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探讨
2020-03-01刘水
刘水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江苏 淮安 223002)
慢性荨麻疹是目前临床高发皮肤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且病情极易反复发作[1]。患者在发病期间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皮疹、瘙痒等,对其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较大影响[2]。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有调查结果显示,大约70 ~80%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难以明确致病原因,因此对此类患者治疗的难度较大[3]。过往临床针对此类患者主要可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但患者停药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因此此类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欠佳[4]。为寻找有效治疗措施,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比左西替利嗪单药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1 例,女14 例;年龄为23 ~64 岁,平均年龄为(40.71±3.42)岁;病程为4 个月~8 年,平均病程为(3.51±1.02)年。观察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为24 ~62 岁,平均年龄为(40.48±3.51)岁;病程为5 个月~8 年,平均病程为(3.61±1.08)年。纳入标准:均符合《皮肤病学》关于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等脏器功能障碍;对使用药物过敏;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近1 个月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近1 周接受抗组胺药物治疗;临床资料不全;精神疾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治疗,给予患者左西利嗪(UCB Pharma AG,H20150523)餐后口服,5mg/次,1 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肌内注射,1mg 次,隔日1 次。两组均以30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患者治疗后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及瘙痒程度等主症状评分降低90%以上;(2)显效:患者治疗后主症状评分降低60%~89%;(3)有效:患者治疗后主症状评分降低30%~59%;(4)无效:患者治疗后主症状评分降低29%以内,或评分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1.4 观察指标
(1)主症状评分:采用慢性荨麻疹主症状进行评价,分为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及瘙痒程度3 个项目,每个项目0 ~3 分,风团数目:0 分为无风团;1 分为风团数目低于20 个;2 分为风团数目为20 ~50 个;3 分为风团数目超过50 个。风团直径:0 分为无风团;1 分为风团直径1.5cm 以下;2 分为风团直径1.5 ~2.5cm;3 分为风团直径2.5cm 以上。瘙痒程度:0 分为无瘙痒;1 分为轻微瘙痒,不影响日常生活;2 分为明显瘙痒,尚可耐受;3 分为严重瘙痒,难以忍受。(2)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头晕、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状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主症状评分
观察组治疗2 个月后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及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状评分比较(±s,分)
时间 组别 n 风团数目 风团直径 瘙痒程度治疗前 观察组 25 1.94±0.38 2.29±0.49 2.11±0.35对照组 25 1.96±0.35 2.37±0.56 2.15±0.32 t 0.194 0.538 0.422 P 0.847 0.593 0.675治疗2 个月后 观察组 25 0.35±0.18 0.42±0.19 0.46±0.16对照组 25 0.95±0.31 1.05±0.41 1.16±0.31 t 8.369 6.971 10.033 P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2 例头晕、1 例嗜睡、1 例口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4/25),观察组出现1 例头晕、1 例嗜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00%(2/2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荨麻疹作为临床高发顽固性皮肤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患者通常由于多种因素如花粉、海鲜食物以及抗生素等致使肥大细胞脱颗粒,致使产生大量组胺等其他炎性介质而致病[6-7]。患者在发病最初通常会出现皮肤黏膜水肿、风团及瘙痒症状,且具有较高复发率,患者正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8]。目前对此类疾病主要可采用药物治疗,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接受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具有较好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原因主要为,左西替利嗪作为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抗组胺药物,其最初由西替利嗪发展而来,其能够迅速度选择性外周H1 受体拮抗肌产生作用,同时能够有效起到抑制患者具体内炎性介质产生的效果,最终起到抗炎的效果。但若仅给予患者左西替利嗪单药治疗的复发率较高,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9]。而卡介菌多糖核酸是由卡介苗体提炼而出,其可有效促使患者机体内T 细胞发生活化反应,从而提升细胞免疫能力,帮助激活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阻碍脱颗粒细胞生成炎性物质,最终起到治疗的效果[10]。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治疗2 个月后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及瘙痒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其原因主要为两种药物治疗可有效起到协同作用,共同起到抗炎效果,促进患者皮肤症状尽早消失。本研究中,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接受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左西替利嗪并无明显抗胆碱作用,其无心脏毒性;而卡介菌多糖核酸在有效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下,促进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的产生,且无显著毒副反应,因而两者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