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快医共体建设的几点建议

2020-03-02秦波涛

经济视野 2020年19期
关键词:医共体病种双向

□ 文| 秦波涛

主要工作

1.实行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我区严格执行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支付方式,按病种分值结算病种数占比达到90%,超过了“执行省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种分值结算病种数占比达到85%”的要求。同时,注重提高保障水平,将区二院、黄河口镇卫生院、郝家镇卫生院、董集镇卫生院纳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切实做好异地安置、异地转诊的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就医结算等服务。今年,我局将在县域医共体内积极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制度支付方式改革,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对医共体或医共体内转诊的患者探索起付线连续计算。

2.实行差异化阶梯式支付政策,取消连续住院起付线。以构建各级各类医疗联合体为契机,以医保报销比例差异化支付为手段,以病种分值结算为突破口,按照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依次为90%、75%、60%(职工为95%、80%、85%)进行报销,15天之内再次入院取消起付线,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通过差异化阶梯式支付方式,引导医生执行分级诊疗,实现医疗资源利益最大化,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和监督制约作用。

3.实行统筹落实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费。2019年,区医保局联合区卫健局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医疗保险补助资金部分,每人每年不少于60元,其中医疗保险基金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列支15元,其他重点人群列支10元;其他符合医保政策范围的项目从门诊统筹基金中按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支付,截止目前,已拨付医保基金65.6万元。

“医共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医共体”患者就诊信息不能共享

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上依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医疗服务体系内部的信息整合程度和信息共享水平上的差异更是参差不齐,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诊疗信息、影像及检验资料难以共享,双向转诊的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无法实现无缝对接。患者上下转诊时,第一手就诊信息和诊断记录不能相互调阅,医共体内部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难以控制。影响了分级诊疗的推行,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的额外支出。

双向转诊通道有待畅通

“向上转诊易、向下转诊难”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目前多数大医院的医生缺乏转诊意识,以各种理由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造成许多可以转院的病人“滞留”在大医院里。二是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很难变”被动转诊”为”主动转诊”,变”单向转诊”为真正的”双向转诊”。三是考核和监管机制不健全,使得转诊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很普遍。造成医共体内部双向转诊的动力不足,整体效率难以显现。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药物种类配置不全,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公众信任度较低,不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更难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目前,“三医联动”改革积极推进,每个县区都积极打造医联体和医共体,但都未实现真正的职能职责,“向上转诊容易、向下转诊难”的矛盾更加突出,药物配送制度不健全等现象依然存在。一是从近几年医保基金运行分析看,基层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支付出现负增长,可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成下降趋势。二是基本药物目录与基础医疗机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基本药物目录与基础医疗机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乡镇,村卫生室,对慢性病药物和常规病治疗药物的需求很大,但村卫生室在基药的目录齐全性上很差,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所用药物较多不在基本目录范围,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国家明确的基本药物种类有307种,根据制度要求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增补,山东省增补210种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数量达到517种)。

“医共体”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立与分级诊疗和医共体相适应的绩效分配机制

完善对医共体工作及双向转诊考核措施,将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数量、成功对接情况、康复患者留存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强化医生分级诊疗理念,推动医共体之间高效协同、无缝衔接。

加快分级诊疗信息平台搭建,推动医共体建设

尽快构建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在技术上实现业务流程整合、系统信息共享,以及医生处方、检验结果的互认,构建全省范围内互联、互通、互认的医疗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真正的分级诊疗,取得医共体实效。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财政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招聘全科医生,配备除基本药物种类以外的服务范围内群众需要的其他紧缺药物。引导三级医院的医疗技术人员以多点执业、定期出诊、远程会诊、参与查房等形式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充分发挥大中型医疗机构专科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医共体病种双向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