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醋浸泡对大豆中异黄酮转化的影响

2020-03-0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硝基苯酰基内源性

陈 雷

(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酚类化合物,主要成分包括β-葡萄糖苷、β-葡萄糖苷结合丙二酰基、胰腺、苷元等。大豆中天然存在异黄酮,主要成分包括3类,分别是染料木素类、黄豆黄素类与大豆苷元类。其中,结合型糖苷在异黄酮中占80%~95%。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预防、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1)红曲老醋,北大荒绿野有机黄豆;(2)甲醇、三氟乙酸、黄豆黄素、染料木苷、乙腈、大豆苷、大豆苷元等。

1.2 仪器设备

(1)Universal320R离心机(德国Hettich公司);(2)GZY200C科研级快速开盖万能粉碎机(上海高致精密仪器有限公司);(3)Alpha1-2真空冷冻干燥机(德国Christ公司);(4)DK-8D电热恒温水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5)UV-5200 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6)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Shimadzu corporation);(6)KQ-500 VDE 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明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醋豆制作。取200.0 g北大荒绿野有机黄豆(无霉变,颗粒饱满,大小均匀),800.0 g红曲老醋,基于25℃条件下,红曲老醋浸泡大豆0、4、8、12、16、20、24小时;分别称取浸泡0、4、8、12、16、20、24小时的20.0 g大豆,冻干,粉碎,经过80目筛;称250.0 g醋豆粉,测定大豆内源性BG酶活,余下用来测量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2)测定大豆内源性BG活性。第一,制作BG酶活标准曲线,配制浓度梯度20、30、40、50、60、70 umol/L对硝基苯酚标准溶液,420 nm处测定吸光值,每1分钟内催化并且生成1 umol/L的对硝基苯酚所需酶量看作是1个BG活性单位。第二,测定醋豆BG活性,选择p-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作为底物,对硝基苯酚作为显色剂,测定BG酶活。第三,不同浸泡时间,测定醋豆异黄酮含量,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豆中异黄酮的含量。称取不同浸泡时间的醋豆粉,添加10ml体积分数80%甲醇溶液,基于20℃条件下,功率200 W与频率30 MHz,超声处理35分钟,按照8000 r/min离心,0.45um过滤器过滤上清液,予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处理,平行测定3组样品。

2 结 果

2.1 BG酶活性标准曲线

将对硝基苯酚的浓度作为横坐标,将吸光值作为纵坐标,获取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015 2 x+0.0237,R2=0.9997。根据此标准曲线,对醋豆内源性BG酶活进行测定。

2.2 食醋浸泡大豆BG酶活变化

浸泡0~24小时内,大豆内源BG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其中,浸泡4小时时,酶活达到最高值(0.74 U/g)。浸泡初期,老醋体系中的醋酸及水利用细胞内外渗透压差,经由大豆细胞膜,进入到细胞中。基于细胞内pH值接近或者达到BG最适宜时(pH=6.0),BG活性达到最高值。

2.3 醋豆中和BG相关的活性物质变化

浸泡0~24小时,随着浸泡时间增加,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与β-葡萄糖苷型呈下降趋势;随着浸泡时间延长,乙酰基葡萄糖苷型呈微升高趋势。0~8小时,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含量的变化最明显,迅速降低。0~8小时时,苷元含量迅速升高。

3 讨 论

大豆异黄酮组分间转化,主要涉及2个方面:(1)第一方面,大豆异黄酮糖苷衍生物转化为糖苷;(2)第二方面,结合型糖苷向游离苷元转化。其中,大豆内源性BG酶参与后者的转化过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与β-葡萄糖苷型含量降低,苷元含量升高,由此表明,BG酶解结合型的大豆异黄酮的糖苷。LIU等学者研究发现,酸解有助于β-葡萄糖苷型转化成苷元。CHEN等学者发现,BG酶解与醋酸解作用伴有协同效应。COES-FAVONI等研究显示,水浸泡大豆,大豆内源性BG催化糖苷型的异黄酮转变为苷元。TSANGA-LIS等研究表明,发酵促使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及β-葡萄糖苷型转化成为苷元。本次研究和上述研究的结果基本符合,由此说明食醋浸泡大豆,有助于大豆内源性BG催化结合型大豆异黄酮转化。其中,苷元形式的大豆异黄酮,生物活性多,且随着人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大豆内源性BG活性,有助于降低微生物产酶成本,为大豆深加工开辟新途径。

猜你喜欢

硝基苯酰基内源性
气相色谱法测定2,4-二氟硝基苯及其共存杂质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硝基苯市场现状及未来营销对策分析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N-脂肪酰基氨基酸盐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内源性12—HETE参与缺氧对Kv通道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
内源性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水平与中老年男性冠心病的相关性
混二氯硝基苯氯化制备1,2,4-/1,2,3-三氯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