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2-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3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合格率器械

周 辉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消毒供应室高质量工作,对于保证医院物品无菌状态,做好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以及消毒等工作,是消毒供应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器械种类的增多、数量的增多,都对消毒供应室管理带来新的挑战[1]。消毒供应室属于医院一个较为重要的科室,其工作质量会对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也是院内感染感染源之一,因此必须实现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对相关器械进行彻底消毒,降低手术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必须强化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传统管理方式,多为各科室自行处理,耗时长、工作效率低,消毒合格率不高;会对患者手术操作进程和最终预后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一体化护理管理则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旨在为临床管理提供更多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60批消毒供应室器械,对其检查结果实施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实施前手术器械类型包括10件扩张器,33件手术刀,6件拉钩,11件其他。实施后手术器械类型包括8件扩张,31件手术刀,8件拉钩,13件其他。两组患者手术器械类型均具有一定均衡性。

1.2 方法

实施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即专业护士进行直接清洗、灭菌以及包装,送至消毒供应室,给予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手术器械的回收利用。

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具体为:手术结束后,手术室专业护士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血渍以及污物,核对器械数目,登记记录,两名护士共同完成。核对结束后,器械放入指定回收篮,统一送往消毒供应室。期间值得注意的是护士在清洗手术器械时需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操作,清洗过后需对器械件数进行统计,确保器械包装和密封完成,再送至消毒供应室。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于无菌环境下打开密封的器械,根据清单再次核对,如发现数目以及种类不同,立即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联系,查明原因,及时解决。清点无误,工作人员,拆解器械,利用流动清水进行二次清洗,确保每件器械清洗三次以上后,分类放置,根据手术器械包上的名称以及编号,对应摆放。使用酶液浸泡,对明显残留物清洗干净,然后放入自动清洗机内清洗。再次核对,确保种类以及数目正确,使用放大镜检查清洗质量,检查完毕后,两名工作人员配合组装以及包装,最后存放于无菌专用柜中,将所有专用柜贴上标签,并标明存放日期,推送至手术室中,以方便医护人员随时取用。为提高器械使用的合格率,需对消毒供应室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求相关人员成绩达标后方可上岗,有助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记录实施前后器械合格率,主要包含:锐器损伤发生率较低,且无菌物品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实施比较。具体操作方式为由专业医师对消毒合格率进行检查,若化学指示交变色合格,则代表消毒合格。

记录实施前后满意度、损耗率以及更换频次,实施对比。其中满意度为自制量表评估,分为满意以及不满意,统计比较。评估分值最高分为100分,若评估分值未超过60分则代表不满意;若评估分值在60-85分范围内则代表满意;若评估分值超过85分则代表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反应强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前后器械合格率比较

实施前锐器损伤发生率(0.1 5±0.0 1)%、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 2.5 2±2.3 6)%、物品包装合格率为(97.15±0.12)%。

实施后锐器损伤发生率(0.0 7±0.0 1)%、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 9.4 1±0.1 2)%、物品包装合格率为(99.74±0.13)%。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实施前后满意度、损耗率以及更换频次比较

实施前手术剪、手术钳遗失损耗(17.23±0.12)把/年、(15.23±0.61)把/年,更换频次(5.61±0.25)次/个 月、(6.1 5±0.3 1)次/个 月,医 生 满意度(79.62±1.25)%。

实施后手术剪、手术钳遗失损耗(5.31±0.12)把/年、(3.15±0.11)把/年,更换频次(2.15±0.31)次/个 月、(3.1 4±0.1 2)次/个 月,医 生 满意度(99.52±0.31)%。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器械使用量也逐渐增多,导致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强度加大。为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需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管理,提高手术器械的消毒合格率,降低院内感染的出现率,提升手术器械消毒质量,对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手术器械按操作流程处理,经水洗、酶洗等,再实施功能性保、完整性检查以及保养[2]。让专业人士实施各项操作,可对工作质量起到有效保障;同时此种消毒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升手术器械消毒的合格率,避免院内感染,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另外在一体化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消毒工作中于隔离环境下将器械打开进行初次清洗,在利用流动清洗进行二次清洗,可实现彻底消毒,有利于医疗器械的保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锐器损伤发生率、术剪、手术钳遗失损耗较低,且医生满意度、器械合格率较高,证实一体化护理管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一体化护理管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干预流程,强化细节,严格把控各环节质量,在保证高效灭菌的同时,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确保器械数量准确性[3]。通过各环节核对,对医疗器械数量以及类型实施核对,有效避免遗失等情况,做好保养工作,根据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操作,优化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一体化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满意度,降低损耗率,值得推广。在今后研究中,会加大样本,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证实一体化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合格率器械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