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0-03-02胡锦浩
□ 文| 钟 薇 钱 娟 胡锦浩
互联网的发展为大众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成为了当前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保险行业是我国传统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保险行业作为抵抗实体经济影响的最终屏障,应如何积极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影响,是近些年来保险行业重点关注的课题。互联网时代下,财产保险不仅是一种经济安全,更是一种无形的金融服务,和信息具有密切关系。
互联网时代传统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企业文化与思维方式遭受冲击
互联网对思维方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冲击,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情况下,保险公司经营与保险监管的思维模式都急需转变,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主题是开放、创新、融合,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原有的组织架构与条块分割的内部数据结构对保险公司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保险公司无法摒弃以往的企业文化和思维模式,很难深入挖掘公司潜力,致使我国保险公司相比国外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业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保险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创新浪潮。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的发掘和运用致使传统保险经营边界日渐模糊。当前,保险行业除了业内竞争,更多的是传统保险公司和新兴互联网保险企业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使得保险公司面临极大的冲击。新兴互联网保险企业依靠数据分析工具与数据来源优势,抢夺了传统保险公司的市场销售份额,对传统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与价值的实现造成冲击,行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传统保险公司亟需提高核心竞争力。
紧缺专业的数据服务人才
传统保险公司相对比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而言,尽管有着较多保险专业人才,然而却缺乏互联网数据挖掘分析与储备人才。由于保险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和我国保险业的转型发展,保险公司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然而保险公司研发与有关技术人员远远达不到互联网业务增长要求。另外,当前有关数据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达不到互联网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跨专业型分析人才紧缺和业务创新型人才不足,人才紧缺也是保险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竞争中的主要问题。
信息安全管理压力提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都需要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公司借助数据信息技术体系来挖掘分析信息以获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隐患,保险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增大了对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及传输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信息安全性的要求。然而,消费者的信息通过保险公司进行数据系统处理后,容易存在泄漏风险。
互联网+时代传统保险公司优化发展的对策
1.转变现有的业务经营管理模式。一方面,保险公司应主动与互联网实现对接,转变现有的业务经营管理模式。通常传统保险业务服务链较长,这个流程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运营与管理负担,使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降低。利用互联网技术,保险公司能对此流程进行简化,更多的关注客户重视的保中及保后服务和出险后的理赔等环节。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应相应的整合公司业务与人员配比,优化、精简并且整合各个岗位与部门的资源,便于更好的达到互联网时代群众对保险的需求。
2.创新产品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大一统式产品与服务已经很难达到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保险公司应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来分析、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设计、研发出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以达到不同用户多样化需求。但是,不只是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上上新这些新产品与服务,还需要结合和线下的网点与柜台,通过传统经营模式结合互联网营销模式,让客户享受到更便捷的产品服务。
3.加强培养和引进保险业大数据人才。互联网时代对保险业使用数据的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分析和传统的数据分析区别较大,分析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业务理解能力,同时要有数据结构挖掘能力。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互联网分析把零碎的市场数据与客户数据转变为决策支持数据,帮助保险公司较好的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
4.预防信息安全风险。客户信息的泄漏不仅会对客户造成直接性威胁,同时还会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与客户忠诚度。所以,保险公司除了要加强对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培养,健全信息安全预警体系,还要加强重视合作方与第三方的信息保密工作。
结语
综上,保险行业是我国经济行业中的重要行业之一。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渐扩大,加深了对各大行业的影响。所以,传统保险公司实现创新发展是保险行业中的一大重点。传统保险公司应对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保险产品结构,通过互联网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同时对销售模式加以创新,增强风险控制力度,推进保险行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