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公司燃料采购管理难点与应对措施

2020-02-28徐珊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供应燃料供应商

■徐珊

(山东能源电力销售有限公司)

1 引 言

当前,发电公司面临着严峻的外部考验,电力产能过剩,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逐年扩大,发电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逐年增加,发电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国家环保管控政策愈加严格,发电企业不断增加环保支出。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加强成本管理,燃料成本在发电总成本中占比达到75%以上,因此加强燃料成本管理对发电成本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燃料采购管理作为燃料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计划管理、调运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驻矿监装、供应商管理、费用结算及数据统计上报等环节。加强和规范燃料采购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降低标煤单价,将大幅减少燃料成本,从而达到控制发电成本的目的。

2 燃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长协、对矿直供合同量不足影响供应稳定

目前,市场上普遍省内长协煤价格偏高、省外长协煤价格偏低,对矿直供煤价格偏高,发电公司为降低燃料成本,希望增大省外长协煤量、减少省内长协煤和对矿直供煤量,而实际情况是,低价的长协煤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能签订的合同量偏低,造成了发电公司长协、对矿直供等稳定合同量占比偏低,供应基础薄弱、供应结构不稳定。在迎峰度夏、冬季供暖等耗用量偏大月份,极易出现供应紧张现象。常常为了保证供应,被迫大量采购高价市场煤,保供控价的难度较大。

2.2 环保政策增大采购压力

随着环保排放新标准实施,发电公司为杜绝瞬时超标,采购硫分降低的趋势愈加明显,低硫煤耗用量大幅增大。当前,市场低硫电煤资源逐步减少,价格普遍偏高,极易出现供应量不足和采购价格无法控制的风险。

2.3 资金制约燃料保供控价

当前,大部分发电公司连年巨额亏损,造成煤款支付方面欠账较多。随着近年来信贷规模缩紧,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较多,发电公司难以取得大量贷款,付款周期难以保证,导致正常供应的供应商因欠款多停止发运,新引进供应商供应量不稳定,电煤到厂量大幅减少,影响发电公司正常的生产运行。

2.4 采购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燃料管理水平差

采购人员惯性思维、经验主义观念较重,思维方式赶不上形势变化。部分发电公司入厂标单长期处于落后地位,采购人员思想麻木,安于现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从深层次找原因,导致采购管理水平、市场应对能力较差,对市场研判、采购节奏和库存变化的分析把控能力有待增强。

3 加强燃料采购管理的相应措施

3.1 健全规章制度,提升燃料管理水平

一是修订涵盖市场分析、供应商管理、计划调运管理、统计管理,日管控管理,全流程风险管理等整个采购流程的燃料管理制度,规范燃料采购环节,堵塞管理漏洞。二是规范来煤信息预报机制,对来煤预报偏差进行考核,以便提高预报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三是推进绩效考核,适时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将来煤信息预报偏差、区域采购量等指标纳入采购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提高采购人员工作积极性。四是提升采购人员工作素养,坚持“以讲促学、以考促学、以赛促学”,创新培训形式,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通专题培训、岗位轮换等形式,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燃料采购队伍。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现部务公开,使采购各环节阳光化,杜绝不廉洁现象。

3.2 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提高市场煤议价能力

一是认真研判国家政策和煤炭市场走势。正确解读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在煤炭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或重要关键节点组织专项市场分析;加强与行业内其他发电主体的交流沟通,交换采购价格、入厂标单等信息,及时掌握最新数据,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二是科学制订采购策略。充分认识库存与煤价的必然联系,科学管控库存,加强过程控制,在保证燃料供应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存煤,既要减少损耗、又要平抑煤价。每年年初制定全年采购、库存策略,供暖期、迎峰度夏期、冬储煤期间保持高库存,“可用”库存维持在15天以上,以提高市场煤的议价能力。

三是充分利用竞价平台,拓展竞价煤种,最大限度降低市场煤采购价格。积极新增供应商,创造充分的市场煤竞争环境,在实现采购量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市场煤价格,发挥平抑标单的作用。探索扩大煤种范围,根据市场供应情况,增加火车、汽车不同硫份的竞价煤种,建立科学的价格体系,实现不同热值、不同硫份在体系内定价。

3.3 建立稳定采购渠道,提高供应可靠性

一是优化省内长协和省外长协的采购比例。稳定省内长协煤采购,密切跟踪省内煤采购政策变化,以入厂标煤单价最优为目标,灵活调整省内煤不同矿、不同煤种的采购比例,保证省内煤的稳定采购;提高省外长协煤的兑现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通过做好煤质确认、回款及时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力争年度兑现率达到100%以上,从而在次年年度合同量增量争取上占有优势。

二是加大市场煤催发力度,提高合同兑现率。对已签订合同,采购人员要坚守岗位,分区域驻矿盯守,及时了解煤质信息和发运情况,才能保证电煤按时间进度和合同约定入厂。

三是持续开拓新煤源。采购人员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坚持不断地寻找新煤源、对接新煤矿,及时组织不同煤种竞价采购,灵活地选择竞价方式和时间周期,实施量、价挂钩采购策略,提高供应积极性。

四是不断拓宽采购半径。采购人员要解放思想,打破区域界线,积极寻找陕西、山西、内蒙等地区煤源,尤其是近期即将投产的新增优质产能,进一步稳定供应基础。

五是加强与集团公司系统内煤炭企业合作,进一步发挥集团系统内供应商的保供作用。

3.4 努力防范合同风险,规范燃料采购管理

(1)严格供应商管理。一是严格供应商准入和退出管理,控制供应商的数量。二是合作过程中对供应商行为按制度管控,每月进行评价,并做好评价结果的运用,逐步淘汰供应能力差、信用度低的供应商,保留有资源优势、有垫资能力、有铁路运力优势,诚信度高的供应商。三是着力培育和发展有实力的供应商,在合同签订、结算、付款等环节提供优质服务。

(2)不断完善合同管理。一是加强合同事前审查,规避不合理、不合规的采购行为。加强履约管理,验收、付款、索赔等环节要按照合同约定执行,降低履约风险。加强备案管理,做好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二是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结算,避免结算差错。

(3)统筹好资金支付。一是做好供应商评价结果的运用,优先支付评价得分高的供应商,进一步激发供应商供应的积极性。二是认真研究每个供应商的资金现状、后续供应能力以及可能的法律风险,用好每一分钱,确保采购的可持续。

3.5 改善厂内接卸环境,提高接卸效率

一是部分发电公司采用煤场接卸,接卸效率低且安全风险大,若开展卸煤沟技术改造,恢复卸煤沟使用功能,可消除车辆煤场接卸带来的安全风险和车辆损坏情况,提高日接卸能力。二是深化汽车、火车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根据汽车来车数量和现场接卸条件,灵活调整接卸时间,保证当日来煤车辆不过夜。提前安排火车装车计划,实时掌握火车装车情况,优化火车来煤时间及煤种,提高火车作业效率,对重、排空专人盯守,逐步实现按需求时间、需求线路调车作业。火车、汽车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在线预约可以大幅降低人为干预、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采购环境,实现电厂与煤矿、运输单位、供应商的和谐共生。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对预报偏差、汽车火车在厂停留时间等关键环节进行考核,做好煤质预报、发运、质检、接卸、掺配等各环节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提高接卸效率。

3.6 突出关键环节,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燃料采购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制约燃料采购,比如燃料验收工作人员出现失误影响煤质数据,将会影响供应商后期的供应,出现次数多了将会影响公司在供应商中的形象,进而制约采购。因此要突出关键环节,加强过程监督。

一是加强燃料验收管理。充分发挥燃料“三大项目”管控作用,确保关键环节关键流程在线规范操作,质检部门要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杜绝人为干扰、人为调整的现象。抓好厂矿差索赔管理,落实各环节岗位责任,开展周管控、月考核工作,实施结算单备案管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商务差控制标准,对未索赔到位的,不予办理结算手续。

二是加强过程监督。坚持开展燃评抽查、煤场典盘等工作,严格督办各类检查问题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夯实管理基础。加强煤场量质、库存结构盘点和入炉煤数据管控,排查、梳理燃料全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防控管理风险,夯实管理基础。

结 语

本文分析了发电公司存在的供应基础薄弱、资金压力大、环保政策严格、采购人员管理水平差四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健全规章制度、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建立稳定采购渠道、努力防范合同风险、改善厂内接卸环境、突出关键环节”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解决采购问题,从根本上提升燃料采购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促进发电公司的高效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供应燃料供应商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生物燃料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导弹燃料知多少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