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模拟到试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20-03-02

辽宁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创设

杨 茜

(锦州滨海新区笔架山小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体现了现代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视。当教育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发挥好德育主渠道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创设不同的情境进行体验,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模拟式情境体验教学

模拟式情境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并从这一角色的角度去体验周围的人际关系和应有的道德义务,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进而对照、反思自己以往的态度和言行,以获得新的道德体验,达到新的道德境界。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教材中呈现了学生在一起玩“网小鱼”游戏,网到一个新朋友的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情境再现,让学生一起来玩一玩“网小鱼”的游戏。这一做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与人交往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与朋友一起完成任务的喜悦。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让我来帮助你”一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帮助盲人走路的情境:先让一名学生到前面体验正常人走路过程;接着,教师将该生的眼睛蒙住,还是同样的路线,让该生体验盲人走路过程;最后,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帮助该生成功体验盲人走路。

通过这个模拟体验活动,学生理解了盲人的不容易,也感受到互帮互助带来的快乐。教师可以进一步将其拓展到生活中还有许多残障人士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健康善良的人。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明确不同角色的社会责任,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效果,使学生树立作为社会个体需要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理念并掌握所需的能力。角色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行为的预演,学生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提高选择和判断能力。

二、任务式情境体验教学

任务式情境体验教学是指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学生通过具体的任务驱动并在任务完成反思过程中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任务式情境体验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与现实生活一致,必须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相关,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

采用任务式情境体验教学方式,教师应以课堂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内化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使学生在有目的性的任务驱动下逐渐对课堂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任务的层层递进中,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分析与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布置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对家庭、所在社区、公共场所(商场、游乐场、影院等)的一些规定进行汇总、整理,做好课上分享的准备。

课上学生进行分享,由小到大,从家规扩展到学校的班规、校规,再到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创设去游乐场游玩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游乐场游玩时,我们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公共秩序?

学生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对“公共秩序”的概念不是很了解,通过教师创设的游乐场的情境,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感性和初步的认识。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了他们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

三、演绎式情境体验教学

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课堂的感悟和对生活的体验通过朗读、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出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而深刻。其中,表演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演”是情境的再现,“演”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切身感受;而“演绎”则不同于“演”,“演”是课堂落实教学目标的活动载体,“演绎”则是指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

扩展到演绎式情境教学,是通过“演”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是一种通过对比、层层递进、逻辑衍生,进而使学生内化学科知识的认知活动。演绎式情境的创设往往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教师只做环节的引导,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演、推、悟获得自我探究认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例如《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一课教学中,我创设了三个演绎式情境,在“导—推—悟”三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认识挑战,敢于挑战,学会挑战。

第一次情境创设是在导入环节,我为学生创设了《小马过河》故事的角色朗读情境。学生在分角色朗读后,我顺势引导:小马妈妈为什么说“孩子,你终于长大了”?学生能够在思考后回答出因为小马敢于尝试着自己第一次过河等答案。学生在此环节中了解了我们都是在无数次的“第一次”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可以由此引出课题“挑战第一次”,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次情境创设,我安排了一次课前活动——让学生课前上交第一次经历挑战时的有趣照片或视频。在学生初步认识挑战之后,我放映了这些照片或视频,并让学生谈一谈挑战后的感受。教师通过再现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体会第一次挑战后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进而使他们热爱挑战,敢于挑战。

第三次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爱冒险的小兔”。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故事中小兔的哪些尝试是可以做的,哪些不可以,为什么,并要求学生给冒险家小兔做顾问,对小兔的冒险清单给出意见。学生在故事情境中积极探讨交流,进而体悟到挑战要选择安全活动的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演绎式情境时,教师往往更注重“演”,即课堂做得热热闹闹、花样百出,而忽略了情境中的推与悟。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思考,多用心,多巧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自主认知、合作探究、类比启发,逐步获得深刻的认知,升华情感体悟。

四、试误式情境体验教学

试误就是允许学生在学习上犯错误,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经历后果,并看到自己的错误。试误能够使学生对原来自认为正确的事情进行重新审视,这比把“正确方法”直接告诉他们更加有意义。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往往需要有一个试误的过程,特别是在解决一个复杂的、困难的问题时,更是如此。试误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在采用试误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创设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却容易忽视道德与规则要求的情境,通过潜意识体验、交流后体验、反思后再体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其道德素养与规则意识。

例如《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一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帮助家长解决家中的难题,懂得为家人分担。我在教学时通过一个事例引入,展开话题:

一位学生的妈妈遇到了好多事情——忽然接到工作通知,有重要事务要去外地出差,飞机票还没预定;爸爸在外地,赶回家时会很晚;家里有刚出院行动不便的爷爷;孩子的学习也要督促、辅导。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麻烦事,应该怎么办呢?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应该以照顾爷爷和孩子为重,不能出差离开;有的说可以拜托亲戚朋友来照看等。

在深入讨论后,学生发现这些解决办法会影响妈妈的工作,或者给亲戚朋友带来麻烦,因此这些方法都不是很恰当。很快,学生的思维聚焦在孩子身上,纷纷表示,我们已经五年级了,具备自我管理和学习的能力,学习上不需要妈妈担心;爷爷行动不便,端茶递水等事情平时我们也都能做到,只是几个小时,没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还提出可以帮妈妈在网上订购飞机票,让妈妈去收拾行李,节省时间……学生在提出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

可见,试误式情境体验教学可以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进行讨论,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不恰当的解决方案中反思交流出更妥善的办法,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情境创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根据目标做好调研与预估,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验活动。唯如此,道德与法治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其独有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创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