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探究
2020-03-01万欢
万 欢
(宜兴市肿瘤医院超声科,江苏 宜兴 214200)
在妇科门诊中,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比较多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指患者在绝经一年后有阴道出血的一种表现[1]。引发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可能导致该病症出现的常见疾病中包含了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以及内膜癌等多种[2]。而且对比女性绝经前,其在绝经后发生子宫出血后诱发恶性病变的几率更高,因而在临床上及时予以准确的诊断十分关键[3]。目前针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检查与诊断方式主要可采取阴道超声以及宫腔镜检查,并以宫腔镜下内膜活检诊断为金标准。 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以我院收拾的4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在其就诊后均进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与病例检查相对比,探究分析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间,在我院就诊的4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区间为46-78岁之间,均值(51.42±8.45);患者异常出血时间介于2-13个月之间,均值(2.13±1.05)。
纳入标准:①经妇科检查及宫颈液晶脱落细胞检查已确定为绝经后子宫;②1年内未经过激素补充治疗;③未置入宫内节育器;④患者绝境时间均在1年以上;⑤研究内容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⑥所有参与患者均知情。
排除标准:①已通过诊断确认为宫颈、阴道、外阴疾病等导致的子宫出血患者;②已确诊为因血液疾病导致的子宫出血患者;③已确定是由于激素因素导致子宫出血患者。
1.2 方法
(1)阴道超声:在所有患者进入医院后,均安排常规妇科检查、问诊,然后进行超声检查。在实际检查前,需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合理安排进行阴道或腹部检查的路径。在实际操作中,需观察的项目和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点:①子宫位置、轮廓,以及双附件区异常回声是否存在,并查找病灶;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分界情况;③子宫内膜形态、质地、连续性;④内膜血流情况、分布、大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
(2)宫腔镜检查:宫腔镜需在患者血止后3-7d进行;针对仍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则要现予以对症治疗,在止血后检查。①在检查前需将各项术前常规检查依次完善,并结合实际检查情况,将器质性病变引发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排除;②在实施检查前,要嘱咐患者保持6g以上不要进饮食,同时使用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在操作前30min,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③在具体操作中,需先经静脉麻醉,然后行宫腔镜下诊治;④经内诊检查,对患者的子宫大小、位置、形态等进行观察;置镜后,还需要进一步对患者的宫颈管、宫底、双侧输卵管开口、宫腔四壁情况等进行观察;⑤操作结束后,针对可能有病变组织存在的患者,要为其进行刮宫或活检处理,并将采集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验。
1.3 观察指标
(1)宫腔镜、阴道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2)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宫腔镜、阴道超声检查下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计数数据以(%)表示,行x2检
2 结 果
2.1 宫腔镜、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
在将病理检查作为主要标准进行对比中可以发现,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检出率来看,宫腔镜检查较阴道超声显著更高,94.12%>64.71%,P<0.05;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萎缩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内膜炎、内膜结核、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内异物残留以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宫腔镜、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及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的诊断结果
对于女性来说,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疾病中恶变风险较高的一种疾病,一旦病发后需要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干预,因而该病症在诊断中是非常关键的项目。通过对比病例检查、宫腔镜以及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情况来看,病理检查下出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7例,其他23例;宫腔镜下分别为16例、24例;阴道超声下分别为11例、29例。对比可见宫腔镜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P<0.05)。
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的诊断检查中,病例检出患者6例、其他34例;宫腔镜:4例、36例;阴道超声:肉5例、35例。对比可见在该病症的检查诊断中,宫腔镜与阴道超声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发现,阴道超声,以及宫腔镜检查都能够用于女性患者绝经后子宫出血病症的临床诊断中。在与病理诊断检查对比中,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模息肉病症的检出人数分别为11例、16例,对比该病症的检出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中,宫腔镜检查相对阴道超声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宫腔镜检查下,能够更为直观的反映处患者子宫内的较小息肉,与之相比,超声检查则多会由于息肉较小、位置隐蔽等而出现漏诊、误诊情况。而通过对比这两宗检查方式在两者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的检出情况来看,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出人数分别为5例、4例,二者对比并无明显差异,且阴道超声的检出率略高于宫腔镜,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的临床诊断中,二者具有同样的应用效果,均能够获得较准确的诊断结果。有大量的临床资料也显示,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疾病诊断中也具有良好效果,而不同文献的实际报道结果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是基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加强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促进超声诊断效用的提升,并显著促进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疾病的检测敏感性[5]。另外,通过本次研究还可以发现,不管是采用宫腔镜检查还是阴道超声检查,其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癌的阳性预测值方面效果均不是很理想,易导致假阳性率偏高。分析其中原因可能与医师的审慎诊断原则有一定关联,也就是说在怀疑诊断对象为恶性病变的时候会更加倾向于诊断为恶性病变。
综合以上来看,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中,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都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两项比较能够发现,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效果较为理想;但阴道超声也具备无创、可重复等优势,这就使得该检查方式目前仍是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的主要选择。此外,结合绝经后患者病情出现恶变风险较高的特征,还可以适当将宫腔镜诊断适应证放宽,以免出现漏误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