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02-28刘梦琪庞丽娟
刘梦琪 庞丽娟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020年初武汉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随后在全国各地爆发,数万同胞感染。危难之际,有人自私地逃离家乡,有人义无反顾地救人;面对谣言,有人诚惶诚恐,有人镇定自若。万千面孔,源于思想的差距。历史作为一门意识形态学科,在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教育在提升国民素质上任重而道远。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从此次疫情中得到哪些启迪呢?笔者在当前形势下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几点思考。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教育应引入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历史上关注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主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据研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初传染源来自大自然,从生态学的角度正是人类与自然的失衡。因此历史教学须引入生态史观,着重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现代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历史课堂上引入生态史观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的素材不少,需要有效挖掘。例如,某教师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并将学生分成AB两组,让其分别侧重观察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变化。其次,开展交流,教师指导全场的活动。A组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棉纺织业产量低,可环境优美。”B组结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业的产量大大提高,但空气污染严重,河流水质变差。”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上节课就提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率先完成了从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但看过了这视频我们发现工业革命也让英国的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这种以牺牲环境而获得工业发展的传统工业模式值得我们深思,当下我们应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师通过一个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环境的恶化,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近年来,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渗透正确的生态学史观,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历史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证据意识即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此次疫情防控的过程中,网上充斥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曾盛传各种流言,甚至有人在微信朋友圈编造虚假病例,引发社会恐慌。流言传播的原因是民众对事物缺乏判断力,而历史教学应培养新一代青年的证据意识,加强自己的判断力,遇事方能不盲从。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和史料实证素养的要求。“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历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证据说话,全面思考问题。例如:《辛亥革命》一课,为了让学生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某教师运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当时人不禁感叹:“今日惟‘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 (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材料二: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街门听侯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街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奏乐...... (引自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根据材料一可得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观点,根据材料二可得出辛亥革命完全没有改变现状,一切照旧的结论。两段材料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如果只看到一则材料就急于下结论,那视角是有局限的,结论也是偏颇的。在课堂上老师将两则材料都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问题。近代中国,书刊多在城市发行,才会有材料一的情况出现,而沈从文描述的是小县城的情况。两则材料综合起来,说明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个缓慢的过程,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
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十分客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还要让学生明白历史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明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史教育应强化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为此奋战。医护人员临危受命,坚守一线;海外华侨心系祖国,不惜重金运回物资。这些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源于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源于对自我使命的认知,源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如此浓重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强化的。
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成都七中纪德奇老师的《甲午中日战争》的课堂实录为例。本课在记录甲午中日战争屈辱的同时,也挖掘出了战争背后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课堂分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为中日两国在战争前后的角力过程,以中日实力对比加强理解;暗线则是突出历史人物,重点讲述李鸿章和北洋海军爱国军官的心路历程。课堂开始就展示了一张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的合影,着重突出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讲述了他们年少时留洋勤学,成年时投身祖国海防建设,黄海海战时英勇殉国、魂归大地的传奇一生。通过对历史人物不同时期的剖析,释放感性,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课堂以开头的合影结尾,并展示威海卫现场照片将学生拉回现实。再次强调弘扬爱国精神,实现当下的强国梦。教师在讲授近代史战争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史实,更应突出英雄人物,让学生在英雄人物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深刻体会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成为牢记家国使命,勇于担当的新一代青年。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教育应渗透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由分散到整体的过程。如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更是将人类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随着新冠肺炎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大量的病例。灾难之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再一次启示我们,在当下的历史教育中要渗透全球史观,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才能实现未来的共赢。
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全球发展为背景,将同时期各国政策加以对比,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讲解“鸦片战争的原因”为例,1840-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限制了中国的发展。反观17世纪的英国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急需市场,而地大物博的中国却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矛盾之下,战争一触即发。再如讲述抗日战争时,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将其置于大背景之下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日本快速投降,以及在抗日战争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立足于全球史观,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平等开放意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此次新冠疫情防控给了我们太多思考。我们历史教育者所能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记忆能力,避免重蹈覆辙;让未来的青年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做到处事不惊;培养学生家国一体的爱国思想,勇于担起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