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与管控方法探讨

2020-02-28卢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保险公司经营

◎卢华

一、前言

财务风险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偏离预计,致使公司的经营情况恶化的风险。通常把财务风险分为两类,一是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此外还包括通货膨胀风险、汇率风险、融资风险和衍生工具风险等等。二是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投资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权益价格、房地产价格、汇率等变动,导致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一种风险。

财务风险的出现会导致企业的盈利不及预期,甚至出现亏损;或导致权益结构变动,负债总额增加,进而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影响偿债能力;存在财务风险的企业经营的现金流也会不稳定,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现金流短缺,致使企业无法持续经营。

二、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特点

首先,从筹资风险来看,寿险公司通过销售保险的方式,筹集大量负债资金,采用负债融资方式引起公司资本结构变化,从而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带来超额的盈余,因此资产负债率较高。依据保险合同约定,投保客户出险,寿险公司应按合同约定支付赔款,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则有可能导致资本金不足以覆盖赔款,导致寿险公司破产或声誉受损。同时当前不少保险公司急于扩大规模,高现价产品流行,集中退保屡见不鲜,在监管政策趋严,控制高现价产品销售的情况下,部分激进的保险公司在近年均出现了当年保费收入不足以弥补当年退保金额的情况,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流动性风险。

其次,从投资风险来看,如果市场利率下行,投资资产收益将随之下行,而保险公司仍然要求按合同约定的利率执行,导致寿险公司利差由正转负,进而导致公司亏损。如市场利率、权益价格、房地产价格大幅上行,则客户可能选择退保所持有的保单,转而投向其他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寿险公司将面临现金流压力;且由于保险合同持有时间不如预期,可能带来利差损和费差损,导致公司亏损。寿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多数为长期合同,保险合同期限可长达数十年,而市场上可供投资的资产通常在十年以内,因此资产和负债的久期错配严重,面临再投资风险。

第三,经营管理环节中,因为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导致业务人员编造虚假保险变更事项套取退保资金,在投保环节,私自挪用、占用客户保费资金;或相关资金操作人员监守自盗,导致公司蒙受经济损失;或存在虚假费用报销,导致公司利益受损等。

这些风险不是孤立存在的,多种风险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或者扩大了企业潜在的影响,对企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因此,针对财务风险出现的这些负面影响,保险公司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三、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

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涵盖会计核算、财务制度、财务操作流程、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资金管理、偿付能力计量和预测、资产负债管理等在内财务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处理体系。

(一)会计核算及财务分析体系

1.作用:会计核算人员按会计准则和公司核算制度等将公司各项财务活动以会计语言记录,规范且受控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有效的收集和高效转化为可用的财务信息,生成财务报表或财务分析;公司经营管理者可从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中识别财务风险和风险预测,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

2.管控思路:保险业内大中型保险公司普遍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完善的财务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模式以及对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可有效控制分散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和核算效率问题,极大的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由总部集中进行财务分析,有效提升了经营环节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但也要看到的是,还有不少的中小保险公司无力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仍旧采用分支机构自行核算、自行分析的模式,其会计信息和财务分析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考虑建立标准化核算手册、构建业财数据处理平台等方式进行优化。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作用:全面预算和财务风险管理都服务于企业战略,为企业创造价值。根据全面预算信息,可以研究分析市场的运行情况、变化特点,评价和预测盈利能力、经营状况、管理效率和资本需求,为公司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各项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以预算为标准的管理控制系统,当风险管理的程序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相互融合时,预算编制的过程同时也是风险识别的过程;预算执行和纠偏的过程也是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与预算管理过程一并进行,从而形成了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2.管控思路:预算编制过程中将评估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利润等财务指标、偿付能力充足率和资产负债匹配等是否匹配,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事前风险识别、风险预测。在预算编制完成后,根据预算编制结果设置财务类、偿付能力管理类、资产负债匹配类等风险控制指标,并按风险大小设置绿色安全区、黄色缓冲区、红色警示区的阈值。在风险管理系统中将上述阈值置入,在预算实际执行和评价时,根据阈值和实际值对比发现风险并及时纠偏,控制和处理财务风险。

(三)资金管理体系

1.作用: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收付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构成了主要的资金管理风险。在公司各项重要经营环节嵌入流动性风险管理环节,尤其是产品开发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嵌入流动性风险管理环节,将有效提升流动性风险防控。建立以信息系统、制度、内控流程为闭环的资金管理体系,将有效降低资金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2.管控思路: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产品开发策略、产品销售策略、售后服务等重要的经营环节会极大影响保险产品的存续时间,导致公司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层应高度重视与支持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结合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和技术以及相应的信息系统,建立公司从产品开发至资金运用的整个保险产品生命周期的流动性风险关键指标分析和共享机制,实现对公司流动性风险的有效识别、监测,及早防范化解。同时涉及流动性风险的产品开发、投资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等部门应定期对流动性风险指标进行滚动测算,并向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汇报指标情况和分析。同时公司应完善完善融资通道,在现金流出现阶段性短缺时,可以通过短期融资方式予以弥补。

在资金收付中存在大量操作风险,为了规避销售人员侵占、挪用保险资金,目前行业内主要是依靠建立零现金收费方式,杜绝销售人员接触保费和赔付支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类似风险事件已大幅减少。在应对资金操作人员道德风险方面,业内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总部集中的资金账户和支付体系,分支机构仅设立保费收入账户,且的保费收入户由总部人员定时划拨至总公司,费用支出、业务支出均由总部集中支付,分支机构基本不接触资金;将资金操作局限在总部少数几个人员,同时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还可以采购财务机器人,由财务机器人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资金操作,极大的减少了道德风险。

(四)偿付能力管理体系

1. 作用:保险公司的高负债经营模式下,部分公司盲目追求保费规模,导致产品销售质量差,成本高企;同时在投资端,为追求高回报,顶格配置二级市场股票等高风险资产,或追求资产错位的超额收益,短险长配,导致其很可能资不抵债或引发流动性风险,甚至导致保险公司倒闭。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建立完善、有效的偿付能力管理体系是确保公司规避财务风险,稳健经营的基础。

2.管控思路:在遵循风险导向的逻辑和原则基础上,保险公司应参照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深化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分析,从影响偿付能力状况的风险因素出发,逐步、深入分析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挖掘指标变化背后的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不断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行为。

在实际资本方面,保险公司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公司净资产稳步提升,保证公司实际资本稳步增长;在产品战略方面,应确保保障型、长缴费期型产品在总保费中的合理占比,利用高保障产品的剩余边际较高的特点,提升实际资本。

在最低资本方面,保险公司应加强业务品质管理,促进继续率提升,限制高收益低保障业务的占比,避免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过度增加;设置市场风险偏好和阈值,合理配置投资资产,避免片面追求投资收益率,而大量投资高风险项目;加强交易对手尽职调查管理,避免投资信用风险超出风险偏好的项目,降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最低资本增长幅度。

(五)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1.作用: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公司在风险偏好和其他约束条件下,持续对资产和负债相关策略进行制订、执行、监控和完善的过程。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适时、合理、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实现公司资产和负债决策、行动的协调统一,达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匹配、成本收益匹配和现金流匹配,防范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的经营风险。

2.管控思路:首先,资产负债管理是一项需要平衡全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矛盾的工程,因此保险公司应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厘清包括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在内各层级组织的职责分工,将资产负债管理纳入公司考核体系,确保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能切实执行。其次,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平衡保险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资源的工具,在满足风险管理偏好的框架下,将资产负债匹配评估嵌入保险公司全面预算中,对业务规划、资产配置规划等内容进行评估,有利于优化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优化产品体系、保险业务经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满足资产负债的良性互动,防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三是,防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还需建立联动资产负债管理模型与工具,在资产配置、产品开发等日常经营行为前,快速分析对资产负债管理评估的量化影响,实现资产负债“双轮驱动”。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保险公司经营
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考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综述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