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肝癌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2020-03-01王明芹
王明芹,付 华,冯 基
(1.武警河北总队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武警山西总队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肝细胞癌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90%,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遗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暴露等是引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1]。现阶段,肝癌病人的预后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抗乙型肝炎病毒是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最基本病因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备受重视。本文主要就乙肝相关性肝癌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
1 乙肝相关性肝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万恶之源,乙肝病毒复制是引发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乙肝病毒感染发生率逐年递增,属于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在肝癌病人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背景的病例人数较多,占比高达90%[2]。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高表达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而言,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3]。有研究认为,抗病毒药物具有降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尽管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但均能够减少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的风险。抗病毒治疗降低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患者乙肝病毒载量、减少肝细胞核内乙肝病毒DNA的整合,从而减少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
现阶段,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已受到相关学者和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但目前尚无明确诊断、鉴别、评估标准。临床实践中常将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作为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判断依据,当乙肝病毒DNA水平上升超过10倍时,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影响乙肝病毒DNA水平的因素,即可认定为乙肝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认为,肝细胞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处于非活跃状态,但肝细胞癌患者经系统治疗,如外科手术、局部消融、放化疗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再激活[5]。此外,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高乙肝病毒载量也是导致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针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乙肝病毒DNA滴度高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应予以特别重视,在实施针对肝细胞癌的高强度治疗前首先应积极开展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中明确指出“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应特别注意检查和监测HBV-DNA及肝炎活动情况,如果检查发现HBV复制活跃,必须及时进行抗HBV治疗。”
在针对肝细胞癌的治疗后,将抗病毒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对于减少肝细胞癌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与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故针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在肿瘤治疗结束后开展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肿瘤的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远期药物。有研究者认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通过改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生存率。
2 乙肝相关性肝癌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
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中提出核苷类似物、干扰素是最主要的抗病毒药物。应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HBV治疗的优势在于此类药物为口服制剂,服用方便、安全性较好,对于存在明显肝硬化症状、肝功能失代偿的乙肝病人同样适用。但此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疗程不固定、停药后疗效不够持久、乙肝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较低等,一些患者长期应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产生耐药变异,停用核苷类似物后可能出现病情恶化。除了核苷类似物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应用也较为普遍,其优势在于疗程相对固定和持久、耐药变异较少、乙肝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较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且应用干扰素治疗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对于合并肝功能损害者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加重病人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失代偿者需避免应用干扰素治疗。
总之,乙肝相关性肝癌病毒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临床医师需在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的指导下,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与专业知识,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个人意愿、现有医疗资源、治疗费用等因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