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在线虚拟仿真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020-03-02许华容尹艺迪孙立新
许华容,李 清,尹艺迪,孙 铮,孙立新
(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院)
我校药学本科专业始建于1949 年,在2019 年底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多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药学专业持续改革、不断创新,建立了理念先进、手段现代、突出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互联网+”学习新模式,同学们开启了“线上学习”的新学期,教师们也成为了远程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行者。
1 突出创新,聚焦前沿
“复方左炔诺孕酮的含量均匀度检查”是我校药学类专业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一个经典的实验项目,也是我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反哺教学的经典案例。上世纪80 年代以前,含量均匀度检查法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采用的是计数型的抽样方法。我校药分教研室罗旭教授课题组在80 年代,基于一系列科研成果,建立了创新性的计量型抽样方法用于含量均匀度的检查,大幅提升了其效率,使其更具合理性。该方法被1990 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且一直沿用至今,是国际上最先采用计量型抽样方案的法定含量均匀度检查法。在此之后,各国药典也先后修订含量均匀度检查法为计量型抽样方法。2015 年版和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修订工作,也是由我校药分教研室毕开顺教授课题组和辽宁省药品检验检测院共同承担完成。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标准提高是我国药学科研工作者为保障药品质量稳定可控做出的重要贡献。针对该实验项目,近年来由我校药学专业、药分教研室和药分教学实验中心共同开发了在线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并于2018 年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配合本次线上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本项目也早早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线,并通过了多轮测试。
2 精心设计,未雨绸缪
经过一个多月的线上理论课学习,学生们对在线授课模式已经逐渐熟悉,但对于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验操作过程的线上实验课还是充满了未知和期待。为了打好线上实验教学第一枪,激发学生对线上实验课程的兴趣,药分教研室和药分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提前2 周进行了多项准备工作。
由于线上虚拟仿真软件涉及新平台账户的注册、平台软件的安装等准备环节,为了确保实验课的顺利开展,授课教师在实验中心的配合下,提前一周在2016 级药学(英语)专业的3 个班进行了预实验。
预实验结束后,在教研室主任戴荣华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孙立新教授的带领下,药分教研室和实验中心教师利用腾讯会议召开了将近3 个小时的预实验会议。会上针对线上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全体授课教师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熟练掌握了线上虚拟仿真软件的操作流程,同时对线上教学平台、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考核方式等细节,进行了集中、详细的研讨。
由于国家虚拟仿真平台无法实现线上讨论、作业发布和签到等功能,最终授课团队经研究确定了集成“腾讯会议直播、虚拟仿真实验云平台学习、超星学习通过程管理、QQ 群答疑”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多维度、闭环式的授课模式。
3 线上实践,“教”“学”互促
正式实验课于4 月6 日如约上线,全体授课教师和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顺利完成了首次课程。课上,教师根据正常的教学进度要求,结合线下丰富的授课经验,开展了创新性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同时还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以及我校老一辈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爱国、奉献、治学、修身的专业精神展开课程思政。药学(英语)专业的实验课程中,授课教师在保证全英文授课的基础上,从国际化角度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学生无法返校学习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仪器分析对于授课时间、场地的限制,实现了人手一套“设备”,且可重复、可练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夯实了实验操作的基础。
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条“空中教学”的道路上,我们相信通过我们不懈地努力、持续的探索,一定会建立一条适合我校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之路,将线上教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为未来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