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州县枸杞肥水管理现状与高效技术运用探讨

2020-02-29

甘肃林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瓜州肥水水肥

枸杞为茄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瓜州作为酒泉乃至甘肃省枸杞种植面积较大的县份之一,在近年来的试验推广示范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枸杞已经成为全县农民特别是移民乡镇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瓜州枸杞”也成为继“瓜州蜜瓜”之后的又一张响亮名片,提升了瓜州县的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国家颁布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相关法规政策,“十三五”期间提出化肥零增长,倡导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产量最大化。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补充灌溉,减少肥料过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保证瓜州枸杞高产、优质意义重大。

一、肥水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枸杞示范区建设和种植技术的成熟,瓜州县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枸杞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瓜州枸杞”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地商标成功注册。但是,瓜州枸杞大部分生长环境条件恶劣,土层浅薄、地力差,保水、保肥能力低,加上传统灌溉方法落后且灌溉管理比较粗放,造成水分、肥料等利用率低,水分供需矛盾突出。此外,肥料过量施用,造成肥料随水流失,引起土壤污染,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有专家研究指出,甘肃河西地区化肥施用量已超过全国高施肥量的3.22倍,不仅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造成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地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等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土地利用安全性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及农民增收。

(一)施肥比较随意,肥料的利用率低

瓜州枸杞在化肥施用中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失调,偏施氮肥,不重视磷肥,轻视钾肥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缺乏科学的指导,多数农户在肥料用量及比例有一定的盲从性。偏施氮肥造成病害加重,由于营养供应不平衡,枸杞表现各种缺素症状,致使产量降低,品质受到影响。有些农民图省事,采用土壤表面撒施方法。不易被根系吸收,且不利于根系向四周延展,而撒施造成的氮素损失也很严重,利用率大打折扣。

(二)没能配方施肥,有机肥用量不足

在枸杞生产中包括各种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配合施用。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增施有机肥以及确定有机肥适宜用量对枸杞正常生长发育极具重要意义,有机肥与氮磷钾化学肥料单施或配施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较大。大部分农民认为化肥施用简单、省事、见效快,比较干净,施用成本低;有机肥施肥比较麻烦而且见效慢,施用成本高。因而生产中施肥普遍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量较小。

(三)忽视肥水需求,生产管理不科学

在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气候条件、树龄、生育期和产量条件下,枸杞对各类养分的需求、吸收氮磷钾的比例、水分供应量等不尽一致。既是在枸杞生长的各个阶段需水、需肥规律也不同,必须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化验结果以及水肥的利用率,适时进行灌溉施肥、调整基肥和追肥的比例、追肥和补灌的时间。传统生产体系中的大水漫灌、粗放施肥等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的枸杞生产需求。目前,针对瓜州地区的枸杞肥水管理的研究资料甚少,对枸杞园肥水供应需求还有待试验研究,以提炼适宜本地区的肥水管理理论以指导生产实践。

(四)自然生态受限,水肥协同不显著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内陆腹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丰富,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瓜州干旱区自然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生产力低,沙漠化成为该县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退化问题。虽然瓜州县在盐碱、板结严重的生荒地(芒硝离子重)上的枸杞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面临当地冬、春季节性缺水,田间持水量低;夏季干热风频繁,生理需水迫切;秋季灌水偏少,不能够“洗碱、压盐”的窘境。目前,瓜州县枸杞种植还未完全实现机械化肥水管理。生产过程中依赖于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采用传统穴施肥料的利用率相对高于沟施肥料,但费工费时,一些较大规模枸杞园的施入方式以条状开沟和环沟施肥为主,可进行机械操作,能节省大量劳力和时间。但是在干旱区沙荒地、盐碱地、板结地如何减少土壤蒸发和渗漏损失,实现水、肥同步管理,急需开展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二、高效技术运用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和研究不同土地土壤的不同营养含量,实现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合理的施肥安排。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仅仅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可喜的变化,而且使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增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履行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方案要求,县级农技部门应该加强科学用肥宣传、组织人员技术培训、做好本地区枸杞测土配方的推广应用工作。

(二)叶片营养诊断施肥技术

叶片营养诊断施肥就是通过分析枸杞叶片内矿质元素的含量及比例关系,对树体营养状况进行诊断。多以分析新梢中部健康成熟叶片内多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多少变化,进而指导施肥、灌溉和其它生产管理的技术措施。前人研究认为,不同土壤质地、不同结实期枸杞果园年不同生长时期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不同,同期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总体趋势为各土层土壤和叶片中N、K元素含量显著高于P元素,且叶片中N、P、K元素含量均高于同期土壤含量。开展以枸杞叶营养诊断为基础的测土配肥方案制定,提供了必要的量化模型参数支撑,有利于枸杞营养诊断体系构建和完善。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灌溉技术,就是把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通道输送给田间每一株作物,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施肥用工。研究表明,地表滴灌方式下水肥耦合最好,枸杞生长状况和产量最佳。滴灌模式,生育期内灌溉用水量减少一半,能够满足生长需求,枸杞产量保持稳定,果品品质得到提升,是实现区域水热资源高效利用,农业高效高产的水分管理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提高水分、肥料利用率的最佳技术,无疑在我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枸杞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提高离不开肥水供应,施肥、灌水是重要的生产管理措施,科学的肥水管理是优质高效生产的基础。枸杞吸收的养分除来自土壤本身的供应外,其他有大部分来自于肥料。因此,肥水高效利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过量使用,改善枸杞果品品质,必将推进当地枸杞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进程。

猜你喜欢

瓜州肥水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瓜州的“大地之子”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更 正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