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健康教育在弱精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0-03-02熊培蕾孟月皓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精症受孕率知晓率

熊培蕾,孟月皓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造成男性不育因素中弱精子症占其7~14%之间,主要指的是男性精液参数中a级精子在25%内或前向运动精子在50%内,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由于患者承受来自社会与身心压力较大,因而需加强生殖健康相关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受孕率[1]。基于此,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治疗的60例弱精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精子前向运动率与健康知识知晓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7月,总计60例,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健康教育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年龄22~45岁,年龄均值(32.15±5.17)岁;不育时间0.5~10年,不育均值时间(5.46±1.17)年。健康教育组:年龄23~46岁,年龄均值(33.25±6.02)岁;不育时间1~12年,不育均值时间(6.34±1.22)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确诊为弱精症,且未婚同居一年或夫妻同居两年以上;②性生活正常;③女方生殖功能正常;④排除染色体异常及器质性疾病者;⑤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方法

常规护理组主要包括用药指导、指导正确夫妻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为患者制定指导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弱精症病因、治疗方法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等,免费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定期指导其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学习内容主要为生理卫生与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并强调不良生殖行为与精子质量与形态异常之间的关联性,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病情与实际情况(文化程度、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生活行为等)予以有针对性健康指导工作,1次/w,20~30 min/次。心理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性患者的内分泌、性功能以及精子产生与活力等,因而需加强患者交流与沟通,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3]。治疗后通过电话或上门拜访形式进行随访,以提高受孕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精子前向运动率(《临床诊疗指南辅助生殖技术与精子库分册》评价)与健康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形式,满分制100分,分数越高知晓率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经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指标以%形式展开,x2检验;计数指标行±s形式展开,t检验。结果若为P<0.05,表示组间对比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健康教育组患者精子前向运动率(25.49±18.27)%与健康知识知晓率(92.45±3.22)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21.03±17.46)%、(80.34±6.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因生活方式与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得不孕不育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弱精子症作为男性不育原因之一,发病率占7~14%之间。而生殖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受孕率,但为提高疗效需加强对患者心理与行为习惯的关注。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组患者精子前向运动率(25.49±18.27)%与健康知识知晓率(92.45±3.22)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21.03±17.46)%、(80.34±6.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弱精症患者予以系统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精子前向运动率,增强健康知识知晓率。系统健康教育中,通过制定健康手册,能够详细地为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关于生殖健康的相关知识,在保证隐私同时加强知识传授,有助于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弱精症患者予以系统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精子前向运动率,增强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而提高受孕率。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精症受孕率知晓率
少精症、弱精症患者精浆miR-34c 的表达及意义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患者受孕率的影响
40例宫角妊娠关注性刮宫和宫腔镜治疗后受孕率对比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干预对生育能力影响
补肾利湿生精方治疗少精或弱精症的效果观察
不同温度对母猪配种受孕率的影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