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分析与思考
2020-02-28李晗杨
□ 文| 李晗杨
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InternetFinance)作为新型、富有创造性的金融业态,是指以支付、云计算、社交平台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支付、融资、投资和信息中介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具有发展趋向,它改变了金融服务模式,使金融活动途径多样化,金融市场富有活力,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有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理财和互联网银行等分业态,具有以下特征:
1.成本低。双方交易均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包括确认身份信息、定价和完成交易,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要求更少的人力、交易成本和中介垄断收益。
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由计算机系统完成,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高,客户利用网络系统即可办理几乎所有业务,大幅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3.广泛开放。交易双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平台即可满足其金融资源的需求,使金融服务以更快捷、优质和广泛的方式覆盖到更多客户。
4.风险隐患多。互联网金融在真正进入成熟期前,会携带更多的潜在风险,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行业的补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也为一些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但是从法律风险防控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迅速融入各行各业中,传统的金融法律不适用互联网金融中,因此使我国金融立法难度提高并且立法的工作量加大。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是否进行单独立法也是一个难题。从监管的角度来说,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秩序整体可控,如果纳入新的法律体系中,需要重新进行监管和修改,这无疑增加了后序执法的工作量。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企业通过高额的收益骗取消费者本金。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目前还没有形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同时也缺乏相关的保障机制。虽然也有相关的规定,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笼统。
当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失时,很难通过法律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维权路非常艰难。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相关的问题,政府机关也出台了相关的规范和各类管理办法,如现阶段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的保护,但是仍然不够精准、全面和及时。这些规范大部分是针对某类问题,当面临新的问题时,仍然还是相对空白,没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的建议
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社会秩序需要由法律来约束。当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为阻碍低实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野蛮成长,要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或监管细则,使相关业务活动和监管实践均得到足够明晰的指引,在创新与监管之间找出适当的平衡点,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立法层面,给予互联网金融规范更多的支持与呼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互联网金融有法可依;进行严厉的监督,逐步为互联网金融搭建起配套的法律体系。
强化互联网行业自律水平
互联网行业准入门槛低给行业行为自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投入来有效防范互联网技术风险显得迫在眉睫。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及时告知投资人投资风险,尽到对投资者的提示和告知义务;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的淡薄是引发风险事件的主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及风险教育才能协同维护互联网金融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灵活地进行自律管理,除了督促互联网金融行业提高自律性外,还鼓励在行业内部建立自己的自律组织,对行业内部成员自行监督和管理,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及时关注政策变化,积极开展专项法律分析,推进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创新。
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正在迅速发展的时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与其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们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产生深远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尽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它带来了整个行业的革命性变革,引领了一种新的消费、投资模式,未来互联网金融仍会非常热门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不远的一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风险防控会越来越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也会降低到合理的范围,从而提高对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管控成效,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