂责任、会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充满后劲、充满希望。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回应时代诉求,对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基本观点和总体构想,是对广大青年在时代潮流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抓住时代机遇、勇担时代大任的重要引领。“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8]167。新时代面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中国正朝着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稳步迈进,并努力在国际社会上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权。这些巨大的工程完成起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才能实现。青年应当对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使命有所觉悟,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把当前中国的发展际遇看作自己的人生际遇和机缘,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在担当责任的实际行动中放飞青春的梦想。在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鼓励广大青年不断锤炼与时代使命相应的责任能力: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时地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新技能,从而发挥青春的优势、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用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动员青年积极学习中华经典、体会中国精神之魂,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在21世纪焕发出新光彩、铸就新辉煌;在同他国青年互通交往时,中国青年要自觉充当人民友谊的生力军,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各国友谊,争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让世界了解到一个既充满文化底蕴又致力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是习近平在新时代以使命为导航对当代青年认清角色、找准方向、把握时代际遇、勇担时代责任的重要指引,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主题的切实回应。

四、现实依据:青年责任担当状况的深刻反思

新时代的青年都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他们真实地看到了中国由富变强的过程,他们与中国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是中国梦的参与者,还是中国梦的见证者。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特别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9]作为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青年一代讲责任、懂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支持。然而,责任的担当、使命的完成并不是光凭主观愿望所能达成的。时代和历史对青年提出了要求,仍然需要青年自身的努力以及外界客观条件的推动。新时代青年对责任担当的现状为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青年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国家荣誉感和道德责任感,但由于青年群体正处于思想和意识建设时期,尚未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思想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一方面,西方国家近年来对我国实施文化渗透的方式逐渐趋向多样性和隐蔽性,其传播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强化;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各种矛盾频发,各种社会思潮激荡,都会对青年群体的责任意识养成形成一定影响。部分青年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注重索取多于奉献,缺乏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还有部分青年在工作、学业和生活等多重压力下,选择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争不抢、不在乎输赢的“佛系青年”,这种“佛系”的人生态度背后亦是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缺失。面对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对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年进行正确的引导,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从多方面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青年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理想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进而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习近平嘱咐共青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时刻关注青年,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努力为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他们人生出彩创造更多的机会,推动广大青年走上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发挥优势、竞展风采,实现报国理想。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既是对青年责任担当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全面成才进而成为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青年的总体构想。

五、实践经验:个人青年时期实践经验的凝练升华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8]54。在习近平对青年的多次演讲、座谈会及致信中,总能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关怀,如同一位长辈对晚辈们以人生为主题的谆谆教诲。事实上,除了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对中国传统责任思想的融合以及对时代使命与青年现实状况的考量,习近平本人青年时期的丰富经历也为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习近平说:“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10]成长之路并非总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也将面临许多重大的人生选择。这就需要青年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责任意识来指导并支撑自己的选择。习近平从小生长在一个红色家庭里,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尤其是他的父亲——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的影响,对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有着坚定的信仰与执着,使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将毕生精力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正是这份理想信念指引着他后来人生的各项重大选择。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报名插队做知青,乘坐着“知青专列”奔赴陕西省延川县,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程。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从未放弃过读书和思考,而是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为实现理想、履行责任增强本领,积蓄能量。“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正是秉持着这种“不懂就学、不会就练”的精神,他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的条件,即便在上山放羊、下田锄地休息片刻,也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他在后来回忆说很多知识基础都是在那时候打下来的,因而鼓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首要的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8]51。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以致用、躬身实践,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造福于人民。青年时期两次下基层的经历让习近平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与农民朝夕相处,切身体会到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从而加深了他对肩上责任使命的领悟。在习近平看来,基层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也最能锻炼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8]54,这既是他对青年人的勉励,也是习近平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总结与诠释。正是青年时期所经历的艰苦环境造就了他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也使他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因此,他鼓励广大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就在基层,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理应传承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团结人民,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己任。青年只有深入基层、广泛了解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状况,才能体会到人民之所想和国家之所需,才能对所肩负的责任使命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经历过基层的磨炼,才能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造就坚韧的品格,才能担负起祖国与人民的重托。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凝结着他个人青年时期的宝贵实践经验,是其对青年如何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切身体会与深刻领悟,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把使命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的担当精神。

猜你喜欢

责任时代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与担当
缺的是责任与担当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