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植家国情怀 共论文化认同
——2020年岭南学术论坛“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综述

2020-03-02张筱园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大学

张筱园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传播优秀岭南文化,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促进思想交流,2020年9月26日至27日,2020年岭南学术论坛“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在广州召开。此次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开放大学湾区文化研究院、广东伦理学会承办,香港国史教育中心、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饶宗颐文化馆、广东省文史馆文学院、广东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协办。来自中国香港、澳门和内地39所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论坛共收到论文130余篇,入选70余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原副校长李焯芬,香港大学名誉教授、香港国史教育中心校监丁新豹,香港国史教育中心校长何汉权通过视频向论坛发来贺词。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为论坛题写了会标。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罗海鸥主持开幕式,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那佳、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李敏分别致辞。那佳副厅长指出,此次论坛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意义,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重视的关键一环。李敏副主席表示,此次论坛旨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传播优秀岭南文化,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牢固树立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成为知识分子的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才智。

在两天的会期里,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大学书记校长、著名学者等分别作了近40场报告和研讨,围绕“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的主题,就家国情怀的内涵、文化认同的传统与现代视点、大学的情怀与使命、家国情怀与校园文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交流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解读与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爱家与爱国的一体性,他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①新华社. 习近平出席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2/content_5147050.htm,2016-12-12.,“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②新华社.习近平: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2/03/c_1124084002.htm,2019-02-0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承载着中国人极具普遍意义又最为深沉的情感,普通人随口都能说出自己记忆中描绘家国情怀的文艺作品或日常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点滴。她来自传统,更被赋予时代新义。与会学者从各自角度对家国情怀进行了阐释、生发与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认为家国情怀是一种感情,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应该体现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引领者。她认为,互联网时代使人类生产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整个社会的组织体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流程的变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既有我们民族复兴的机会,也有国际社会环境异常复杂的现实。而在这样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却表现出疲软。她提出培养创新人才,一方面每个人(包括领导)都需要学习,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另一方面要创设鼓励创新的文化。“这个时代出现了极强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用指标性的确定性来管理不确定的创新的实践”。她强调,在现在这样非常复杂的发展阶段,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应体现为保持知识分子的清醒,同时要主动创新。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要对得起时代,做对时代、对学生有价值的人。

澳门博物馆原馆长、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澳门)陈迎宪研究员梳理了澳门人家国情怀的历史文化基因。世居澳门的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对澳门乃至全中国影响深远,其写下的《盛世危言》饱含爱国热忱,充分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在国家危亡之际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抗日战争时期,澳门同胞在祖国危难之际并没有偏安一隅,而是积极投身中华民族的抗战洪流。正因有了澳门家国情怀的思想基础和历史基因,才凝聚起大家普遍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即“爱国爱澳”的共识。

星海音乐学院周凯模教授、广州美术学院邓启耀教授通过回顾与世界知名华裔作曲家、社会活动家周文中先生交往和合作的经历,分享了周文中先生及其带领的“云南合作计划”团队对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的理解。90年代初,周文中先生与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合作发起“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项目,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和推广。周先生倡导的“云南模式”成为亚洲和世界一些国家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范本。周文中先生及其团队在地方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体现了作为文化交流和研究学者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切的家国情怀,同时,还体现了致力于民族文化保护和推广的世界胸襟。关于文化认同,周文中先生认为中国文化除了成为官方主流话语的庙堂文化,还有在更大范围、更深基础上传承千年的民间文化;在面对全球化影响的同时,更应珍惜、传承、发扬各地方所拥有的传统民族文化;无论在何种社会状态下生存,一定要千方百计寻求建立自己的精神支点,要寻找自己的语言,但不能自恋和排斥外来文化,要强调平等交流,强调“对话”和“融合”。

岭南师范学院国学院执行院长张剑伟教授指出,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不仅是传统政治文化的社会渊源,也是家国情怀得以生长的制度基础。家国同构表征的是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的同质性,反映的是家与国之间的本质联系。在家国同构的制度设计下,国家治理与家庭自律深度同质,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高度一致。家国共同体追求集体价值高于、先于和优于个体价值,当国家利益与家庭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则是最为经典的解答。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王飞教授指出,认知逻辑的大格局可揭示有家国情怀之人的深层本质在于是“自动者”,这种自动者在历史潮流中比比皆是,且都在艰难中建立信仰,都在质疑群众观念中获得信心和勇气。家国情怀的真正表现是“危机感”,不管时局怎样始终都有危机感,都在危机感中坚定信仰,当今中国人的危机感亟待加强。大格局、自动者、危机感,最终都依赖“行动”得以实现,真正有家国情怀的人是行动的典范,一个民族需靠有家国情怀的人身体力行去成就。

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左兵教授以《芬兰,文化孤狼》一书为例,从芬兰的曲折发展历史,分析芬兰民族精神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反观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文化传承。她指出,芬兰的民族精神,既包括芬兰人民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坚韧顽强和异乎寻常的韧性,也包括芬兰人追求公正和平等的理念,还体现于芬兰人民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性格品质。其中,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在芬兰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在当前面临经济转型带来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信息化时代网络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全方位深刻影响、以及全球化时代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加剧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国家身份认同风险,需要从历史中寻找中国道路的文化自信、全方位加强家国情怀教育、和关注中国现实维度的本土关怀。

二、文化认同:传统与现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新华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关系到意识形态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国力的强盛,在当今愈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文化认同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会学者就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可行性、培育路径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长江学者、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阐述了文化认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他指出,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民族凝聚的纽带,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他认为,我们现在所讲的文化认同不应仅仅是传统文化,还包括革命文化,也包括当下的先进文化。而促进文化认同,一是增进文化认知,二是涵养文化情感,三是建构文化主体意识,四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杨宏海以深圳“滨海客家”历史文化为例,阐述了历史资源的活化利用与深港两地的文化认同。他认为,当前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应当加强深港两地年轻人的文化认同和互通。可通过发掘和弘扬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助艺术熏陶、媒体宣传等手段,重拾港人的家国情怀,营造全社会的爱国新风尚。“滨海客家”作为一种提炼后的本土文化资源,可以以之为出发点,寻找与粤港澳三地共通的主题,进行学术对话、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使之成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之“人文湾区”的重要项目。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晖教授认为应重视“自由”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促进观念与价值认同。他指出,“自由”被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自由是学校教育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价值观和能力素养。在当前教育的价值排序中应给予自由以科学合理的位置,汲取中外文化的教育精华,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自由,将自由观的教育纳入更加开阔的视野,搭建全方位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

中山大学童建军副教授通过“以羊易牛”故事中孟子对杀生合理性的德性伦理辩护,阐述了对于文化认同问题的思考。他指出,有学者统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大概有160多种,它至少反映两个现象,一是我们对文化的探究充满了热情,二是我们对文化的探究充满了歧义。他认为,不能忽视文化认同的丰富性、复杂性、多义性、时代性,不能以简单划一的尺度去丈量和评判对文化的认同;人本身生活在具体的情境当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时代、环境、背景去谈论文化认同;我们把我们民族标识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其实是个认异的过程,但这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大趋势,体现了根本的大同,因此文化有异当中又体现更大的同,我们对文化认同需要有一个全球化和时代性的视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潘自勉教授从弱者伦理及其正义诉求的角度阐发了对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的理解。他指出,家国情怀包括三种意识:族群意识、组织意识、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归属意识;文化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最后归结为政治认同。他强调,谈论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一定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的合理权益发声助力,彰显正义价值,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康翠萍教授探讨了教育仪式对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她指出,教育仪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意蕴在于教育仪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缩景观”,有助于进行社会化控制,并能在“结构与反结构”中促成发展。由此,从宏观上,应通过教育仪式构筑“微缩景观”,囊括充分优异的民族要素,肥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勃发的土壤;在中观上,以“国家在场”衡量教育仪式要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整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在微观上,遵循量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在“结构与反结构”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积善成德”和“常为常新”。

广州市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江冰教授以粤菜为例,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对文化认同的理解。他认为,岭南山水之间广府、客家、潮人三大民系既各有持守,又合为一体,独特的地理风貌,独特的民系融合,造就了岭南——广东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包括美食文化。粤菜包容务实、丰俭由人、兼容并蓄又充满发展活力。美食味道、家乡与妈妈的味道是最为顽强的记忆。广东味道是乡愁、是既浅近又深刻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策略一直在探索中,粤菜是最温和也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三、大学教育:情怀、价值、使命

教育需要理念,需要技术,需要方法,但在实用主义、排行榜主义、数字主义盛行的当下,更需要而又常常被遮蔽的是情怀与价值追问。借此论坛之机,与会学者或从哲学角度,或着眼于大学的精神气质,或基于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建构等,提出对大学、对教育本质意义的思考和价值追寻。同时,从教育的角度,阐发了对于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的理解与认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教授从哲学思辨的角度阐述了对教育的本质与意义的理解和思考。他指出,当前的工科教育教给学生技术,却没有教学生技术的本质;鼓励学生关注现实需求,却很少启发学生想象需求;鼓励学生创新,却没让学生知道伟大创新多在何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存在意识密切相关。存在意识是一种情怀,教育要关注“自为的存在”,这应该是教育的“善”。应启发学生对超世界存在的欲求想象,而非一味追随市场与政府导向。他认为,伟大的创新在于创造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创新者需要具有一定的超现实世界的眼光,去研究、分析“存在的紧闭深处”。人应具有自由意志,但必须承担责任,人生的意义就体现为人本身的行动,而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自由意志需要引导,需要有质疑批判的精神。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重大问题,关注人的生存困境。

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以《大学的斯文》为题,通过对“斯文”渊源与意蕴的追溯,对斯文与古代书院和古典大学的关系解读,阐述了自己对大学乃至教育的精神风骨、文化传统、气质修为的认识和观点。他认为,在当今中国大学中,不仅斯文的外在形式缺失,更没有了内在精神的支撑。大学在主动与被动中放弃了对道义标准的坚持。斯文的传统被实用主义代替,为学者求实用,求学者亦求实用,教育成为谋生的手段。因此,“斯振大学”不仅在于显性的形而下的礼仪、礼数等规制,也在于内隐的形而上的大学自身的灵魂,即大学的骨气、风骨。在大学追求效率和效益的大背景下,应为大学保留一点儿精神和文化,也包括斯文。“大学的薪火相传,在于斯文,而非在庸俗的泥淖里越陷越深。一所好的大学,既在排行榜上,也在斯文的延续中。”

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张应强教授探讨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文化使命。他指出,全球化时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既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携起手来,共同致力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化时代需要大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倡导新的价值观,促进文化共识,达成文化理解,看到人类共同利益,并把人类共同利益放在首位。他说,人们曾用“教育与灾难的赛跑”来描述人类未来:如果教育跑到前面,人类就会有希望;如果灾难跑到前面,人类就没有了希望。因此,大学的价值理念变革格外重要和关键,变革的基本方向是要将“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和宗旨。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董云川教授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才争夺战及人才个体迁徙所面对的机遇与困境。他认为,人才迁徙有各种取向与诱因,追求“高大上”与利益相关,帮扶“小特弱”与情怀相关。高校抛出各种“留人”橄榄枝,有物质的也有情感的,人才个体需要思考的除了现实利益,还要思考自己的信仰、情感和兴趣所在。他认为,教育需要一定的情怀,需要有某种超越物质的感性的理想。

深圳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肖海涛教授认为,今日大学在科学化、概念化、体系化、工具化、功利化、数量化、物质化的思维下举步维艰,斯文扫地,也不断受到批评,说到底,是忽视了人的意义和人文的关怀。大学应是追求真善美、启迪智慧、照亮人生的地方,其精神内核中,应有诗意的气质——探求真知,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促进人充分而自由地发展,获得心灵自由,生命成长,完成人性,促进人幸福地生活,并关心人类的终极命运。培养现代中国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爱国主义相融,家国情怀与个体身心和谐相融,校园文化与“我的大学”相融等,应当成为中国现代大学的教育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良教授指出,近代以来,以梁漱溟、冯友兰、汤一介等为导师的中国文化书院继承古代书院的精神,在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国学人才方面做出了贡献。202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明德书院”“明理书院”,在本科生阶段面向各专业学生进行文史哲方面的通识教育。他认为书院作为一种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在当代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是“书院”代表着经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二是“书院”代表着道德教育、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三是“书院”代表着互琢互磨、教学相长的师生模式。他指出,教育的最大功能是“育人”,虽然“书院”教育的非功利性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现代教育的另一个视角。

四、家国情怀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与青少年学生最切近、最易产生共鸣的文化类型之一,对家国情怀的培育,对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塑造均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次论坛汇集了众多来自教育界的名家教授,他们围绕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就校园文化建设,从校园文化景观塑造、校史校训教育、特色办学实践等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观点。

国家开放大学政法学部部长、澳门城市大学博导刘惊铎教授认为,饱含家国情怀的学校文化生态,其内容和形式深度融合且丰富多彩,深层体现出学校的文化个性和精神气质。优质学校文化生态景观,在选材选点、时空造景上,臻于景境一体,人在景中可达到具身体验的文化陶养效果,有助于培育家国情怀,涵养教风、学风和文化传统。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教授指出,大学文化涵化于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核心价值、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因素中。而家国情怀早已深深嵌入大学的文化基因,成为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从讲好校史校情故事、讲好科技创新故事、讲好创新创业故事等三个方面总结了广东工业大学以工科特色大学文化涵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并指出当前应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实践育人、拓展国际视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

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罗海鸥教授展示品读了学校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指出可以利用景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广东开放大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中山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景观建设,营造了国学园、中山园、立德广场、溯源广场、犇犇广场等系列文化景观,让广大师生观景品文、悟蕴明道,感悟出什么是文化的“根”、教育的“本”和技术(学术)的魂。

广东开放大学校长刘文清研究员通过总结学校四十多年来的办学实绩,阐述“面向人人”“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和厚植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她指出,四十年来,广东开放大学一是构建了全国最完善的省级开放大学体系,建成“老百姓身边的大学”;二是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广东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家国情怀教育传播到城乡社区;四是学分银行和资历框架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五是发展乡村振兴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六是探索“混合多元 学养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融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她指出,坚持服务“面向人人”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就是广东开放大学的家国情怀,也是广东开放大学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厚植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

岭南师范学院院长兰艳泽教授以学院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富含教育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和立德树人的家国情怀教育,阐述了岭南师范学院探索家国情怀教育的校园文化进路。她认为,将校园物质空间变为精神空间,生活空间变为教育空间,学习空间变为审美空间,让学生观其景、品其文、悟其蕴、明其道,既能受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陶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精致的审美境界和工匠精神文化的精义,从而让广大学生陶冶气质、提升境界,初步实现了“景在哪里,教育在那里”的功效,进而达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想境界。

嘉应学院副校长袁铎教授通过学校悠久历史、富有人文内涵的校园地理、校训及客家文化教育,阐述了学校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家国情怀教育。嘉应学院历经百年,在筹办、成立、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都深深体现了客家人爱国爱乡、崇文重教、乐善好施、勤俭诚信的精神品质。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点,成为重庆城市文化形象的新地标。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贾安东认为,学校把环境育人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建设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校友墙,保留了城市文化原点的“老院子”,大量使用本土建设元素,贯彻文化、绿色、环境、生态、节约的建设理念,彰显了艺术院校的文化追求。他强调,一所大学,引领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彰显主流精神、融合多元个性,将独特的文化气质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事业中。

五、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与合作

本次论坛汇集了港澳和内地的专家学者,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发展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与会者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在产业互联、经济总量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文融合中的价值对话和互鉴,实现“人文湾区”建设的最高目的。而这也是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别具现实意义的落脚与体现。

长江学者、华南师范大学大湾区教育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从技术文化的视角,基于旧金山湾区发展经验,探讨了大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他认为,旧金山湾区各类人群文化背景差异极大,但并没有给硅谷带来非常严重的种族文化冲突,反而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主要原因在于共同的对技术文化的认同。旧金山湾区的技术文化体现出先进性、融合性、平民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征。以旧金山湾区为参照,可以从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来进一步探讨技术文化影响和助推大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一是技术带来教育价值观的变化,二是技术推动教育制度的变革,三是技术超越教育物理空间的约束。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核心功能是要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承担重要职能。湾区“2+9”城市体系中心明确、功能互补。《纲要》首次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只是城市人口增加和经济总量聚集,更重要的还在于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城市生活方式。但目前人文湾区涉及到的内容还比较初级,未来应逐渐超越实用性的人文湾区建设思路,探索建立更高品质、更具审美和艺术内涵的湾区文化,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人文城市、人文湾区的典范。他认为,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最直接和最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岭南文化谱系的基本构成和价值特点,对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促进珠三角融入文化引领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主流,以及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都具有重大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教授结合星海音乐学院办学特色,介绍了学院通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音乐节”三大湾区艺术品牌,促进文化身份认同,涵育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他认为,人文湾区建设亟需构建全球性的高端艺术人才、高端艺术教育资源要素、高端艺术交流平台与高端艺术市场平台。音乐是世界性语言,其交流没有国界和制度障碍,未来在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促进粤港澳人文交流,推进港澳青少年国家文化身份认同方面可发挥独特的作用。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陈学然副教授回顾了香港抗战前被区隔的文史教育、战后被边缘化的文史教育以及回归前后境遇不同的文史教育。他认为,香港青少年学生的身份认同或国家认同问题需经历长时间社会风气的潜移默化,香港教育当局应找回教育的本质和人文关怀,改弦易辙而拾回教育的初心。不但要在中学阶段加长中国文史学科的授课时数,还要加深教学内容,同时加强青少年学生群体在香港本地文化史方面的教育。如何传承及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源,并使之进入青年一代的认知领域以及建立陆港文化交流的机制与渠道,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黄碧瑶主任指出,《纲要》的远期发展年限,正可对应现今中学、大学青少年人生发展的黄金年龄。湾区11个地方应建立共同的信念,以公平、互助的方式协作,摈弃竞争的思想,以互利互赢为目标,为湾区未来的主人翁打造一个跨步可及的学习圈、生活圈、工作圈、友谊圈。各界应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搭建平台,可包括网络交流及实地交流。实地交流方面可安排高小、初中(以至高中)学生的交流互访,分享各自的文化、教育、历史、消闲等,增进对彼此不同区域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开拓眼界和视野,为将来投身湾区发展作铺垫。

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项目经理、澳门城市大学刘煦元博士分享了教育局“促进香港与内地姊妹学校交流试办计划”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计划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认为该活动促进了大湾区学校交流、加强了师生对内地教育的了解、丰富了教师经验、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未来可更有系统地编排高小至中学学生交流的地点,让学生对“2+9”城市群组有更深入的认识,发挥文化融合的功能。

广东伦理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哲学系李萍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她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今天,物理时空和信息交流的距离正在日益缩短,世界真正变成一个地球村。虽然不同的文化带有各自的历史和基因,但在人类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面对现代化进程当中重大问题的当下,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之间需要尊重、交流、互鉴,增进彼此的了解。本次论坛立足文化教育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站在中西文明比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高度,从哲学、历史、人类、社会、教育、文化等多元视角,对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扎实、开放、深入的解读和研究,对于促进思想交流,探索和科学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推进理论研究,共建美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分享了学术观点,促进了思想交流,凝聚了共识,取得圆满成功。

(以上内容主要根据大会录音、论文进行整理,未经与会专家学者审阅。)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