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核心竞争力面临的挑战

2020-03-01宋学红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财经类师资队伍应用型

宋学红

(吉林工商学院 财税学院,吉林 长春130507)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普及化已成为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世界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学生数量增加与教育质量保证之间的矛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质量保证就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也面临更加激烈的核心要素的竞争。

一、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且正在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以外延式为特征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了资源紧张、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因此,控制规模、注重质量、调整结构,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便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就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同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强调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1]。高等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双一流”建设推动高校的分类化发展

处在新时代的中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正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面对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国家需要包括研究型、创新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等多样化的人力资源,以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需要。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分层分类发展、以质图强的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将引导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进而推动中国高校的格局调整,鼓励高校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引导高等院校克服同质化倾向,科学合理定位,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巩固优势,打造特色,错位发展,争创一流。当前一些省份在对接“双一流”政策时,进行了高校类型的划分,如云南省将本省内高校划分为高水平大学、骨干特色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技术技能型高职院校四大类;安徽省将本省内高校划分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三类;辽宁省将本省内高校划分为农林医药类、工业类、现代服务业类和社会事业类四大类[2];吉林省将本省内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三类,对不同类型高校施行分类管理、分类评价。随着教育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系列措施出台,打出了包括建立新的文科大处、提升教指委地位、部署“四新计划”、开展“双万计划”、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一套组合拳,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化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高校要在新的发展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地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新形势下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核心竞争力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10月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打破了原有“211”和“985”的身份壁垒,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契机,拓宽了地方高校的办学空间。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虽然在资源配置和发展空间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政府财力和政策支持,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核心要素的比拼角逐。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在这种高等教育新格局下所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定位不准确

办学定位是一所高校在一定发展阶段所确立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发展目标等办学理念的总和。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多数是由原来的专科院校独立升本或联合升本组成的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层次建设时间较短,普遍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理念有偏差的问题。在学校发展方向上多数模仿或复制重点高校或老牌财经类大学的办学模式,出现了热衷追求高层次、“争硕上博”,片面强调“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等盲目跟风、贪大求全现象,这也不可避免地使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在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出现趋同现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应用性不突出,多数院校处于被动适应和跟随发展的状态。

(二)缺乏办学特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水平不高

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导要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应依据学校地域文化优势、学校历史传统特色,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经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建立充分体现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和符合自身的办学条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普遍存在追求“大而全”的问题,设有理科、工科、文科等多学科门类。加之近些年的快速上规模,淡化了财经类院校原有的办学特色,忽视了原有的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有的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上层次和争研究生授予点上,从而导致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院校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当前面对“双一流”建设的学科评估背景下,并没有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和管理质量提升缓慢。

随着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地方财经类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全国高校专业布点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财经类高校在不断扩招以及增设新专业点的同时,对非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从而削减了优势专业的资源投入和发展壮大的空间。地方高校竞争力的关键核心要素就是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缺失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雷同已成为地方财经类高校发展的瓶颈制约。目前地方财经类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数量较多,覆盖学科门类广泛,虽然有利于形成交叉学科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但也会分散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力量和教学资源,难以打造重点学科或优势专业。同时,也出现了专业规模不平衡,专业发展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地方财经类院校在扩大学校招生规模、不断增设新专业的同时,忽视了院校专业结构优化问题,导致部分专业规模过大,而部分专业规模过小,降低了专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薄弱,高层次人才缺失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核心要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地方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拥有高层次人才和较强的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是地方院校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获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不论是与之前的“211”“985”院校对比,还是与如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地方财经类院校因其办学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基本条件有限等原因而无法同这些大学争夺高层次人才,从而在学科带头人、学科创新团队方面难免缺乏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人才。因为办学经费有限,要想通过在职培训或者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来提高现有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水平仍是困难重重。

由于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师资队伍缺口较大,加之高层次人才较为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科专业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除了薪资水平外,还有相关的教学科研团队、资金、设备和项目等条件,都是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现有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又因学科平台有限、学术资源匮乏,对高层次人才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当前“双一流”建设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促使高校间的“挖人”大战更加激烈,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院校的人才短缺。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政府层面也赋予了地方院校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但人才的引进困难和大量流失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且多数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院校缺乏一套完整的引人、留人和用人机制,在国内高校争相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背景下,如果财经类高校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引人、留人和用人机制,那么建设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就无从谈起。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

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办学历史较短,以本科层次为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不强,学术研究和学科积淀较为薄弱,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其推广运用的范围相对有限,能够服务社会的研究成果更是为数不多。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学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与地方政府、企业间既没有建立横向联系机制,又缺乏信息沟通的桥梁;社会服务能力相对有限,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数量少、层次不高,而且这些在较短时间内不容易取得明显突破。

三、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一是明确办学定位,打造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财经类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己任,传承已有的办学历史和文化资源,以地方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集中教学资源进行财经类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建设。在保持财经类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对现有学科进行适当的交叉融合,进而建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专业。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地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建立健全留住、培养和吸引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着力打造优秀的实践教学团队。

三是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服务是地方高校立足的根本,也是地方高校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应与名牌、重点大学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发挥地区优势,着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猜你喜欢

财经类师资队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