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文献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统计分析

2020-03-02耿彩芳GENGCaifang都平平DUPingping刘计萍LIUJiping聂晓梅NIEXiaomei张浴日ZHANGYuri

价值工程 2020年36期
关键词:挂科册数借书

耿彩芳GENG Cai-fang;都平平DU Ping-ping;刘计萍LIU Ji-ping;聂晓梅NIE Xiao-mei;张浴日ZHANG Yu-ri

(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徐州221116)

0 引言

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我们的世界也早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应用速度呈几何级数提升,造成如今席卷全球的信息爆炸。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图书馆造成极大的冲击与新的挑战。

在快餐文化以及移动通讯设备和网络的发展的影响下,愿意进入图书馆阅读书籍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也直线下降。虽然与纸质图书相比,电子阅读不仅让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读书的愿望,在短时间内可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绝大多数都是碎片化的,且读者受到电子屏幕的影响会出现视力下降、身心疲劳等情况。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纸质图书受到电子图书的冲击以及读者们的主观因素影响,图书馆纸质借阅量的大幅度下降俨然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面对的共性问题[1]。

在网络时代下,电子书籍对传统纸质书籍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对于传统纸质阅读的频率越来越少。虽然网上阅读书籍的种类繁多,但是往往书籍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2]。高校图书馆各类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重要参考资料;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3]。根据于利宏等的研究[4],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四年大学期间借阅卡上从未有过借阅记录,这意味着他们从未在本馆借阅过任何图书,也就是“零借阅读者”。读者零借阅现象普遍存在于各高校中,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学生成绩与借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发现其存在很强的正相关[5-7]。图书借阅率的高低,说明读者的到馆率和文献利用率,因此提高图书流通率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如何提高高校图书借阅量,钱浩[8]提出应采购优质图书、优化馆藏结构,开展不同形式活动、大力加强宣传和引导,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等。李生亚[9]提出图书馆应从提高馆员责任心与自身知识能力、改进措施完善荐购平台等方面入手,提高文献资源采访质量;同时,实行大流通模式,强化馆员服务意识,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名书新作,提高读者借阅率。任泽莲[10]指出要完善大流通模式,提高文献的采购质量,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从而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率。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其中读者教育为其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开展读者教育,培养学生利用文献情报的技能和情报意识。尤其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相关的时事信息,更需要形成扎实的专业基础与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这就需要利用纸质图书作为信息的脉络框架,为读者理清知识脉络,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在纸质图书的阅读过程中,更容易保持读者思维的敏捷性,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

本文根据我校图书馆2017-2019 三年间我校某学院大学生的图书借阅大数据,以及该学院学生对应的成绩专业排名以及挂科情况,分析研究图书借阅数量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

1 2017-2019年图书借阅统计

根据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间的图书馆大数据,全校本科生借阅图书册数统计见表1 和表2。

从表1、表2 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虽然本科生整体的借书总人数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55%左右,但是,人均借书册数从2017年的8.46 本/人下降到2019年的5.43 本/人,降幅达到35.8%,说明本科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资料。从表1 统计的借书40 册以上的数据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出,本科生借阅纸质图书的意愿越来越弱。每年借书超过40 册的人数,从2017年的1219 人降至2019年的576 人,降幅达到52.7%;该部分学生的借书总册数则从2017年的7.8万册降至2019年的3.3万册,降幅达到57.1%。

表1 全校本科生借阅图书40 册以上统计

从表2 的本科生借阅比例看,高达45%左右的本科生的纸质图书借阅量为0。即便是2017年,借阅图书超过40册的本科生人数也仅占全校本科生的5%左右;2019年更是低至2.4%左右。根据2017-2019年的本科生人均借书册数估算,借阅图书超过40 册的本科生所借图书总册数占当年全校本科生借书总册数的百分比分别为38.8%、34.1%和25.9%。

表2 全校本科生借阅图书册数大数据

根据上述图书馆图书借阅统计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结论:①本科生借阅纸质图书的意愿越来越弱,这主要是由于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越来越丰富,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信息获取渠道增多、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②接近一半的本科生全年没有图书借阅记录,说明其学习除了教材之外,几乎完全依赖于电子资料。

2 图书借阅数量与学习成绩相关性分析

为了分析图书借阅数量与本科生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本文以我校某学院的本科生为分析对象,对全院本科生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年间的图书借阅记录与其学习成绩进行分析。

表3 为当年借书册数超过40 册的学生与其成绩专业排名的对应关系。

表3 借书人数百分比

从表3 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借书册数超过40 册的学生中,有22.10-29.7%的人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10%之内,56.5-60.9%的人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1/3 之内,85.9-90.8%的人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2/3 之内。说明了在借书册数比较多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成绩排名比较靠前。虽然不能说借书册数少的学生学习成绩肯定不好,但是,阅读纸质图书的数量与学生的成绩确实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另一方面,本文还统计了2017-2019年该学院本科生的挂科情况,具体结果见表4。表中统计的挂科门次及人数不包括通识教育公选课和辅修课程的挂科情况。

根据图书馆图书借阅大数据,在2017-2019年的三年间,挂科的257 人的借阅记录几乎全部为0。

表4 2017-2019年挂科情况统计

根据上述2017-2019年该学院本科生的挂科情况及图书馆图书借阅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①当年图书借阅册数超过40 册的本科生,有1/4 的人名列专业排名前10%,60%的人名列专业排名前1/3;②存在挂科现象的本科生,其借书数量几乎为0。

3 总结

本文通过我校某学院本科生的图书馆图书借阅记录、专业成绩排名、挂科情况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在当今信息时代,电子资料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冲击很大,本科生借阅纸质图书的意愿越来越弱。②大约45%的本科生全年没有图书借阅记录,说明其学习除了教材之外,几乎完全依赖于电子资料。③当年图书借阅册数超过40 册的本科生,有1/4 的人名列专业排名前10%,60%的人名列专业排名前1/3。④存在挂科现象的本科生,其借书数量几乎为0。

虽然电子资料获取方便,且可随时随地阅读。但是,对于工科类本科生来说,纸质图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的资料利用方法应该是电子资料与纸质图书相结合,在合理利用电子资料的基础上,使用足够数量的纸质图书。

图书馆方面则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优质的图书,吸引本科生到图书馆借阅纸质图书。

猜你喜欢

挂科册数借书
图图借书
超级秀场 挂科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挂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借书
基于校园卡消费预测学生挂科情况
理解意义掌握方法
图图借书
高校图书馆藏书分析与评价
——以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