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福建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研究
2020-03-01李宝轩
赵 莹,李宝轩
(集美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一、引言
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将其融入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全新理念[1]。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指出生态旅游是兼具环保和维护民众生活责任的旅游活动[2]。此后,生态旅游备受人们关注,逐渐成为以资源为依托、创造生态旅游便利条件、为旅游者提供相关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性产业,陆地游、水体游、文化游、人工生态游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融合是指产业间或同产业不同行业间渗透、融合,最终形成新产业的动态过程[3],作为创新型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融合对促进相关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随着民众生态旅游消费需求与能力日益增强,大力推动产业跨界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2016年底,全国“十三五”旅游规划指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促其与三产融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新格局[4]。基于此背景,福建省提出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目标,确定了产业发展两大主要方向:一是创新绿色旅游发展机制,加强绿色开发,推行绿色消费,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二是贯彻落实“生态旅游+”战略,促生态旅游业与现代新型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这是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生态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再上新台阶、建设美丽新福建”的务实举措。
经过多年努力,福建生态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新品牌竞相涌现,激发出强大新动能,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因对产业融合内在规律认识不全面,对融合度缺乏明确判断,采取的对策针对性不强,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石,跨学科分析福建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动力,总结产业融合现存问题,探索产业跨越式发展创新性路径。希望有助于为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引领福建生态旅游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实现产业效能更大化。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福建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动力
当前,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多元化、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中高端化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顺应新时期消费潮流,抓住有利契机,加快福建生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全力创新旅游业态成为当务之急。根据产业融合一般原理,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未来福建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具有强劲的动力。
(一)资源优势度高是产业跨界融合基础动力
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旅游大省,福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一是资源总量大且类型多,涵盖景观、环境生态旅游资源2 个大类,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自然及人文环境资源4 个主类;气候气象、地质地貌、生物与水体、遗址遗迹、街区建筑、宗教和经济文化场所景观资源8个亚类;地域非生物与区位要素、生态系统物种、生态旅游气候、生态旅游聚落、地域化要素、社区经济、地域设施物质环境资源8个亚类。二是资源特色鲜明、品位度高。福建素有“东南山国”之美誉,境内有武夷山和戴云山两大山系,山地丘陵约占陆地面积80%,至2019年,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6.8%,连续40年高居全国第一[5]。此外,全省海域辽阔,高品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也极其独特,福州、泉州、漳州、长汀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许多资源具有排他性、垄断性,资源禀赋高。三是资源兼有全省广泛分布与重点区域集中的特点,其中南平、福州、厦门三市资源优势最大,三明、龙岩、泉州、漳州四地次之,宁德、莆田地区资源优势相对较小。各地多种资源相融合,形成组合多样、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对各类旅游者吸引力非常大,也为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跨界融合提供了基础动力。
(二)消费需求增强、企业趋利性是融合源动力和内生动力
“十三五”期间,福建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游客需求不断变化、提升,更多倾向于生态化旅游,特别是在绿色生活方式导向下,农业生态游、森林生态游、生态康养游、生态体育游、民俗生态游备受青睐,工业、海洋、环保科普生态游成为消费新时尚,多样选择、品质旅游、个性化体验、深度旅游经历、身心满足已是游客新的关注重点。所以,顺应时代潮流,创新生态旅游业态成为当务之急。另外,近年来福建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核心内容,打造宜居生态环境,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条件日趋完善,美丽乡村性特点突出,对城市游客、新型城镇居民吸引力增强,乡村游客流量激增,产业融合源动力提升。作为生态旅游经济建设重要主体,旅游企业趋利性明显,而实现企业价值更大化,必然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游客消费需求动态变化,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调整优化供给侧结构,加强多业态、多样化、高品质新产品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毫无疑问,企业应对市场、持续完善供应链是生态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核心内驱力。
(三)生态旅游多规合一、管制放松调动活力助推产业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和旅游知名度提升则是外在关键支撑力
近几年,依据生态化、科技化原则,福建加大生态旅游关联性技术开发力度,着重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构建智慧生态旅游功能区,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智慧服务能力。随着福建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科技软实力作用持续得以发挥[6],必将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福建正凝聚力量发展融合型生态旅游,积极打造景区、度假区、休闲区、购物区、基地、生态城镇、风景道等功能区,增强融合型产业竞争力,努力塑造旅游地形象,现已培育出武夷山、鼓浪屿、福建妈祖文化、海丝路、客家土楼等具有代表性的融合型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显著提高,给产业深度融合带来更大的“黄金发展”机会。
三、福建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限,管理服务不到位
1.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重视下,一系列与全域生态旅游业相关的规划出台,为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规划,各地向山攀登、向海延伸,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全省“蓝、绿、红三带互动”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初步形成;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统筹全域资源,市、县、镇村、景区联动,产业融合发展态势也整体向好。但因统一、合理的专项规划缺乏,各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时随意性仍较大,产生的综合效益还很有限。例如:由于缺少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引导、规范、控制,产业融合同质化问题凸显。许多旅游地急功近利,违背规律共促“生态旅游+同类赛事”融合,致使赛事整体吸引力下降就是最直接表现。此外,在融合模式上仍以单纯的资源开发为主,环境建设不足,设施与服务生态化优势不明显,游客感官、情感、行为体验不深刻,更难以实现融合成果居民共享。
2.政策拉动力较弱。首先,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但现有投资政策不健全,加上生态旅游业投入回报周期较长,资源开发与业态创新又容易受到各种生态保护标准制约,金融机构、民间资本进入时顾虑多[7],资金投入不足,新业态开发、设施建设、新项目和产品推出速度较慢。其次,财税政策短板明显,政府财政扶持专项资金较少,对相关主体税收优惠支持力度不够。此外,土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鼓励性政策不配套,阻碍了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全域生态旅游与三产融合涉及到多领域中的多个部门,监管部门众多、职能交叉重复,部门间又缺乏有效的综合协调,管理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新业态标准体系不完善,行政监管不规范,模式落后,方法陈旧,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也很难进一步促进新业态蓬勃发展。另外,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政府职能不明、供给方式单一现象普遍,供给量不足、种类少、质量较低等问题突出,尤其是市场性公共服务,生态旅游新业态形象宣传推广不到位,旅游消费推动能力亟待加强。
(二)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1.福建生态旅游企业总量少,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跨领域开发能力较弱,导致省内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数量少。此外,企业整体分散,产品协同开发联结不紧密,无法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并且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不长且稳定性差(如生态康养旅游业与食品加工业融合度不高,生态海洋旅游业与休闲渔业、游艇制造业联动较小等),又造成产品附加值偏低,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游客旅游体验感不强。
2.融合型产品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业态不丰富,游客多方面、多层次、全季旅游需求很难得到满足。首先,产品多元化开发不足。多元文化为福建生态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活力,遗憾的是因产品开发难度较大,企业创新意愿不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空间受限。资料显示,近年来,在全省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背景下,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增多,以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为主要内容,结合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等元素,开发模式中也更多涉及到相关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但宗教文化、船政文化和军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不足,戏曲文化、茶瓷文化等元素利用也较差。此外,现今企业重点培育的是“生态环境+文化体验”型产品,文化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生态性被弱化,产品核心竞争力低下。其次,产品多样化创新不够,市场吸引力有限[8]。如工业生态旅游产品内容单薄,普通民众支付意愿弱,机关、事业单位游客构成客源市场主体,客流量偏少且不稳定;因产品缺乏创意和特色,海洋生态康养游、文化游对年轻游客感染力弱等。再次,多数企业以低层次、静态融合型产品打造为主,深层次开发不到位,多层次产品结构未形成,有限高端项目和活动只在少数地区开展,市场受众不大。最后,在时间域上,淡季产品供给少且针对性不强,林业、农业、海洋生态旅游等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淡旺季客流差异大,难以持续激发新动能。
(三)人才队伍规模小,高精尖人才匮乏
随着福建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人才需求日渐增加,但因产业跨界发展基础较薄弱,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人才总量增长慢,结构性矛盾较大,特别是专业知识扎实、善于把握产业融合规律、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的技术、管理、服务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稀缺,致使产业跨界创新大融合严重受阻。例如:融合型产品开发推广涉及生态学、旅游学、规划设计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由于技术型、管理型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产品趋同和盲目推广现象严重;因人才培养力度较小,许多导服人员对跨业态生态旅游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不强,向游客宣传的环保科学知识有限,加上对生态旅游者心理需求、行为特征了解不够,融会贯通和创新能力不足,很难激起游客情感共鸣,也无法引导其更好地感知跨业态生态旅游魅力。另外,住宿、餐饮等服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综合素质偏低的本土员工(村民占比较大),这些从业人员职业态度和服务技能普遍较差,流动性又大,管理培训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游客对相关服务感知效果不佳、评价不高。
四、绿色发展理念下福建全域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一)政府层面
1.科学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应由省政府牵头加强顶层设计,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禀赋、产业融合现状、客源市场需求情况等,科学编制指导性较强的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总体规划,明确融合空间布局、旅游区定位、发展重点、资源利用等内容。在空间布局上,需继续完善以目的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空间系统,推动旅游要素多元、立体、全域配套;在功能定位上,要突出不同旅游区差异化定位,优化产业融合分工布局,促功能区互补发展,产生更大合力;应积极构建与资本、技术、城镇化发展、城市功能完善紧密结合的开发模式,助推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向旅游环境建设转变,重点针对主要功能区,建设高档次、高品位生态交通体系,增加生态饭店、商店、卫生间等服务设施,全面提升生态化、智慧化服务,打造生态旅游全产业链的同时,形成融合成果全民共享局面。还应制定与总体规划相衔接的环保、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鼓励各旅游地编制特色鲜明的地方规划,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2.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第一,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对社会资本的利用。着重坚持政策先行,鼓励创新PPP模式,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合力兴建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功能区,培育跨业态项目。第二,持续完善金融政策,引导国内外金融机构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拓展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资金来源渠道。依托宽松政策激活民间资本,优先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第三,创新财税政策,加大对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财税扶持力度[9]。重点对跨界项目打造、融合型产品开发与营销推广等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项目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实施企业税收减免普惠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第四,健全用地、用海、人才、绿色科技创新等系列支持性政策,助推生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加强现代化关联性管理与服务。(1)必须树立协同管理、综合管理、服务性管理、可持续动态管理等理念,积极构建统一、权威的管理机构,有效协调部门间关系,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科学设置管理目标,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公平公正的关联性管理,助力产业融合效应最大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二是实行宽准入严监管,加快跨业态生态旅游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三是打造智慧管理平台,强化运营监管,促行政管理与常态执法相衔接,完善行业信用管理体系,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一视同仁保护好涉事主体权益;四是坚持公平原则,创新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提升凝聚力,多地联动、多元主体协同,共推产业融合发展。(2)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夯实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基础。一是增强管理性公共服务效能,增加“一站式”行政服务功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形成更完善的服务网络。二是健全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生态保护、信息服务、便民惠民服务水平。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市场性公共服务体系。提炼共同形象因子,塑造独特、生动的区域融合型生态旅游整体形象,培育一系列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多元立体营销推广;实施游客奖励等消费促进措施,拓宽国内外客源市场。也应加大新业态旅游安全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全域生态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企业层面
1.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企业是推动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核心主体。对外应致力于吸引跨业态实力型企业,不断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经验;对内则应大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同时鼓励中小微企业以创意创新为驱动,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深入挖掘潜力,持续培育新产品、催生新技术工艺、优化经营管理,创造核心竞争优势,促规模稳步扩大。构建企业协同发展大格局,重点支持企业加强系统运作,整合特色项目,推出系列旅游线路,提升融合型生态旅游整体知名度。此外,围绕全产业链定位,引导企业补链、延链,增强产业链控制力,助推产业高质量融合。高标准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基地等功能板块,努力将其建设为服务“高地”,培育壮大优势企业集群,形成融合型生态旅游特色村、集镇群、示范县市,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2.完善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体系。(1)福建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坚持实施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全力打造农林渔业生态旅游,创新生态工业旅游,促生态旅游与文体娱乐、康体疗养、商贸、教育、房地产、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产品业态,构建以观光、休闲度假游为主,集生态康体娱乐游、文化体验游、餐饮购物游、商务会展游、专项特种游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产品体系,持续提升供给水平。着重突出多元旅游文化要素,强化资源原始性与生态性,打造内涵深刻、震撼力强的“红、蓝、绿”生态文化体验系列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注入灵魂和活力。(2)首先,要准确掌握游客需求信息,以其消费偏好为导向,加快绿色发展,提高创新能力,优化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空间结构,海陆空联动,全方位、立体式组合开发套装式产品,扩大旅游辐射面。其次,应致力于调整产品时间结构,抓住有利契机,在传统产品中融入时代元素,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多品种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要注意加强民众淡季旅游意识,全力挖掘资源淡季开发潜力,提升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适宜性、丰富性,例如:做大做强淡季文化体验式生态旅游供给;针对秋冬渔业生产旺季,培育渔业生态旅游新亮点,错季开发生态主题海岛游;完善生态康养休闲游产品;增加节庆赛事类生态游活动;努力打造“生态游+商务会展游、购物游”系列产品。有效弥补淡季市场缺陷,扩展消费空间。再次,为了达到更好的融合效果,应按照产品差异化原则,综合考虑资源特点、竞争状况,找准产品定位,有针对性地建立多样化产品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融合型生态旅游板块,增强产品整体竞争力。(3)以提升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档次结构为手段,创新开发大众化、经济型产品的同时,根据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个性化、深度化、精致化、创意化需求,强化不同核心利益,推动融合型产品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科技软实力,深开发、提质量、上层次;注重产品细分领域,合理规划和精心设计开发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市场效益明显的精品;加快思维转换,强化各个环节创意设计能力,持续推出极具吸引力的拳头产品。全面深入提高产品品位、品质、内涵、层次和附加值,促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当前,体验式旅游已成为游客消费新时尚,可将更多互动性、精神化、愉悦性因素融入“生态旅游+”产品中,为游客提供全链条旅游体验,创新参与、体验方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融合型生态旅游效能更大化。
(三)人才支撑层面
1.扩大人才总量。人才是福建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关键。需有效整合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中介组织、社区、社会团体力量,共同编制各类融合型生态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制定切合实际的细化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做好人才联合引进与培养工作,加强人才互通、互助、互用,凝聚强大合力,源源不断地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优化人才结构。第一,聚焦缺乏中高端人才的短板,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立健全优越政策,多措并举,营造尊才、爱才、惜才氛围,采用“以平台、人才等引育人才”的方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复合型、知识型管理人才和创意技术人才,优化其工作生活环境,调动人才积极性与创造力,打造高水平、结构化团队,充分发挥柔性引智效应,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第二,依托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组织培养宏观层次人才,鼓励搭建科研平台,开展前沿问题研究,为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高质量智力服务。第三,大力支持校企合作,根据产业融合发展方向、人才需求特征等,创新“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工学结合”育人模式[10],结合人才精准培养目标,校企共建专业平台,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培养造就大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精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才,实现人才供需无缝化。第四,借助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力量,开拓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新领域。第五,面对现今融合型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现象,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社区治理与服务机构等组织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在职培训,着力提高基层一线从业者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培育实用型人才,全面释放人才红利,开创福建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