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蛳山遗址文化遗存与医药卫生关系初探

2020-03-02朱智德覃文波陆一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干栏石器医药卫生

朱智德,覃文波,陆一安

(广西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200)

顶蛳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县蒲庙镇九碗坡上,是广西地区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堆积着大量的贝壳、螺壳,以及石器、陶器、骨器、角器、蚌器、各种水或陆生动物骨骸、人类骨骸等遗迹遗物。199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工作队和南宁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还发现了100 多座墓葬及早期人类干栏建筑居住房,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7年中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顶蛳山遗址的发掘,为了解广西地区史前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医药史尤其是广西地区史前医药卫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1 顶蛳山遗址文化遗存概况

1997 年4—7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会同广西文物工作队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4 个月的发掘,揭露面积500 平方米,发掘共发现墓葬149 座,获得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和自然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水、陆生动物遗骸[1]。

1.1年代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顶蛳山遗址进行螺壳碳14 实验室测定,以及考古专家根据顶蛳山遗址一至四期所出遗物的特征推测,认为顶狮山遗址的年代在距今约10 000~6 000年。

1.2文化遗物

1.2.1石器 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石矛、石刀、石锄、砺石等。

1.2.2陶器 出土陶罐50 件,陶釜31 件,陶杯2 件,还有不少陶片。

1.2.3蚌器 有蚌刀、蚌铲、蚌锛、蚌装饰品等。蚌刀有穿孔鱼头形状;蚌铲多平面呈长条形或梯形,周边经打磨,单向磨出刃口;蚌锛平面呈三角形,单向磨出刃口;蚌装饰品,成串挂于头部。

1.2.4骨器 有骨斧、骨锛、骨铲、骨镞、骨锥、骨矛、骨针、鱼钩、装饰品等。

1.2.5角器、牙器 主要有角质或牙质锥形器。

1.3遗迹

1.3.1葬式 顶蛳山遗址中,有300多座墓共400多具人体骨骸,出现了氏族公共墓地。葬式有蹲踞葬、仰身屈肢葬、侧身屈肢葬、俯身屈肢、肢解葬,首次发现肢解葬。

1.3.2干栏式建筑 遗址中发现22 个柱洞,其中有14 个排列整齐,形成一个南北长13 m、东西宽6 m、柱洞直径14~33 cm、深9~45 cm 的长方形干栏式建筑,考古专家认为是一栋人居房。

2 顶狮山遗址文化遗存与医药关系

2.1 火的使用与医药卫生

2.1.1遗址中出土大量火烧过的遗物 顶蛳山遗址中出土不少当时居民用火的痕迹,如有的陶器、蚌器、骨器、螺壳及动物的骨骸等有发黑现象,用火痕迹明显。

2.1.2火的使用与人类卫生保健 早期人类不会用火,只能生吃植物或动物肉,既不利于消化又不利于营养的吸收,更不卫生。火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在人类医药卫生方面同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淮南子·本经训》说钻燧取火可以补“人械不足”,更重要的是,火的使用,使熟食成为了可能。《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窳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燧人氏。”火的使用,既可防寒取暖、驱赶野兽,又可煮制食物,吃熟食既营养又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扩大食物的来源和种类,使人类最终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2.2肢解葬与人体解剖

2.2.1肢解葬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两广(广东、广西)埋葬习俗主要有曲肢葬和直肢葬两大类。顶蛳山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中发现已发掘出的400 多个古人类遗骸中,有三分之一是采用人类罕见的墓葬形式——肢解葬,即将死者的头颅、四肢肢解后,再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埋葬。例如,编号为M65 的墓葬,从摆放的人体骨架可看出,死者在入土时其头颅被割下置于胸腔内,肋骨未经移动,完整包裹着头颅;左、右上肢自肩胛骨处割开,分别置于墓葬两端;自腰部将盆骨割下,并将左、右下肢自股骨头处肢解,盆骨倒扣于身体右侧,双下肢屈置于墓葬东侧。

2.2.2考古界对肢解葬习俗的解释 对于顶蛳山遗址出现肢解葬的解释,考古界尚有不同的认识。有专家认为[2-3],顶蛳山遗址中行肢解葬的墓主有相当部分是在战争或械斗中死亡,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情况下的意外死亡。作为部族的成员,他们一旦在战争中或者其他意外场合中死亡,人们必然以本部族的葬俗将他们埋葬。然而他们是在意外中死亡,待搬运回到本部族墓葬区时,尸体已僵硬挺直,无法正常行屈肢葬,便只能先肢解后再按屈肢姿势埋葬,其肢解葬实际上是将僵硬挺直了的尸体进行分解,然后按屈肢葬的姿势埋葬。有专家持不同观点,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解释,认为肢解葬是肢解其尸骨以防回家作祟[4-6]。也有专家认为顶蛳山的肢解葬与残食同类有关[7]。

2.2.3肢解工具推测 顶蛳山人用什么工具来肢解尸体,一直是考古学专家关注的问题。郭京宁[7]认为,遗址出土的蚌刀和刃部锋利的骨铲、角铲,可能是肢解的工具。李珍[3]认为,顶蛳山遗址出土大量的玻璃陨石薄片或碎片,以及发现的刮削器,都可能是顶蛳山人肢解尸体的工具。

2.2.4肢解葬蕴含的医药文化 目前为止,肢解葬蕴含的文化意义仍有待于研究,但在医药文化方面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①肢解葬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对人体进行解剖的实物证据。顶蛳山人早在距今10 000~6 000年前,人体解剖已经萌芽。②顶蛳山人早在距今10 000~6 000 年前所用的肢解工具,不论是穿孔蚌器、骨、角铲,还是玻璃陨石薄片或碎片或刮削器,都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可用于人体解剖的工具。

2.3干栏建筑与卫生防疫 宋代《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有干栏即“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的记载,即指在木柱底架上建造的高出地面的房屋。顶蛳山遗址中发现的长方形干栏建筑,是广西乃至中国南方可以通过考古发现来确认岭南地区史前人类居所构造的唯一依据。卫生防疫是保证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顶蛳山人为了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为了防暑、防兽、防潮、通风、采光之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了干栏民居。干栏建筑的发现,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居住顶蛳山一带的先民,加强自身安全,提高卫生防疫的意识已经萌芽。

2.4人类骨骼遗存与医药卫生饮食健康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从龋齿研究入手,对顶蛳山遗址中大于15岁的169个体的2 737枚恒齿进行了观察,分别统计了龋齿等级、个体和牙齿患龋率以评估人群患龋情况,进而对顶蛳山遗址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食物构成、饮食行为与社会经济等。研究结果表明,顶蛳山遗址人群的个体和牙齿患龋率都较高,个体患龋率为61%,牙齿患龋率为10%,患龋情况较为普遍。并认为,结合当时的自然条件与生计模式,其高患龋率的原因可能在于大量食用块茎植物,这类植物是当时能够提供人类所需能量的重要食物,尤其是山薯和野芋头[8]。顶蛳山遗址保存了大量的古人类骨骼遗存,为研究当时的医药卫生与饮食健康提供了珍贵实物。

2.5陶器的发明使用与卫生防疫 陶器的发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带动了农业、家畜驯养以及磨制石器的发展。顶蛳山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夹砂陶器,有的是炊具,有的是储存用具,有的是生活用具。陶炊具和陶储存用具用于煮制熟食或存储食物,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饮食卫生意识已经萌芽。陶器的发明使用,同样对人类医药卫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陶器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陶痰盂、陶薰炉等典型卫生专用的陶器。

2.6石质、骨质、蚌质等遗物与早期针灸及医疗手术工具 人类本能依赖自然环境提供的资源,制造并利用工具,有限改变环境。顶蛳山遗址出土大量石质、骨质、蚌质、陶质遗物,如大量锋利或扁平或细小的陶片、石片、针具、蚌片、凿具等。古人因地制宜,一器多用,用于生产生活工具,不排除用于医疗。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由无意识的发现,到有意识的运用锐利的小石头刺激身体某些部位,体内的疼痛和疾病便会减轻或消失,于是开始利用锐利的石片刺激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或者用石质、骨质、蚌质等做成尖状器或刮削器,刺破刮破脓肿使脓液排出,以解除病痛,原本用于生产的刮削器、尖状器等便被用来治病。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医疗用的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有学者研究认为,古代先民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石器,其中有一部分同时可以用作医疗,如小型的刮削器、石刀、石镞、石锛、石凿、石镰之类可以兼用作刺破皮肉、排除脓血的工具,而小型的石锤、石核、石环之类可以兼用作敲击或按摩治疗的工具,而这些小石器经过进一步的磨制加工,便成为了某些专供医疗用的砭石[9]。医学知识起源于生产实践,医疗器具与生产生活用具很难分开,但可以肯定的是,顶蛳山遗址出土大量石质、骨质、蚌质、陶质遗物,至少有一部分与医疗有关,是人类早期的针灸及医疗手术工具。

2.7石器与早期药用加工工具 顶蛳山遗址出土不少石锤、石碾磨器、石跕、跞石,作为当时的生产生活用具,一用于打制或磨制石器或石片时的跕垫,二用于研磨或碾击果仁等。1981年白莲洞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件碾碎和碾磨赭石粉的圆形跞石,上面仍附有许多粉迹[10]。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是原始的埋葬、祭事及绘制常用品,也是常用中药药材。其具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可见,除了用于生产生活的工具外,这些石锤、石跕、石研磨器、跞石也是最早的加工药物用具,直至现代使用的药碾具,器型上有的仍大同小异,只是在材质上除了石质,还有木质、金属质、陶质、瓷质、玻璃质等的不同。

3 结 语

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医疗活动,本文仅就顶蛳山遗址出土的距今约10 000~6 000 年的文化遗存及遗物从医学史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认为其中蕴藏着深厚丰富的医学史内涵。火的使用、陶器的发明、干栏建筑的出现、肢解葬葬俗的发现至少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顶蛳山人就对居住及个人卫生防疫、饮食卫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人体解剖已经萌芽;人类骨骼遗存为研究当时医药卫生及饮食卫生提供重要实物;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蚌器,既可用于生产生活,又可用于医药活动,部分遗物当属早期原始的针灸、医疗手术及药用加工工具。考古资料的发现研究,为我们开辟了医药学史研究的新领域。随着考古文物的不断发现,大批医药文物的发掘和出土,为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医药史尤其是广西地区史前医药卫生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资料。

猜你喜欢

干栏石器医药卫生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干栏式苗族民居建筑艺术及其现代传承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
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