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0-03-01叶青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甘精低血糖胰岛素

叶青

(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 甘肃 酒泉 736202)

糖尿病是全球呈现出频繁复发率且初诊发病率均较高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可根治之法,只能应用降糖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缓解患者代谢紊乱等情况。现阶段,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赶超1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而2 型糖尿病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度更大,引起代谢紊乱的强度更高,且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性更强,严重影响2 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一般选用胰岛素补充或替代疗法控制血糖升高,其中甘精胰岛素的应用范围最广,在市场的占有率更高;德谷胰岛素则属于新型长效胰岛素,可控制血糖升高的时间更长,药效更强,给药部位和时间都更为灵活,两种胰岛素的疗效相当,治疗效果差异不大[1-3]。本次比较甘精胰岛素和德谷胰岛素疗效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某院内分泌科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 例)和对照组(70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41 例,女29 例,年龄20 ~80 岁,平均年龄(58.74±8.41)岁,病程2 ~7 年,平均病程(4.12±1.03)年;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7.96±8.35)岁,病程2 ~8 年,平均病程(4.23±1.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②无其他合并性的慢性疾病者;③自愿签署参与;④精神状态正常者;⑤患病后未接受胰岛素治疗者;⑥未合并患有心脏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重要器官功能缺损性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异常者;②拒绝或中途退出者;③精神状态异常者;④治疗配合度不高者;⑤有先天性疾病者;⑥有家族遗传病史者;⑦脏器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两组药物治疗前,均先加入门冬胰岛素优先治疗,待门冬胰岛素药效发挥作用后再加入甘精胰岛素或德谷胰岛素联合治疗。在治疗期间,2 型糖尿病患者均需实行健康宣教和饮食指导并叮嘱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3ml:300 单位)予以治疗,于临睡前注射,选择皮下注射的形式,起始注射剂量(IU)=体重(kg)×(0.4-0.5)IU/kg[4-6]。

观察组给予德谷胰岛素(3ml:300 单位),于临睡前注射,选择皮下注射的形式,给予剂量同对照组。最后再依据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情况适当增减注射量[7-9]。

1.3 观察标准

参照《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标准:①对比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并记录。②对比相关指标:血糖波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概率。2 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相关治疗后,若血糖仍然≤3.9mmol/L,则表现为低血糖。③对比疗效:显效(血糖指标达到有效控制,且稳定性极好)、有效(血糖指标达到了一定的控制)、无效(血糖指标并无改善,且稳定性较差),详细记录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记录并计算。④对比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情感,分值各为25 分。⑤对比2 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量表(PSQI)为评测指标,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失眠、日间功能。⑥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SAS 和SDS 评定量表予以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FPG、2hPG、HbA1c 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hPG、HbA1c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HbA1c(%) FPG(mmol/L) 2hP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1.25±1.85 5.50±0.79 13.59±1.99 5.63±1.02 15.48±3.82 8.54±1.36对照组 70 11.29±1.74 5.81±0.88 13.62±1.87 5.87±1.19 15.43±3.47 8.96±1.25 t-0.103 1.660 0.072 0.962 0.064 1.499 P-0.917 0.100 0.942 0.338 0.949 0.137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2.3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于对照组,血糖波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虽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低血糖率(%) 血糖波动(mmol/L) 血糖达标时间(d)观察组 30 1(3.33) 2.21±0.40 8.30±1.57对照组 70 9(12.86) 3.26±0.81 8.98±1.69 χ2[t] - 6.103 [6.742] [1.882]P - 0.013 0.000 0.627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情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情感观察组 30 23.14±3.58 24.03±3.96 23.84±3.58 23.94±3.75对照组 70 18.75±3.24 19.03±3.47 18.47±3.59 18.32±3.52 t- 6.015 6.326 6.860 7.17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5 两组的PSQI 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睡眠效率、失眠、入睡时间等PSQI 评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2.6 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SAS 和SDS 评分与对照组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表5 两组的PSQI 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的PSQI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睡眠效率 失眠 日间功能 总分观察组 30 1.15±0.24 1.05±0.34 0.87±0.23 0.88±0.25 1.15±0.45 1.11±0.41 6.84±1.41对照组 70 1.43±0.50 1.29±0.52 1.20±0.54 1.29±0.51 1.41±0.53 1.57±0.51 8.74±2.41 t-2.920 2.320 3.217 4.184 2.347 4.368 4.025 P-0.004 0.022 0.001 0.000 0.020 0.000 0.000

表6 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6 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 SD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53.24±2.58 35.47±2.14 54.69±3.25 34.75±3.47对照组 70 54.13±2.95 42.15±2.67 54.98±3.57 43.65±3.14 t-1.433 12.124 0.382 12.583 P-0.155 0.000 0.703 0.000

3.讨论

2 型糖尿病属于进展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β 细胞分泌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以疲乏无力、多尿、多饮为主要表现。一般选用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还需积极平衡2 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督促患者多进食低脂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高碳水化合物,以保证体重趋于正常值,同时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加快病情转优效率[10-12]。目前,选用的胰岛素包括甘精胰岛素和德古胰岛素,两类胰岛素可单独作用也可联合作用。本次显示,德谷胰岛素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更佳,治疗后出现低血糖的概率较小,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性较小,相较于甘精胰岛素更适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但作用时间长短的不同,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的差异也有所不同,时间越短,德谷胰岛素的作用性越强,时间越长,两类胰岛素发生的作用越相似,而相关研究指标也可通过胰岛素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型和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判断胰岛素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甘精胰岛素只是用于需控制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但德谷胰岛素可用于治疗成人2 型糖尿病,且不适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治疗。德古和甘精胰岛素均属于处方药,注射剂量需由临床医师规定,同样也包括剂量和用法、用药时间等。甘精胰岛素属于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而德古胰岛素则属于长效的重组的DNA 胰岛素类似物,两类药物既有降血糖的作用,但也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注射部位红肿或发痒或脂肪营养不良或出血、变色等、体重增加、低钾血症、脂肪代谢障碍[13-15]。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同正常人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2 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并予以适当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后,还需进行持续性的体育锻炼,确保血糖指标控制的稳定性。但是,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在基础降糖药物的治疗后仍然不能达到正常指标,则很可能会因为高血糖的并发症状,严重威胁2 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还可能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和其他预混胰岛素等等。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均属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而且这两种胰岛素也是最基础的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德谷胰岛素均在夜间和晨间保持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稳定性,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概率。空腹血糖可以有效反映2 型糖尿病患者的即刻血糖指标,同时也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诊断标准。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空腹血糖容易受到降糖药物和患者饮食习惯及情绪情感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相比较,空腹血糖虽然能够及时反映2 型糖尿病患者当时的血糖指标水平,但是并不能实时地反映2 型糖尿病患者近2 个月或3 个月的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变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则可以有效反映出2 型糖尿病患者在2 ~3 个月期间的血糖平均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评估出2 型糖尿病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实时反映2 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变化情况及平均水平的可靠指标。由此可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针对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着重要性的意义。经研究得知。德谷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二型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水平,而且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高于甘精胰岛素。2 型糖尿病患者在结合两种胰岛素治疗后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水平均呈现相似性,且容易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低血糖是引起2 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情况的关键性因素,而且2 型糖尿病若是夜间出现低血糖且未得到即时性的治疗,便很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损伤,甚至可能致使患者昏迷,情况严重时危及生命。加之,严重低血糖会持续增加血管事件原因或微血管事件原因的死亡风险。依据相关资料和分析结果显示,德谷胰岛素对于低血糖发生率的控制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当使用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在64 周疗程以内时,低血糖的发生率是德谷胰岛素高于甘精胰岛素,但是当两种胰岛素治疗疗程超过64 周时,两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仍需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通过自我管理和适当的运动锻炼平衡血糖指标,同时为避免出现低血糖,可以随身携带糖果;患者的饮食调理需严格依据护理人员规整出的饮食结构予以食用,如多吃芹菜、西兰花、菠菜等高纤维食物,饮食尽量保持清淡,并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16]。2 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包括疾病的自我护理和适当的有氧运动。2 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相关措施对自身的血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在结合降糖药物治疗后,还可持续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若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到医院门诊进行复查,一般的复查时间是每2 ~3 个月进行一次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与此同时,2 型糖尿病患者还需注意在加强疾病自我管理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散步、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等,其中患者可选择步行活动作为有氧运动的首选。2 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除了多吃高纤维食物,保持饮食清淡之外还要注意控制饮食的总热量,特别是肉类、脂肪类、淀粉类等含热量和糖分比较高的食物。饮食清淡指的是低油低脂少油和不甜不淡的饮食。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和德谷胰岛素均是治疗2 型糖尿病的药物,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发挥的效用更大,但单独使用的两种降糖药物予以治疗,德谷胰岛素的疗效略高于甘精胰岛素,更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更能积极促进病情转优,且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甘精低血糖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