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

2020-03-02

理论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长城

王 雁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长城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识别程度最高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广泛地出现在与中国国家意义相关的文字、音像和标识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的国家象征。所谓国家象征,从国际政治角度看,它“是国家在进行国家交往中所依赖的识别标志”;从国内政治角度看,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是国家整合社会和创造公民对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1)殷冬水:《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基于国家象征视角的政治学分析》,《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8期。。国家象征具有“保存历史记忆,形成政治态度,激发群众激情,产生政治信仰,引起政治认同,支配政治行为,促进政治沟通”等多方面的意义(2)胡国胜:《革命与象征——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研究(1921—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自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其中有哪些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文献、诗文、歌曲、绘画、摄影、标志物等多种相关资料的梳理和考察,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一、鸦片战争后: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初步萌生

自有长城以来,便有了对长城的文化解读。在近代之前,人们对长城的文化解读主要通过雅文化和俗文化两种方式,雅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历史文献和诗歌散文,俗文化的载体主要是民间传说和民间戏曲。历史文献主要保存了对长城形制的客观描述及对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功能的认识和评价;诗歌散文主要描绘了长城及其周边环境构成的情景和意象,而这些情景和意象烘托的大多是苍凉、沧桑的自然状态和悲凉、悲壮的个人境遇(3)参见刘庆德、张晓雨、陈好:《中国历代长城诗录》,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梁志林、韩盼山:《万里长城诗选》,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嘉峪关市《历代长城诗选》编纂委员会:《历代长城诗选》,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民间传说和民间戏曲的主体是遍布全国、历久不衰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其表达的基本基调是对长城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控诉。总之,在鸦片战争以前,长城主要是作为一种古老、庞大的客观存在和一种沧桑、悲凉的象征物而为人们所认识,并且由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民间的长期和广泛流传,它还被蒙上了令人畏惧的负面色彩,因而并不具有宏大而正面的国家象征意义。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面临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文人志士开始通过长城表达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思想。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于遣戍伊犁途经凉州时写下“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的诗句,出嘉峪关时又写下“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的诗句,表达了他抗击外敌侵略的愿望和悲壮不屈的浩然之气。张佩纶在中法战争失败后革职充军,获赦免后途经居庸关,写下“一篇痛哭昌平记,字字堪当剑阁铭”的诗句,借顾炎武所作《昌平山水记》表达了自己设险守国的鲜明态度。康有为1888年经过昌平时曾以“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的诗句,寄托自己的忧国之情和保国之志(4)参见梁志林、韩盼山:《万里长城诗选》,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第296—307页。。1900年,英华所作“英雄热泪痛沾裳,慷慨徒余侠义肠。弱昧凭凌一至此,长城拊髀忆康梁”的诗句(5)朱眉叔:《满族文学精华》,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版,第465页。,把发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比作抵御外寇的长城。通过这些抒怀言志的诗句可以看出,长城因长久以来作为中国防御外敌的巨大屏障,在国家遭受西方列强侵凌的危难时刻,被初具近代民族意识的进步人士赋予了“保卫国家”的宏大意义。就是说,长城在这时已初现国家象征意义的端倪。

除了诗歌之外,绘画、摄影等美术作品也开始给予长城以较多的关注。在20世纪之前,长城极少成为中国画的主题,进入20世纪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1909年,刘伯良根据欧洲人拍摄的八达岭长城照片创作了中国画《万里长城》,刊于《时事报图画旬报》,并于画上题字曰:“历代所经营缔造之长城,今皆一无所用。惟令考古者俯仰登临,留为中国前古之遗迹而已矣。”可见此时长城在中国画家眼里,还仅仅是一种没有现实功用的物质遗存而已。时隔三年,在1912年第5期的《真相画报》上,刊登了两幅名为《万里长城》的照片,其说明文字称:长城与埃及金字塔一样,“同为地球上最伟大之古物”(6)吴雪杉:《透过媒介:建构“万里长城”的现代形象》,《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2期。。在这里,长城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象征中国的正面意义。

在近代,最早有意识地把长城与中国正面而直接地联系起来的是孙中山。他在1919年出版的《建国方略》中写道:“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之时代矣。”(7)《孙中山文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213页。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有了长城这道屏障,中华文明才得以和平地延续。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已经意识到,要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振兴,有必要以某种宏大的象征物及其蕴含的积极意义来激发全体民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然而在当时,像孙中山这样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来认识长城的还只是少数。梁启超于1921年开始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他在讲稿中写道:“任执一人而问之曰:今之万里长城为何时物?其人必不假思索,立答曰:秦始皇时。殊不知此答案最少有一大部误谬或竟全部误谬也。……若果尔者,则现存之城或竟无一尺一寸为秦时遗迹亦未可知尔。”(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7—88页。在这里,梁启超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即从人们普遍认为的长城是秦始皇时建造的错误,走向长城可能没有一尺一寸是秦始皇时建造的错误。由此可知,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长城的研究还是非常薄弱的,即使是杰出的学者,对长城的认识也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

鲁迅曾在北京居住了14年之久,但却从未登上过长城。在他的作品中,涉及长城的也很少,最为人知的是发表于1925年的一篇题为《长城》的杂文,其中写道:“伟大的长城!……现在不过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9)鲁迅:《华盖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在这里,鲁迅显然是延续了历史上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而形成的对长城的负面认识,把长城喻为强大的守旧势力的代表。

总而言之,自鸦片战争后,少数爱国知识分子开始赋予长城较为宏大而积极的象征意义,并且尝试用图像展现它的雄伟形象,揭示它的文化内涵。不过,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长城的这种象征意义还是零星、微弱和模糊的,无论是文学界、艺术界还是学术界,以长城为主题的创作和研究都是非常稀少的,这与之后长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人士却对长城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并赋予其较多的意义。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各国人士便通过来华的商人、使节、军人、传教士等的描述,较多地知晓了长城的客观存在。而较早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在1756年出版的《风俗论》中赞美了长城,其云:“就其用途及规模来说,这是超过埃及金字塔的伟大建筑。”(10)伏尔泰:《风俗论》,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44页。不过他在晚年编撰的《哲学辞典》中又称:“中国的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空虚和迷信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个民族的极大耐力,而不是卓越才智。”(11)赵现海:《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关于长城形象的演变、记述与研究》,《暨南学报》2015年第12期。马克思则把长城视为全世界最保守的堡垒和最顽强仇外心理的象征,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的低廉价格就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页。。奥地利文学家卡夫卡于1917年创作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把长城隐喻为一个封闭保守的、停滞与空间化的、高度组织与奴役的文明形态的象征(13)《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叶廷芳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1920年,英国小说家毛姆来到中国,他在游记散文《长城》中,刻画出一幅“庞大、雄伟、寂静、令人敬畏”的长城形象,认为长城无情而大胆,“就像它所守卫的伟大帝国一样不可思议”(14)伍国文:《世界文学随笔精品大展》,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第442页。。

由此可见,“最先把长城当作中华文明象征的,不是中国而是西方”(15)周宁:《“万里长城建造时”:卡夫卡的中国神话》,《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但由于缺少对长城的直观印象和第一手资料,西方对长城象征意义的建构多是基于主观想象;更由于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急剧衰落,西方在20世纪以前赋予长城的象征意义以负面居多。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对丝绸之路探险热潮的兴起,许多西方探险家和学者加入了对长城的考察和研究。美国人威廉·盖洛是最早考察长城全程的西方学者,他于1909年出版了关于长城的第一部专著——《中国长城》,并最早提出了“长城是从月亮上可见地球上唯一人类建筑”的说法。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对西北长城的多次考察中,发现了大量长城原始文书,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长城研究的开展。他在考察报告中肯定长城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16)赵现海:《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关于长城形象的演变、记述与研究》,《暨南学报》2015年第12期。。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人士对长城的评价,少了主观想象而多了客观描述,长城形象的正面色彩逐渐增多,并反过来影响了国人对长城的评价。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国内、国外两种认识相互接近,逐渐解构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为中心而形成的强大保守、令人畏惧的“旧长城”观念,开始建构中国古老文明之象征的“新长城”观念,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初步萌生。

二、抗日战争中: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民间认同

“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广为传诵,这个观念出现的时间是在1933年”(17)吴雪杉:《透过媒介:建构“万里长城”的现代形象》,《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2期。。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1933年发生的长城抗战。继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于1933年3月开始在长城沿线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国民党军队改变了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态度,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较为顽强的军事对抗。特别是在长城各口的抗战中,宋哲元率领的二十九军英勇作战,“大刀队”的勇士不惜以血肉之躯同装备先进的敌人进行顽强拼杀。

随后,二十九军将士在长城上奋勇抗敌的大量照片被刊登在报刊上。1933年3月,《图画时报》刊登的照片《坚守长城之二十九军战士》,展现了一队士兵手持大刀站立在城墙上的场景。1933年4月,《时事月报》刊登的《在喜峰口前线之我军大刀队越壕杀敌》的照片,将画面定格在大刀队战士跃出战壕的瞬间(18)吴雪杉:《血肉做成的“长城”:1933年的新图像与新观念》,《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

长城抗战爆发后,孟宪章在北平创办了《长城血战记》画报半月刊,后据该刊辑录而成的《宋哲元部二十九军长城血战记》一书,于1933年4月出版。书中所收100余幅照片,表现了中国将士长城抗战的勇武和“敌有枪炮,我有血肉”的悲壮(19)周汝寿:《宋哲元部二十九军长城血战记》,北平:中国艺术公司,1933年版,第9页。。

与此同时,表现长城抗战的其他艺术形式也纷纷涌现。1933年3月,《清华周刊》刊登了题为《喜峰口》的小诗:

帝国主义的剥削,占领,瓜分,

满洲,东四省,鬼脑里的平津,

叫古战场的愤恨,热血奔腾,

嘘口气,便化作铁血的长城。(20)李斯彦:《喜峰口》,《清华周刊》第39卷第4期(1933年4月)。

1933年4月,梁中铭在《时事月报》上发表了题为《只有血和肉做成的万里长城才能使敌人不能摧毁!》的漫画,画面上一个巨人般的中国士兵手握步枪站在长城上,面朝长城之外(21)吴雪杉:《另一种想象:日本及满洲国宣传图像中的长城》,《美术学报》2019年第1期。,寄寓了誓死捍卫每一寸国土的表达主题。1934年5月,聂耳、田汉创作的抗日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首次公演后便被国民党当局查禁,不过其中的插曲《前进歌》却很快就在全国流行开来。歌中唱道:“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把强盗们都赶尽!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向着自由的路前进!”

很显然,长城这座足以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的庞大建筑,在抗日战争初期的长城抗战中,因中国将士的英勇表现而被进一步涂染上了光荣而悲壮的色彩,从而全面消解了它在既往历史上曾有的负面意义,并在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被赋予了正面而宏大的象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实体的长城还是意象的长城,都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各界人士瞩目的对象,围绕长城创作的作品,其数量也在急剧增加。

在所有这些作品中,对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助推作用最大的,当属《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左翼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风云儿女》是由田汉、夏衍、许幸之等联袂打造的抗战影片,于1935年5月上映。影片讲述了东北流亡青年觉醒返乡,参加长城抗战的故事,其中穿插了许多关于长城的细节。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在电影放映后迅速成为中国最流行的抗日救亡歌曲,歌中唱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中把“中华民族”和“新的长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关于长城新内涵最经典的表达方式”(22)吴雪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风云儿女〉的广告、影像及观念》,《美术学报》2015年第5期。。至此,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已清晰可见。

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以长城为题材的歌曲、照片、绘画、诗歌等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1935年10月,毛泽东在长征途经六盘山时作《长征谣》,其中有言:“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23)孙家申:《长征颂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6页。按:《长征谣》写成后,很快便在红军队伍中传诵开来。1942年8月1日,《长征谣》被《淮海报》刊载,后经毛泽东大幅度修改,又于1949年8月1日被上海《解放日报》以《清平乐·六盘山》为题发表。表达了红军将士的豪情壮志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1936年2月,在红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作战之际,毛泽东又写下了《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礼赞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博大的爱国情怀。与其他创作者相比,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他笔下的长城意象多了乐观豪迈而少了凄凉悲苦,以长城指代国家的意识也更为自觉。毛泽东赋予长城的这种独特意象,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伴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勃兴,社会各界精英人士逐渐形成了清晰的现代国家意识,同时希望通过某种共同接受和认可的象征力量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共赴国难、发奋图强,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在这种背景下,“新的长城”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唤醒民族意识、强化国家认同、凝聚各方力量的重任和使命。

首先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广为传唱。国际友人爱泼斯坦回忆说,《义勇军进行曲》“使举国奋起,众志成城”(24)《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沈苏儒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从前线到大城市,从城市到最遥远的乡村,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首歌,都会唱”(25)伊斯雷尔·爱泼思坦:《人民之战》,贾宗谊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回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认为,《义勇军进行曲》给了中国军队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并称这首歌曲为军魂(26)参见崎松:《战歌·凯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历程散记》,《民族音乐》2014年第5期。。在《义勇军进行曲》的回响中,“新的长城”凝炼成为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自发动员令。

1937年春,上海华艺影片公司开始拍摄抗日救亡电影《关山万里》。后来由于淞沪抗战爆发,电影未能完成。但由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的主题歌《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却在未经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被广泛地传唱开来。在这里,“新的长城”又与“四万万同胞”和“故乡”紧密联系在一起,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进一步明朗。

1937年9月,张仃在《救亡漫画》第3号上发表了题为《收复失土》的漫画,漫画描绘的是巨人般的士兵跨过残破的长城(27)吴雪杉:《另一种想象:日本及“满洲国”宣传图像中的长城》,《美术学报》2019年第1期。。1937年12月,黄尧在《抗战》杂志上发表了一组题为《铁的长城》的漫画,其中一幅刻画的是一名战士手按长刀屹立在蜿蜒起伏的长城上(28)吴雪杉:《“钢铁长城”:廖冰兄1938年漫画中的国家理想》,《美术学报》2016年第3期。。1938年2月,《抗战漫画》刊登的陶今创作的漫画《用我们的血肉,做成我们新的长城——一九三八年的新阵容》,表现的是一排排战士紧密站立在一起,构成一堵连续的人墙(29)吴雪杉:《无尽的行列:西方“新长城”漫画及其中国回响》,《美术学报》2016年第1期。。在这些作品中,创作者把中国士兵的血肉之躯比作长城,喻意中国将以不屈的精神筑成“血肉长城”,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

1937年10月,黄新波在《战时画报》上发表了木刻版画《祖国的保卫》。画面中,长城在群山中延伸,两个战士像巨人般伫立在长城之后,他们面朝东方,即日本所在的方向(30)吴雪杉:《血肉做成的“长城”:1933年的新图像与新观念》,《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标题和画面结合起来,明确赋予长城以“祖国”的含义。1938年5月,廖冰兄在《抗战漫画》上发表题为《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画面着重表现了用于发展重工业的厂房和烟囱(31)吴雪杉:《“钢铁长城”:廖冰兄1938年漫画中的国家理想》,《美术学报》2016年第3期。。这里的“钢铁的长城”,已不仅仅是暗喻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而是明喻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用真正的钢铁筑成“钢铁长城”来支持抗战,从而赋予长城以更丰富的内涵。

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充分接受和认同了“新的长城”的象征意义。1937年10月,胡绳出版《后方民众的总动员》一书,其中第八章以《组织成一座铁的长城》为标题,文中写道:“全国人民在同一的意志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结成一座铁的长城,这才是我们的抗敌战争的政治基础。”(32)胡绳:《后方民众的总动员》,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版,第38页。

1938年8月7日,《新华日报》在报头位置刊登了题为《我们新的长城》的漫画,它描绘的是一排战士手握钢枪组成人墙,枪上的刺刀指向矮小的日本士兵。1940年1月15日,《新华日报》刊登张谔的漫画《向我们铁的长城致敬》,画中的中国士兵排列成一堵人墙,上面写着“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同日的社论中则写道:“我忠勇为国的将士,以自己的忠骨筑成新的长城,阻止敌人的前进。”

沙飞“在抗战期间拍摄出中国最具民族象征意义的一批长城摄影作品”,仅《沙飞摄影全集》中以长城为背景的照片就有29幅。这些照片均以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为共同的主题,拍摄时间集中在1937年至1938年,主要发表在20世纪40年代的《晋察冀画报》上(33)吴雪杉:《不到长城非好汉:沙飞抗战摄影的历史构建》,《美术研究》2015年第6期。。这些照片通过长城这一象征物,把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伟业同中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总之,从1933年开始,在中国先后出现了“血肉长城”、“铁血长城”、“铁的长城”、“钢铁长城”等词语,这些词语在使“新的长城”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型塑了“新的长城”在抗日战争中的基本意涵。这些意涵包括:其一,它是中国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巨大屏障,是历朝历代中国领土的附属物。尽管在长城抗战之后,日本的军事控制范围已越过长城线,但这不会改变中国人心中长城属于中国的信念,反而使长城更多地与国土、家园联系在一起,增强了中国人保家卫国、驱除外敌的决心。其二,它是古老的。长城从2500多年前开始修建,历经多个朝代的修整与重建,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庞大的地表建筑。它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一脉相承,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天然契合,同时在世界上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三,它是悲壮的。自古以来,长城沿线发生了无数悲壮的战事,留传下大量悲壮的诗篇,再加上长城抗战浓墨重彩的渲染,更增加了其壮烈色彩。另外,相比于当时属于工业强国的日本,中国仅为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这种以“血肉长城”、“铁血长城”为指代的英勇抗争,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和支持。其四,它是坚强的。长城作为一道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屹立数千年而不倒,与古老的中华民族一样,历经劫难而傲然挺立。因此,长城无疑成为一个极好的隐喻,预示着中国抗战伟业的终将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中对“新的长城”的恰当言说,特别是对它属于中国,对它既古老、悲壮而又坚强的强调,构成了长城在抗日战争中基本的国家象征意义。这一象征意义适应了中国的抗战需要,起到了凝聚人心、动员全民的作用,坚定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抗争到底的决心,同时预见了中国抗战的最终胜利。

“新的长城”在国内形成浩荡声势的同时,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认可。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于1934年出版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建构了关于长城研究的理论框架与解释体系,并将长城视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被认为是一部关于长城研究的经典著作(34)参见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38年4月10日,美国漫画家丹尼尔·菲茨帕特里克在《圣路易斯邮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新长城》的漫画。漫画中的中国战士端着步枪,严整地排成一列,构成“血肉长城”的鲜明寓意。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同年5月21日率先转载了这幅漫画,之后,这幅漫画被国内其他多种报刊争相转载,从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造成了巨大影响(35)吴雪杉:《无尽的行列:西方“新长城”漫画及其中国回响》,《美术学报》2016年第1期。。

1937年至1940年,美国记者雷伊·斯科特先后四次来到中国,行程15000多公里,拍摄了记录片《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该记录片于1941年上映后,得到一致好评,并获奥斯卡特别奖。中国作家林语堂为该片撰写了前言:“侵略者的铁蹄虽然跨过了长城,但他们仍然需要面临一堵新的长城,那就是‘中国人民面对外敌时坚强不屈的英雄精神’”。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为动员本国和世界人民共同反抗法西斯,美国政府组织拍摄了系列记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中国战役》是其中的一部。该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片头曲,并配以中国士兵在长城下冲锋陷阵的画面。

在上述这些西方作品中,长城作为经典的中国符号,与血与火的抗日战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中国人民坚韧顽强、保家卫国的悲壮画卷,深深地感染了世界人民,也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同情和支持。

与此同时,《义勇军进行曲》也走出中国,传唱到全世界。1938年,由42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反法西斯侵略运动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中国的任光出席大会,并指挥巴黎华侨合唱团登台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从此,这首歌曲开始走向世界。1940年,流亡美国的刘良模把《义勇军进行曲》译成英文,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以《起来》为片名录制成唱片,宋庆龄专门为唱片撰写了英文序言。伴随着唱片的大量发行,《义勇军进行曲》也为世界人民所熟悉和喜爱。

1944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美国国务院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歌曲,作为盟国的凯旋之歌。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美国的《美丽的美利坚》、法国的《马赛曲》等入选。这些歌曲经美国电台播出后,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新的长城”观念进一步为世界所理解和接受。

正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国内和国际两股声浪的共同激荡中,长城的中国国家象征意义迅速升华,被中国民众普遍认同,并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理解。

三、新中国成立后: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官方确定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被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在这种形势下,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前那种因“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誓死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悲壮色彩逐渐减弱,而指代祖国大好河山、美丽风光的明朗意境和期望和平的美好意愿逐渐增强。

1945年11月14日,在重庆谈判结束之后,《新民报·晚刊》发表了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沁园春·雪》。自此以后,“长城内外”几乎成了中国“如此多娇”之“江山”的代名词。1949年8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将作于1935年的《长征谣》修改为现在通行的《清平乐·六盘山》,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公开发表。其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比修改前具有更为强烈的鼓舞力量和乐观精神。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前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还只是一种民间认同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后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则带有了官方认定的性质。这是因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明确指代国家及政权的元素上,大量使用了“长城”概念、符号或形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国歌的第一句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明确地把长城推向新中国的国家象征地位。

当然,体现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的,决不仅仅是国歌。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其中200元面额的纸币以长城为主要图案。之后发行的历套人民币,几乎都有长城的形象。长城既象征了中国的壮丽河山,又象征了中国法定货币的权威性和安全性。

1958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在最显著的位置装饰了长城画作。傅抱石、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娇》,始终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迎宾厅。这幅画作取材于毛泽东《沁园春·雪》这首词,画中的万里长城逶迤起伏,极具祖国大好河山的象征意义。窦宪敏、侯德昌等于1994年创作的《幽燕金秋图》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它是迄今为止人民大会堂内最大的一幅国画作品,多次见证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且几乎每晚都会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许仁龙于2002年完成的巨幅国画《万里长城》悬挂于人民大会堂接待大厅,画作体现了浩荡的国家情、民族情。

自1983年启用的新警徽,基本图案由国徽、盾牌、长城、松枝构成;自2007年启用的司法行政徽章,基本图案由盾牌、五角星、长城和橄榄枝构成;自2009年启用的新检察徽章,基本图案也由盾牌、五角星、长城和橄榄枝构成。另外,中国消防徽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徽等等,也都把长城作为其基本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徽章中的长城都具有明确的国家象征意义,同时具有安全保障、坚实后盾、和平期许等意蕴。

在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形象展示中,也大量使用了长城元素。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后,赠送给联合国的礼物是一块名为《万里长城》的大型艺术挂毯,这件礼物一直悬挂在联合国总部北大厅。

1954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成为登上长城的第一位外国元首。自此以后,“登长城”就成为很多外国政要访华时的一个“保留项目”。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并登上了八达岭长城。他在长城上赞叹道:“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我们今天到了长城,成为主席说的‘好汉’了。”其后,美国总统里根、克林顿、布什、奥巴马,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普京,韩国总统卢武铉等,都在访问中国时登上过长城。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长城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盛会。在其会徽图案中,长城居于最醒目的位置。2008年举办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和将于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在面向海外的宣传中,长城都是被频繁使用的符号和元素。

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座金紫荆铜雕,该铜雕被安放在具有标志意义的香港金紫荆广场上。金紫荆铜雕的基座即以万里长城代表中国,上面的紫荆花则代表香港。

2014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海内外发表新年贺词,背景画始终是万里长城。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嘉峪关长城时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36)《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人民日报》2019年8月23日。

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后,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国际形势,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内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着重强调长城是中国的、古老的、悲壮的、坚强的,变为着重强调长城是伟大的、壮丽的、坚固的、维护和平的。首先,它是伟大的。长城见证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历经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而又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自西向东横亘于中国辽阔的国土之上,以自身的伟大映衬着中国的伟大。其次,它是壮丽的。长城绵延万里,气势磅礴,极具审美意象和审美价值,是中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典型代表。再次,它是坚固的。作为中国最古老、最庞大的地表建筑和最著名、最坚实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具有守卫国家、抵御侵略、保障安全的明显喻意,因而“国防长城”、“法制长城”、“质量长城”、“生态长城”等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官方和民间广泛使用。最后,它是维护和平的。长城建造的初衷,就是以保守的形态防御外族入侵,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尚扩张和侵略、崇尚和平与安定的民族特性。这一点在国际交往中尤其重要,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典型素材。在中国和平崛起的21世纪,它对于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结语

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鸦片战争后被隐喻为“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到抗日战争时期被解读为中国的、古老的、悲壮的、坚强的,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被言说为伟大的、壮丽的、坚固的、维护和平的,长城的国家象征意义经历了一个从初步萌生到民间认同再到官方确定的历史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完善。其中,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对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产生具有发轫之功,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对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民间认同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则标志着长城国家象征意义得到官方确定。

在长城国家象征意义形成过程中,其内涵大体上是稳定的,即以“新的长城”表征中国的古老、伟大、壮丽、坚强及对和平的向往,但在不同的时期,因面临不同的形势,其意涵有一定的变化。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使长城的意涵侧重于表征中国人民的悲壮与不屈、团结与抗争及对家园与和平的守望;新中国成立后,出自毛泽东诗词的“望长城内外”、“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词句,则使长城的意涵侧重于表征中国的壮丽山河、昂扬精神、雄壮国威及对和平的期许。

总之,今天的长城早已从单纯的“物质的长城”升华为“文化的长城”、“精神的长城”,它与现代中国及中华民族的性格高度契合,在对内凝聚共识与对外友好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和媒介作用。

猜你喜欢

长城
建造“长城”的人们
长城脚下的“双奥”之城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保护齐长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防御策略,还看齐长城
守护长城
啊!长城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