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渗透研究

2020-02-28

卷宗 2020年36期
关键词:古诗词中职传统

张 雯

(连云港市艺术学校 文化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1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往往对语文等文化课并不重视,加上家长有时会给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学习观念,这就导致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推进更为困难。古诗词本身属于古代赠与的文化瑰宝,但由于其历史悠久,现代人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本身不受重视的前提下,教师往往不愿意投入精力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要求学生直接背诵诗词以通过考试。这样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学生不能从这种古诗词教学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反而会增加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抵触心理。

1)中职学校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中职学校建立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其教学课程主要以帮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为主,与就业直接挂钩[1]。但这就导致学校将关注点集中在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整体就业率。学校过于重视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忽略语文这种公共课。语文课得不到重视,古诗词教学也依然。更有甚者,某些学校会缩减公共课的总课时,也会占用这些课时去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这就导致中职学生在古诗词方面得不到启发性的教学,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作为文化瑰宝的魅力。因此中职学校中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进展。

2)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影响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抱有尽早就业、尽早挣钱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可能是在社会压力的影响形成的,社会要求学生如果不能展现出较好的学习潜力就必须掌握一门技能,这门技能就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进入职业学校就意味着学生除了掌握技能可以拒绝其他知识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还有可能迫于家庭条件的压力,家长往往也对学生的后续就业抱有较大的希望,家长可能会灌输给孩子一些不正确的学习观。这些思想会影响学生参与公共课,学习文化课程的积极性,会造成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古诗词教育的推进[2]。

2 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如果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只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机械记忆,这并不能达到古诗词教育的目标,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因此这种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和古诗词教学不受重视的地位必须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改善。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综合体,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经典,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底蕴。传统文化的教学本身能够让学生对古代的知识有所了解,对不同朝代的人民的不同思想也有所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文化底蕴,为读懂古诗词表达的意义和诗人在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奠定基础[3]。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将历史情境引入课堂,让古诗词脱离文字载体,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发现古诗词字词间的韵味。传统文化中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学校和教师在进行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必须一定程度地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传统文化作为古诗词的背景,也作为古诗词学习的指向标。同时让传统文化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益于学生在语文古诗词方面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3 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与渗透的措施

1)将传统文化作为古诗词教学中的背景情境。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各个朝代,范围也极为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民俗等都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这些种类繁多的传统文化往往能够跟不同时期的古诗词结合在一起,作为理解古诗词表面含义和深度含义的基础背景。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讲述起来生动形象,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中职学校中的学生有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那么教师进行授课时就会轻松许多。

因此教师在课程中要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创设情境,如在学到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便可以引入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为背景,介绍重阳节在唐朝时期的习俗和重阳节在现在的习俗,以及从过去到现在习俗的演变过程。教师可以播放幻灯片,或者播放有关的短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古诗词产生的背景。这样在学生读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脑海里就会有相关背景的涌现,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2)充分运用古诗词本身具有的音律感。古诗词不仅仅在内容的表达上是一种艺术品,它讲究仄起平收,讲究押韵,讲究不同的行文结构,这本身就已经形成一种美感。这种美感被称为音律感,音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4]。古诗词往往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阅读的过程中很有音律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古诗词的这一先天条件。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学生对“读”的练习,“读”不是机械的背诵,干瘪的朗读。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朗读古诗词,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找到每个句子重读和轻读的点,帮学生画出句子的停顿,引导学生读对每个字的语调,最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学生读懂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带着感情去阅读。学生初读时可能有困难,教师需要对古诗词的阅读做示范。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诗,在前半句应该是高昂的,后半句“还复来”需要有一些停顿感。教师突出这份音律感,还可以用诗词的乐曲版,如《春江花月夜》和《水调歌头》等,都有广为流传流传的音乐。音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最容易被不同年代的人所接受的一种,因此教师教导学生读出诗词的音律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感情,发现古诗词的美感,能够极大地提高古诗词教育教学的质量。

3)及时深挖内容,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古诗词是文字的精髓,同时也是文化的精髓,古诗词在历朝历代中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表达,也是思想的表达,古诗词承载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处世和处事的道理和哲思。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深挖这些内涵,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开阔学生的眼界。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就可以结合一些历经艰难险阻最后成功达成目标的事例,讲述古诗中传达出的直面困难勇敢向前最后便能见到光明的思想。

4 结语

我国的古诗词是文化的精华,是国家的瑰宝。但到目前为止,中职学校对语文古诗词的教育重视性还远远不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也不利于古诗词教学的推进。因此学校需要将传统文化引入古诗词教学中,将这两者融合,相辅相成,相互激发,相互促进,从而增加学生对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建立人格观念。

猜你喜欢

古诗词中职传统
踏青古诗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