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云端“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经验

2020-03-02李佐静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超星人工智能同学

李佐静

(沈阳药科大学 医疗器械学院)

人工智能课程是全校自由选修课,教学目的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现状,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形成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尤其是在医药领域的全面认识,激发学生对药学研发的兴趣,拓宽药学创新思维,提升求解问题的能力。

1 授课方式的选择

在开课之前,提前召集同学们加入QQ 群,就线上教学的方式向同学们征求意见,85%以上的同学倾向于直播授课模式。为避免单纯平台直播的拥堵卡顿,因此采用了腾讯课堂+超星平台+QQ通知群结合的模式。

2 课前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料的准备

开课前一天与同学们进行了试课,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熟悉腾讯课堂和超星平台的使用方法。每堂课的要点和课程难点都为同学们录制了十几分钟的视频讲解,连同课程PPT 和一些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常用技术资料等一同发布到超星平台供同学们下载学习。

3 开始授课

本门课程本学期有300 多名同学选课,老师和同学们如期在云端课堂见面了,随着一声“同学们好!”和满屏幕的“老师好!”,我们开启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

3.1 利用“腾讯课堂”开展线上直播

直播讲解过程中,利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步步深入。同学们有问题可以随时在评论区留言,我在讲解的过程中随时关注同学们的留言情况,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课堂上的充分互动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文字的、而非面对面的提问方式,也让同学们不再胆怯,变得更加大胆。

3.2 应用超星平台开展课上讨论

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在超星平台发布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每次5-10 分钟,之后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以此来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学们往往在课程结束后仍然继续在平台上讨论着。

3.3 课堂测验

课程讲述结束后,留出10 分钟时间,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超星平台上完成老师预设的简单小测试,最后老师进行课程总结。

4 课程结束后教师工作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腾讯课堂设置了回放功能,并全程录屏,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回放随时进行复习。课程结束后,利用超星平台统计本次上课同学们的签到、讨论和答题情况,生成本次的课程报告。还要准备下一次课的QQ 群发布和超星平台资料上传等。

5 总结

特殊时间,在线教学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课前老师要对整体的课程设计做充分的准备;授课过程中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课程的学习;课后要充分利用超星等学习平台,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馈,以便对下节课的课程设计做出适当调整。特殊时期,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钻研,因此给同学们留的课后作业更加注重应用性,需要学生在吃透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查阅一定的参考文献才能完成。希望通过这种研究式的作业形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巩固和强化每节课的学习成果。也希望同学们通过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助力于未来药学科研事业的攻关。

猜你喜欢

超星人工智能同学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帮助同学
2019:人工智能
奇怪的新同学
人工智能与就业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