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应用
2020-02-28陈绍彬
□ 文| 陈绍彬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因预算体系等的不完善暴露出一定的劣势,尤其是随着事业单位改制等措施的实施,会计制度的革新被提上日程。随着2019年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对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预算管理质量等均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对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随着新一轮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诸多企业都因此而受益,总结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具体应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说起:
1.在基建业务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在之前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业务的核算程序相对复杂,通常每月进行并账,因此基建相关的财务结果不能在并账之前显示在大账中,导致整体数据不精准的问题频发,财务人员在月底需对此进行相关并账整理,工作量极大。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业务不需要单独建账,与其他业务在同一账目中实现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2.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及各项折旧均能够在成本核算中体现出具体费用,统一的规定让费用更加透明化,并将相关费用计入事业单位的管理费用或者活动费用等科目当中,确保不同事业单位相应会计信息具有对比性,并充分满足相关资产的配比原则,保证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的精准化和科学化发展。
3.在反馈财务信息中的应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应收账款在收回后如果需要上缴财政可通过直接转销法处理,较为直接方便;如果不需要上缴,则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即可;对于有不能收回迹象的,需要实现坏账准备的计提,简化了诸多繁琐程序,能够更为精准的反馈财务信息。要指出的是计提坏账准备充分符合会计谨慎审核的原则,有助于事业单位风险能力应对策略的制定的提升,能够更为准确的展现出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4.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通过平行记账的方式分离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避免执行预算过程中发生会计信息与预算信息相差甚远的情况,有效保证事业单位库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应用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优势,加强其应用效果,保证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
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作为专业财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参加培训、接受专业指导等多种方式让自己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和突破是非常关键的,能够避免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实施失误,减少其政策实施失误率;当然,也可引进外力,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等形式,将资产评估、管理咨询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技术力量引入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来,帮助其更好的使用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保证该项策略为企业服务。
此外,加强人才引进策略的实施也是其必备的选择,通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引入政策,保证财务人员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不断层不缺失,同时应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进行人才实际演练和调整,保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有效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针对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作出适当的财务管理调整,对企业当前的财务核算等制度进行调整,在实践中不断贴近新的理论和规范,结合现行制度进一步完善当下业务和财务处理中的不足。
应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当前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进行研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活学活用,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一切以提升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精准性。针对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双财务报表制度制定新的财务报表审核制度,尤其是针对事业单位的下属子公司,应重新梳理如何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事宜和制度,对业务关系进行二次重组,一切以准确无误的展现财务管理各项数据为前提。
对事业单位现有岗位及制度衔接进行优化
从会计法的角度分析,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等均有单位负责人负责。结合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的“双报表”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均需要在预算和财务报表上签字盖章,这样才能更符合财务机构的具体运作情况。
因此,事业单位应对现有岗位进行重新调整,应通过“分岗设权、定期轮岗”等方式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此外,新旧制度的交替必然出现一定的衔接问题,基于此,应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核算项目和内容等进行定期盘点,对其需要采取的方式方法及岗位职责进行优化。
结语
总的来讲,自2019年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以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质的改变,应对新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肯定此项政策应用于事业单位中的优势和效果,同时也通过一定的策略保证其可以更好更快的在企业中发光发热,促进各事业单位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