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统编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生活素养

2020-03-02袁昌仁

辽宁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生活能力

袁昌仁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中心小学)

上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把“学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我国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激发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让阅读教学越来越贴近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从而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生活素养包括6 种基本能力,即创造力、批判力、学习力、交往力、合作力和社会参与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阅读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学生在阅读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创造性思维能够快速地激发出创新能力,生成原始创新,产生解决方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问题意识,比如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时,笔者提问:“作者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他独立思考的结果。你们在童年的时候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有的学生说自己发现了一张树叶的两面颜色深浅不同,正面深绿,背面浅绿,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原来,每片叶子的上面和下面都有一层透明表皮,在上下表皮中间的部分有叶肉,叶肉里有许多叶绿素,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正是因为叶子里有很多叶绿素,叶子才是绿色的。叶子正面每天接受阳光的照射要比背面多,太阳照射多的地方叶子就绿。另外,叶子正面的叶肉细胞排得很密,含的叶绿素也就更多。而叶子背面细胞排列得比较松散,空隙又大,细胞里的叶绿素含量较少,所以叶子的正面、背面的颜色深浅不同。

有的学生说自己发现了从方孔中照射进来的阳光照射在屋里总是圆形的。自己经过小孔成像实验,原来它成的是太阳的像,当然是圆的了。

有的学生说自己发现了在小树上栓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铁丝上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为什么呢?他从网络上获得答案:由于时间长了铁丝会把树皮勒断,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勒断,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到根,就在铁丝上方的树皮处形成瘤状突起。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多听多想,仔细观察,勤于动手、动脑,不断发现新奇有趣的事情,就能发展创造力,丰富生活素养。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力

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能力。批判力与一个人必备的高级思维能力、思想态度和人格气质相关。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有批判力的学生能够自我调节和判断,能够基于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语境等进行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当他们面临教育和生活场景中诸多问题的时候,可以应用解题思维,看到问题之间的联系,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组织信息、对比分析、综合加工来对各种观点、资源进行批判性理解,对值得依赖或需要怀疑的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估。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建立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做出强有力的论断,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分辨是非曲直的生活能力。

阅读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生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批判力的培养,使阅读教学返璞归真,实现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将阅读教学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更好地生活,这需要教师把阅读教学生活化。而这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谋而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向,“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从哪里来?从阅读的理解、感悟、审美体验中来。特级教师王松舟教学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时,及时抓住“鼻子一酸”这一情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师:哪一句话能带给你强烈的慢镜头的感觉?

生:第一句。

师:我们一起读,慢点,再慢点。放一个慢镜头给你看,那是作者想让你们真真切切地看看我的母亲,让我们闭上眼睛,来看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

生:那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背。

生:略显佝偻的背。

师:这是母亲的背?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怎样的背?

生:结实而柔软的背。

生:挺拔的背。

师:闭上眼睛我们继续看,背直了起来,转过身来了,你看到了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一张脸?

生:布满皱纹的脸。

生:大滴大滴汗珠的脸。

生:疲惫的脸。

师:这是我母亲的脸吗?在我的印象中,我母亲的脸是怎样的?

生:光彩照人。

师:背直起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在我的印象中,我母亲的眼睛是怎样的?

生:炯炯有神。

生:像一湾清泉。

师:这样的背,这样的脸,这样的眼睛,今天我居然没有看到。

师:老师读三次我的母亲(一次比一次哀,一次比一次轻)。

师:你的……背哪里去了,你那脸哪里去了?你的……眼睛哪里去了?

生:生活的重担把我母亲水灵灵的大眼睛夺去了。

师:作为儿子,我怎能不鼻子一酸!

王松舟老师的阅读教学不断将感人的画面送到学生眼前,把简单文字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内容都挖掘出来。学生完全进入了文本,和文本的对话自然而然地丰富起来。用王老师自己的理念来解释,那就是在不断地“举象”,不断地“造境”,才形成了感人肺腑的“气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的“气场”中自然生成。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往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学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标准之一。在公共关系中,学生需要懂得各种场合的礼仪,能够待人接物,处理各类复杂的人际关系。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儒雅风度、学识修养。从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中,就可学到许多人际交往的知识。

一是盟友交往,看透不说透。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看到他“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想害他,但是看透不说透,毅然立下军令状:“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如果诸葛亮揭穿了周瑜的阴谋,不但自己性命不保,恐怕吴蜀联盟破曹的计划也将落空。

二是朋友交往,诚信不失信。诸葛亮请鲁肃帮忙,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诸葛亮对朋友诚信相待,把草船借箭的计策和盘托出告诉鲁肃;鲁肃对朋友也是诚信相待,没有失信,“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三是对手交往,客气不斗气。曹操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对待对手不失大将风度,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可见,诸葛亮善于处理各类复杂的人际关系。

学生从阅读中懂得了生活素养的交往能力要掌握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沟通是学生生活中进行有效的传递信息、传播思想、表达情感和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说,而且要会听。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说:“你长大之后想做什么啊?”小朋友天真地回答,说:“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呢?小朋友想了一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没有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朋友的答案透露了他的真实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现场大人们被惊呆了,稍等几秒之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就是听的艺术,它启示我们: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说的话上,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力

合作力是21 世纪社会生活中的关键能力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会失去某种能力的“安泰效应”。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安泰效应”启示我们: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的力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对于个体,学生在合作学习生活中具有任务分工、信息分享、经验积累、创造水平和解决问题等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合作学习中的集体思维能够让学生在协作互动中获益良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也要承担相应的个人责任,同伴之间坦诚自由地分享信息并且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意愿,根据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个体知识和集体智慧的共生发展。

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时,笔者问学生:青蛙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学生合作研究后,有的说先长后腿,因为课文写了“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是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的时候长出来的。有的学生说后长前腿,因为课文写“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是它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的时候长出来的。有的学生说,他养小蝌蚪玩的时候,看见小蝌蚪先慢慢长大,渐渐地显现出两条后腿,尾巴也会慢慢变短,然后会渐渐地长出两条前腿,体积也变大,最后尾巴完全消失,长成青蛙,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笔者又问学生:青蛙为什么先长后腿?学生一脸迷惑。笔者引导:“青蛙的幼体是蝌蚪,早期的蝌蚪长得很像小鱼,不过它们没有像小鱼一样的鳍,所以蝌蚪只能依靠左右摇摆尾巴来游泳。随着蝌蚪不断长大,单靠尾巴游泳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时,蝌蚪就会从尾骨两侧长出两条后腿。其实,青蛙的前腿和后腿是一起长的,只不过前腿被包在皮肤下面,直到伸出来我们才看到而已。”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的合作力是最珍贵的软实力,它能把学习上的“独行侠”融入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把学习能力转变成学习执行力,再把学习执行力转变成最终的学习成果。合作力是班级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是学生个人学习进步的最强竞争力。

六、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力

参与力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能力。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力,重在强调学生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教师可以增强学生三种生活素养参与力:

一是增强劳动参与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带着一种敬佩感朗读:“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你看,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参加劳动,他的劳动精神多么令人敬佩。阅读,增强了学生的生活素养劳动参与力。

二是增强认真负责的参与力。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严肃认真的感觉读,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邓小平爷爷那份认真执着,让学生感到他不仅是在栽树,还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学生的责任意识此刻便油然而生。

三是增强社会实践参与力。阅读教学生活化不仅教会学生学习,更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会学生生活。读着课文,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学生在阅读中增强了责任担当和社会实践意识。总之,阅读教学,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是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都要与生活相联系。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生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