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研究

2020-03-02

理论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家理论

赵 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习近平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了“民营经济是重要支柱”的科学论断,在主持党和国家全面工作后,他就新时代发展民营经济的理念、目标、方针、原则、方法、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主张。这些新观点和新主张,既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和教训,也开辟了21世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新境界。梳理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发展新观点、新主张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其理论特质,科学认识其价值意蕴,无论对于深化新时代民营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民营经济作用、地位、特征、前景等进行了深刻阐释,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一系列观点,有力地指导了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

(一)肯定作用:创造中国奇迹功不可没

这一核心观点的实质是新时代为什么要发展民营经济,也就是对于占据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是否采取必要手段加以限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迅猛发展,GDP占比由1978年的不足1%跃升至60%以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科技进步、拉动民间投资、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我国的地位“没有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功不可没”。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我国进入新时代、党执政70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对民营经济是否需要发展壮大问题的正面回答,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民营经济认识和政策的一以贯之。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五大基本解决了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但是随着民营经济比重和企业家财富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民营企业自身负面问题的频频呈现,社会上对于如何评价民营经济时或出现一些质疑甚至否定。一些人仍认为倘若任其继续发展,不仅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而且会改变党的执政基础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一些人紧盯企业家个人财富的增加,认为是他们造成了社会的收入差距,故意放大民营企业的某些负面效应,炮制一系列“新资本家论”“为富不仁论”“黑心剥削论”“财富原罪论”“低端山寨论”“违法贿赂论”等错误论调,此类观点的核心在于认为民营企业始终伴随着原罪,应采取必要手段予以限制;还有一些人认为民营经济仅仅是我国为快速摆脱贫困、安置闲散人员就业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只能存在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旦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国在经济运行上还是要回到计划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上要回归到公有制,民营经济要再次面临所有制改造。针对诸如此类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59页。这既是他对自己多年地方工作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我国民营经济政策的肯定与重申,打消了新时代是否需要改变党的十五大以来的民营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以及是否需要调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进而实行限制民营经济发展措施的思想疑虑,筑牢了新形势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根基,奠定了党中央将一如既往持续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基调。

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共同富裕、满足生活需求、扶困赈灾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高端服务、国企改革、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目前,在网络经济、大数据、通讯、物流管理、生物技术、移动支付等领域,民营企业已牢牢占据了领先地位,许多企业成立了自主研发机构,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实现了由传统基础设施使用者到新兴基础设施供应者身份的巨大转变,如移动支付改变了人们出行需要带钱包的惯例,使“一机在手,天下可走”成为出行的一种新常态,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网络经济、外卖、无接触购物更成为多数人喜欢的消费方式。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审视民营企业,但实际上已经有相当比例的民营企业意识到富而思源、贡献社会才是自己发展的“本”和“魂”,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民营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当和责任感,为疫情防控总体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很多人不重视中小企业,认为他们就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但实际上他们恰恰是最活跃、最有前途的微观主体,其中的一些高科技、新业态企业不乏成为各自领域佼佼者的实例。由于他们本就拥有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的特点,再加上在互联网+时代呈现出的分工细化、分散决策、协调灵活、效率更高等新特点,所以他们能够敏锐地判断市场变化,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将高新技术与整个产业链有效整合。因此,即使是在复杂环境中他们仍然能够有效预估风险,积极投资,这也是习近平认为民营经济在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大幅提高的新时代仍然会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界定地位:基本经济制度内在要素

这一核心观点的实质是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民营经济,也就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民营经济比重不断增加甚至超过国有经济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辉煌奇迹的取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制定了“公私兼具、包容性强”的基本经济制度,使各种类型经济的活力得以全面释放。正是这些不同类型的经济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才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页。。我国民营经济是在传统体制僵化、多方矛盾突显的特殊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们承载着冲破传统理论禁锢、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解决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的重任。但由于这本身就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尝试,在发展初期还不具备形成系统理论、制定完善政策、摆脱传统禁锢的条件,我们只能选择“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民营经济被视作“体制外”的经济成分,民营企业家被视作“外部人”的特殊群体而存在。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遭遇较大困难,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存更加艰难,于是一些人就此得出了民营企业实力不强、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不值得国家倾斜政策扶植发展的结论,这是非常错误的。习近平最知晓民营企业家的疑虑特别是深知企业家最在意最担心的财产权保护问题,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了“不可侵犯”“三个平等”(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页。的论断,这是党的领导人对不同性质产权和合法权益实行同等保护力度的首次公开表述,强调了两种所有制性质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的一贯方针,并就二者融合发展的前景与方式作出了设计,这就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认识误区,减轻了企业家顾虑。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真正起到吃下定心丸作用的当属2018年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句“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4)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意味着我国当前的经济基础包含了民营经济,一句“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5)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包含了民营经济,这是党的领导人首次公开表态,疏散了困扰民营企业家心头多年的心结,这是继他们获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政治认可之后,时隔17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其政治身份的又一次认可,是我们党的执政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发展。

(三)阐明特征:与市场经济相伴相生

这一核心观点的实质是在新时代怎样发展民营经济,也就是能否放手让民营企业自我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波及全球,我国民营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迫切需要挣脱枷锁,实现转型升级。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作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15页。的重要论断。诚然,在党的重要会议和文献中曾多次论述过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但是把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并列则属首次,释放了党中央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明确信号。会议还就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制定规划图,核心是“处理二者关系”,原则是既要发挥前者的“决定性作用”,又要让后者作用得以“更好发挥”,开启了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新局面。为落实这一重要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增强市场主体动力、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推出了“权责清单制度”。2019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28条意见”(7)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旨在真正打通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

时下有人认为,使用“民营”概念是对私有化的掩饰,对此,习近平不以为然。他强调民营经济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者是后者“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指明了前者内生于后者,后者依托于前者,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这一重要论断既强调“民”字又突出“营”字,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民”揭示了民营经济的民本属性,指出了我们的事业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这是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时代运用。由于有多年的地方工作经验,习近平对民营经济有着深刻而又独到的认识,认为民营经济是来源于民、藏富于民、造福于民的经济形式。他主政过的浙江既是我国民营经济的起始地,又是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省份,几十年来浙江经验为各地广泛学习借鉴。在习近平看来,数千年前的浙江就是批判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先行地,改革开放极地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创业热情,不仅富裕了当地群众,也使创业者的精神境界得到较大提升。正因如此,在给企业家的回信中,习近平充分肯定了他们服务社会的巨大贡献,鼓励他们继续勇担社会责任、扶贫济困。习近平认为浙江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是建立了有效激发大众活力和创造力的体制——市场体制,该体制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浙江聚集了大量具有天然市场属性的微观主体——民营经济,基于这一点,他认为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是相伴相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研判前景:并非仅存于初级阶段

这一核心观点的实质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的问题,也就是民营经济是否只能存在于初级阶段,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后是否要离场的问题。新时期民营经济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长期实行“政社合一”制度而导致的生产力落后、农民极度贫困、劳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提出的,后来是为了解决城镇就业困难和各类物资奇缺等问题而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尝试。党的十二大的召开使个体经济获得了“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8)《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7页。的身份,党的十三大的召开使私营经济依托初级阶段理论获得合法身份,此后民营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前理论界对民营经济理论逻辑研究的一个共同点是“生产力论”,即初级阶段表现为各方面不发达、生产力落后、产品不足,在这一观点的支撑下,民营经济获得了40多年的政策待遇,但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再从这个角度论证他们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将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向前向上提了一大步之后,关于民营经济到底还能够存在多久的怀疑随之产生并不断增长,于是“历史任务完成论”“新公私合营论”和“21世纪退场论”纷至沓来。必须认识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我们党的统一战线力量的变化,也关系到我国民间投资和经济活力的迸发,还关系到东北和西北等一部分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地区要不要学习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经验努力追赶的问题,具体包括国内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中长期考量、国内闲散资金持有者投资的中长期考量、留学海外人士回国投资的中长期考量等等。

长期以来,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到底能持续多久的问题,很多人心存疑虑,尤其是在各项制度和体制不断完善、距现代化强国目标越来越接近的今天,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然,疑虑不会凭空产生,必有其产生的特定根源:一是从经典作家的理论看,他们的确有过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理论阐释(9)徐德斌:《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对〈共产党宣言〉的考察》,《江苏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如果不详尽考察马克思作出这一论断的具体情况和附加前提,就很容易得出民营经济与社会主义是“两辆开往相反方向列车”的片面结论。二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看,无论是苏联还是新中国,都曾实行过全盘公有和全面取消民营经济的政策。三是从我国具体情况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要经过初级阶段进而到达更高阶段,到那时,初级阶段理论显然无法再为民营经济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而且有些民营企业本身确实存在重利轻义和剥削现象,显然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相悖。习近平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不对这些疑虑作出明确的回答,政界就会无法全面落实党中央发展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商界就会无法聚精会神地办企业,最终将会影响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习近平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远的眼光回应了各界对民营经济是否要面临退场的疑虑,筑牢了民营经济继续长期发展的政策根基,从根源上打破了民营经济只适用于初级阶段的既定思维,强调了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写入党章的,不会因国家发展强大而有所改变,突破了只关注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遵纪守法的单一思维,不仅强调“遵纪守法”“义利兼顾”,而且强调对企业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是生产力最活跃因素理论的科学运用,意味着习近平并未将民营企业家视作同人民群众相对立的特殊群体看待,驳斥了民营经济在我国进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将退场的错误观点。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有关方面密集出台多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既强调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和内容的针对性,也强调政策实施的连贯性和全面性,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真实体现了对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前景科学研判的回应。

二、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是对民营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全面审视,深刻地回答了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各类问题,形成了以传承创新为意蕴的、具体表现为传承性、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理论特质,凸显了新时代民营经济理论的鲜明特色。

(一)传承性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诞生,都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与发展。从马克思喊出“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强音,到列宁吹响“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号角,再到中国共产党扛起“改革开放”的时代旗帜,长期的探索使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这光辉岁月中,我们党把马克思和列宁的所有制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关于民营经济的相关理论,无论是在理论来源、框架体系、理论特质上,还是在价值取向、衡量标准上,均有明确的传承性,既体现了经典作家“削夺削夺者”的基本观点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又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脉络,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民营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和把握来自多年的系统学习和工作实践。早在正定工作时,他就提出了大力发展“半城郊型经济”(10)习近平:《知之深爱之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2页。的主张,一方面要发挥正定传统蔬果种植业优势,站稳市场;另一方面要瞄准城市市场需求,寻找新的产业空间,“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11)程宝怀、刘晓翠、吴志辉:《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河北日报》2014年1月2日。。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又提出了发展“特色大农业”的主张,强调福建在面向市场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他认为福建经济只靠公有制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必须调动不同性质市场主体的热情,形成强大合力。这是他关于“不同性质经济共同发展”理论的酝酿期。2002年到浙江任职后,习近平为这个有着上百年悠久历史的浙商文化所感叹,更为这个全民创业人人当老板的社会氛围所感染,在这期间他对民营经济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相继提出了“市场属性论”“居功至伟论”“相得益彰论”。通过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成就的总结,习近平得出了“从经济意义上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12)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的“支柱论”,这意味着他对民营经济功能的强烈认可。2012年主持全党工作后,他将在地方工作时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科学升华,形成了适用于全国的发展民营经济理论。总之,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以当代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实践为现实考量,以国内外建设经验和教训为历史考量,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制理论,又传承了中华传统民本经济文化,是对党的民营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二)实践性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一切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检验标准。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一个鲜明特质就在于它的实践性。从逻辑起点看,它来源于实践,是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产物;从检验标准看,它适用于当代中国,是指导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理论的萌生与发展,与他多年的工作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密切相关。他的履历丰富,足迹遍布山村、乡镇、城市,主持中央工作后仍然竭尽所能地亲自到企业调研。几十年的实践探索与艰苦磨砺,使他对这种植根于民、藏富于民、造福于民的老百姓经济有着更深厚的感情、更深远的认识。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对特定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系统总结和科学回答。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亦是如此。学界政界对民营经济的争议并非始于今日,而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存在且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如何界定其内涵、如何看待其作用、如何认识其性质、如何把控其比重、如何看待其剥削现象、如何认识其历史使命等。正是由于这些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历史实践的相互作用,才产生了初级阶段与经济体制改革等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工作,习近平多次深入地方调研,在多次重要会议和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形成了新时代指导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习近平并未理会那些把使用“民营”概念等同于替“私有化遮羞”的观点,而是公开使用“民营经济”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体现了巨大理论勇气和实践担当。在论及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时,他把地方实践加以总结提升,实现了由“支柱论”到“基础论”的飞跃。他还对其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作出新判断,既不能“弱化”也不能“离场”,反而要“壮大”。总之,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我国民营经济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理论归纳,丰富发展了党的民营经济理论,同时又指导着新时代民营经济的伟大实践。

(三)时代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呼唤着新的指导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诞生。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立时代之基、答时代之问,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灯塔。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给民营经济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从国内看,由于我国经济形势、主要矛盾、发展理念、改革思路、奋斗目标、工作机制等都发生重大转变,新常态、三期叠加以及人口红利减小和要素成本上升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的内部治理危机、所有制歧视导致的非国民待遇等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成为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量。从国际看,经济科技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大调整大变革成为新特征,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2019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有129家入围,总数甚至超过了美国,其中民营企业共有28家入围,这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14)孙庭阳:《〈财富〉世界500强 中国企业这么强》,《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4期。。但深入考察入围企业涉足的行业就会发现,美国企业集中于批发零售、软件、医疗保险、消费品等竞争性行业,中国则集中在采矿、冶金、建筑、银行四个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的传统垄断行业,这足以说明我国所有制壁垒依然坚挺,这种情况显然无法适应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正是在研判和解决上述错综复杂的时代问题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时代问题的集中回应。他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驳斥了怀疑、否定民营经济的错误观点,释放了党中央将继续支持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明确信号,增强了企业家的存在感、获得感。如,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聚焦于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现实问题,回答了企业家如何传承父辈的创业精神以及如何把握时代塑造企业家精神等一系列问题,有利于民营企业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优,代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再次创造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奇迹。

(四)系统性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是在分析和回答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在指导民营经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视角全面、内容丰富的科学理论,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展民营经济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民营经济阶段性特征的新概括,既建构了内容丰富而又足以支撑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形成了科学有效而又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和国家的经济制度、管理机制、统战方针、宏观政策等作出科学分析和理性判断,是对马克思的所有制论、人民中心论、再生产论的系统运用与丰富发展,其内容贯穿“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民营经济”“新时代为什么要发展民营经济”和“新时代怎样发展民营经济”三个核心要素。首先,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现实情况,重申并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对“新时代为什么要发展民营经济”的科学回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们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在已取得奇迹的今天,中国仍然需要继续发展民营经济。其次,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了民营经济植根于民、藏富于民、造福于民的民本属性,是传统的“老百姓”经济与当代“创业”经济的有机结合。习近平认为民营企业家同样是“中国奇迹”的贡献者和劳动者,与其他从业者一样都是人民政权的主人,扩展了经典作家的价值取向,是对“新时代发展的是什么样的民营经济”的理论回答。再次,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生产理论的全部环节,建构了内容丰富、视角全面、功能完备的民营经济理论基础和政策体系,是对“新时代怎样发展民营经济”的科学回答。如在生产环节,要求民营企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为人民群众生产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以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分配环节,强调要公正平等对待各类合法收入,既强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还强调企业家克服唯利弊端,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在交换环节,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16)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确保民营经济获得平等发展机会;在消费环节,强调企业家要合理消费,尤其是“二代”企业家既要弘扬父辈的创业精神,守好家业,还要把握时代,塑造新的企业家精神。

三、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具有以增进认同为指向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更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更好理解和把握民营经济发展比重,有利于更好提振和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有利于更好促进民营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是对我国民营经济理论的创新和丰富。

(一)有利于更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来源于经典作家的所有制理论,但又不拘泥于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分配方式、运行机制所作的某些原则性预测,是对不同时期党认识和对待不同所有制经济经验和教训的系统总结。有了基本经济制度的支撑,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但4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正视、处理它与国有经济的关系,先是有“姓资姓社”的争议,后有“国退民进”的恐慌,如今又有“国进民退”的声音。20多年前“三个有利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稳定人心的作用,但是思想观念的改变绝非易事,人们能够接纳、承认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绝不意味着就能同等看待民营经济,相当一部分人并未摆脱所有制的束缚,当下存在的“离场论”“控制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习近平是我们党内首位明确使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概念的领导人。在此之前的历任领导人,虽有使用过“民营”二字,但多是在特殊语境下与“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词语并列使用,始终未能公开正式使用“民营企业”概念。习近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不仅在党的有关全会以及一系列重要会议和场合公开使用民营企业概念,而且还以党中央文件的形式通过了多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决议,不仅肯定了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相伴相生的天然属性,而且还强调了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同属基本经济制度范畴,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同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同样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同样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这就突破了民营经济只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非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传统认知,在更深层次上阐明了民营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充分彰显了这一理论本身的包容性和科学性,赋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总之,对基本经济制度而言,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不仅起到夯实其理论基础的作用,而且为如何巩固、坚持提供了实践指引。

(二)有利于更好理解和把握民营经济发展比重

事实胜于雄辩。用数据说话是最直观最清晰反映40多年来民营经济取得的丰硕成就的最好方式。截至2017年底,我国个体和私营企业数量超过9200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60%,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尤其是在制造业表现更为突出(已经超过80%),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7)《中国统计年鉴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第201页。。正因如此,习近平作出了民营经济对我国辉煌发展成就“功不可没”的重要论断。他认为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从业人员的收入大幅提高,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中等以上收入者,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而且搞活了经济,形成了勇于拼搏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习近平在民营经济总量和GDP贡献量已经超过国有经济、我国进入新时代以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完成的时代背景下,明确回应了“公”“私”孰轻孰重以及如何处理“公”“私”关系问题。对于那些认为民营经济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即将退出我国历史舞台的观点,他斩钉截铁地指出这是“完全错误的”,是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相悖的。党中央关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1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15页。主张的公开提出,标志着对民营经济的保护原则和保护政策已经从单一的产权保护阶段发展到包含营商环境保护、产权保护、企业家发展权益保护和创业活动保护在内的新阶段。这表明,在现阶段民营经济比重的增加不仅不需要加以限制,反而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保护。一旦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主张被正本清源,就会廓清疑惑,排除来自于“左”或者右的各种干扰,彻底摒除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观点,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比重及其数量,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有利于更好提振和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影响,经济复苏困难而且保护主义抬头,使外向型民营企业(包括整个产业链在内的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说明,目前市场需求已经由原来的重“价廉”转变为重“质优”,这是民营企业一定要正视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市场上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大量低价、同质的商品,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将消费目标定位在国外高质、大牌的商品上,供求不对称使那些因成本增加本就出现困难的企业步履维艰,同时企业内部长期积累的家族管理、产权不清、个人决策、代际传承等问题叠加显现,再加上一些人习惯站在“道德高地”搞理论批判,此起彼伏的“离场论”“控制论”使民营企业备受压力,部分企业甚至丧失发展信心,一蹶不振。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不仅在宏观层面为民营经济提供制度支撑,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而且还在微观层面为民营企业提供科学指导,对企业遇到的复杂问题逐一把脉,并开出标本兼治的调理药方。如宏观层面,针对部分地区政策落实效果不好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各地要不打折扣严格落实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的配套措施,彻底打破“三重门”现象。针对体制不完善导致的管理和服务不对称问题,习近平强调“市场决定论”,要求政府放松不合理管控,放宽市场准入,让市场主体有更多发展空间,政府不能事无巨细全部过问。针对政商关系畸形问题,习近平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进行科学论述,强调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消除了企业家的心中忧虑。为强调这一点,他还以身作则多次带领民营企业家参与国事活动,像马云、南存辉等都曾随行出访,树立了新时代政商交往的典范。针对企业家社会认可度不高、归属感不强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在加强对企业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树立政治意识,对那些特别优秀的企业家可以作出适当政治安排,但应坚持统一的考核标准,综合评价,不能因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而排除在候选人之外。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强调民营企业要集中精力苦练内功,并就如何做强做大做优给出具体建议。如此丰富周到、功能完备的政策体系,足以显示习近平对民营经济的认可与支持,击碎了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民营经济的观点,消除了企业家恐慌,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书写了破解民营经济难题的“新时代答卷”。

(四)有利于更好促进民营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无论是在地方的艰苦磨砺,还是领导全局工作的殚精竭虑,习近平时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魄力和担当履行着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使命。任职中央后,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梦,经多次阐述形成完整理论后,成为新时代中华儿女努力奋斗的总任务和凝聚中华力量的精神旗帜。习近平认为,中国梦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老百姓期盼千年的小康之梦,二是中华民族期待百年的复兴梦想。这是全体人民(包含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共同梦想,它的实现,离不开生产的发展、经济的进步、财富的积累和阶层的和谐。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辉煌成就的取得与党中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民营经济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繁荣市场、财富积累、科技创新、阶层和谐、综合国力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要顺利实现上述伟大梦想,就需要发挥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勠力同心,艰苦奋斗。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营企业如何做优做强作出的理论回答和科学指导,将极大地破除基于所有制差别而导致的准入障碍、融资屏障,彻底扫除基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权责不明、政商关系不清等障碍,彻底地清除基于传统思维而导致的理论批判等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高度肯定民营经济并有针对性予以理论阐释和政策安排,绝不代表习近平对民营经济本身缺点的回避和掩饰,而是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大格局谋划新篇,他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的成长同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希望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民营企业家要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19)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页。。这实际上是要求他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还要提高思想认识,坚定政治站位,勇于担当,积极回报社会,而这些都与中国梦的内涵内在统一、相互贯通。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如此关注民营经济和企业家个人的发展,既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宏伟韬略,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时代赓续,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领导好民营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信心和能力,必将极大解放思想、澄清疑惑、振奋人心,激发企业家专心办企业和积极服务社会的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企业家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