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大学形象的调查与反思

2020-02-27张珊明祝海波唐智彬

煤炭高等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想辅导员大学

罗 匡,张珊明,祝海波,唐智彬

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让大学面临不断升级的时代挑战,一方面大学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则是质量、德性和卓越精神的式微[1]。政府、大学以及学者们都围绕“理想大学”展开大量的讨论和实践。世界各国不断推出的建设理想大学工程,例如我国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德国的“大学卓越计划”、日本的“21世纪卓越中心计划”等,虽然帮助部分大学实现质的蜕变与升华,但也将绝大多数大学置于相对“平庸”的尴尬境地。近年来教育学者从传统思辨角度研究理想大学,虽然发现了许多大学成功之道却难以落地实践;也有研究者以实证调查的方法对国内外成功大学的模型进行精确地定量化描述,但无法完全复制。大学生是大学办学的主要参与者,是不可替代的对大学办学质量体验与评价的重要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话上的谈话以及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以及新时代的大学生的亲切关怀。探索现实大学与理想大学的契合点,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大学形象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视角。因此关注大学生对现实大学评价及其对理想大学的构想,对寻求理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关于理想大学的研究综述

理想大学的理念,溯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对话,其中“爱智的哲学家和学生生活的永恒知识王国”成为理想大学实现的基调。综合来看,国内外学者对理想大学这个话题倾注了很多的热情,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可回避且常谈常新的话题。

1.理想大学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

作为独特的社会“偶然”产物,大学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曾是教育学者讨论的中心。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与发展,虽然带有浓烈的基督教会色彩,但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人文理念:大学对所有人开放,师生一起参与共同的事业等。雅思贝尔斯(Jaspers Karl)认为大学的本质在于它是“学者和学生探求知识和真理的共同体”[2]。二战结束后高等教育的中心移至美国,无论是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还是沃特·梅兹格(Walter P.Metzger),抑或其他学者都认为理想大学精神的核心——博雅,其实就是指大学的环境氛围。但是,大学的环境氛围明显具有时代的特征。例如,哈佛学院前院长刘易斯(Harry R.Lewis)曾敏锐地批评说真正的大学不是简单地跟随市场的变化,但遗憾的是“金钱歪曲了大学课程和学术追求的方向,尽管它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很多好处”[3]。这从侧面指出了大学校园环境不断悄然变化的特征。

2.理想大学的人才培养和教师素养

学者们普遍认为,人才培养质量是影响理想大学形象的重要因素。顾明远于20世纪90年代就致力于寻求大学理想,他认为大学求真育人是其本质,但是大学理想“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会带着各自的遗传因子”[4]。刘道玉认为,“理想大学必须承担起造就未来极富有想象力的各学科领域里的人才,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从事原创性的研究”[5]。此外,大学教师及其人文情怀也是学者研究的关注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大凡有所资历的高校,由外在的大学升格、办学规模扩大、院校合、各种“工程建设”等到内在的教育质量与内涵的提升,其教育发展与发展都显得轰轰烈烈与热血沸腾,但是“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可见热闹的宣传活动与冷淡的教育行动之间形成的反差”[6]。可见,大学中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3.理想大学的理念内涵和范式建设

近几年,学界讨论的观点还聚焦于理想大学的理念内涵和范式建设。如储朝晖围绕着中国理想大学建设这一教育热点问题,从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现状、大学品质、大学精神、大学功能等诸多方面,阐释了理想大学的内涵[7];肖海涛将理想大学定位于知识、精神和文化的殿堂[8];蒋述卓认为理想的大学应该是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大学[9]。

从上述的文献综述来看,学者们对于理想大学的理解可以整理出四条基本的脉络:一是大学理念氛围的探讨,涉及大学理想的使命、文化、内容以及对追求真理终极理念;二是大学培养什么人,亦即探讨大学是将学生打造为“知者”“行者”或是“成人”;三是对大学教师的审视,或是科学寂寞的学术研究人,或是自由教育的启迪者;四是对大学现实情景和理论范式的思考。在相对弘大叙述下,作为复杂的思维产物的理想大学充斥着于微观世界的人们的头脑观念中,夹杂着在内容、形式、清晰度和含义上难以触摸的失落感。王洪才2015年提出对理想大学寻觅的另一种研究方法——现象学,采用大学参与者视角,关注生活世界,面向大学本身[10]。

二、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大学形象的调查研究

1.调查目的

笔者期待以问卷分析为载体,着重研究大学生对理想大学的期待以及对大学的现状认知,从而在细节处着手,寻找理想大学的发展方向。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各类大学的大学生。长株潭地区大学数量众多、层次与类型齐全,在此问题的研究上该地区的大学生完全可以作为代表性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1 087 份,经过数据清洗之后,最终有效问卷1 045 份,其中男生352 名,女生693 名。

2.调查内容设计

根据前期的文献综述以及有关大学生对理想大学构成要素的访谈整理,我们设计出现象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大学形象”的调查问卷。问卷中的问题共38 道,主要分为三大类:(1)关于大学人文环境类选项题:现实大学环境和理想中的大学环境。(2)关于大学生自身形象类选项题:现实大学生的形象和理想大学生形象。(3)大学教师类选项题:现实大学教师(包括辅导员)形象和理想大学教师形象。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在信度与效度检验合格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网上平台(问卷星)和课堂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最终的结果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百分制直观地展示出来。

4.调查结果

(1)大学生对于大学校园环境设施的现状较为满意,向往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大学。90%以上的大学生都愿意带领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学参观自己的大学校园;6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食堂条件很好或较好;但4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大学住宿、交通管制以及治安一般。34.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在食宿条件方面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存在最大落差,20.7%的大学生觉得学校的文化底蕴与理想校园存在最大落差,17.4%的大学生则认为课程学习和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有落差。总之,关于校园的学习环境和业余生活,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大学在这两方面表现一般。

在关于对理想大学的期待中,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的人文环境与地域环境、建筑布局、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校训校规息息相关。约9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的形象较为重要或非常重要。67.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悠久的历史文化、学识渊博的老师和活力奋进的学生、设置齐全的专业、优美校园、设施完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构成了理想的大学环境,而这些因素当中,浓厚的学术氛围尤为重要。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大学校园尤为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约42%的大学生最为欣赏这种文化模式的大学校园。可见塑造理想大学形象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业。

(2)大学生对自己形象日渐重视,整体精神面貌较为积极。对于自我形象的建设,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持有非常肯定的看法。9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形象较为重要或非常重要;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关注自己的外观形象。确实在现代大学校园里,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保持着整洁、时尚的发型衣着既代表着个人形象也代表着大学的形象。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知识素养、综合能力、价值取向、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等可以代表理想大学中的大学生形象,其中,综合能力是大学生普遍认为尤为重要的因素。而对于大学生最应该具备什么能力的选项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能力包括认识了解事物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现除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表达外,还体现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美和协调”“权力地位”“服务他人”“有效和实惠”等方面。其中追求“知识和真理”在大学生的选项中也较为突出,占25.3%。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乐群、聪慧、恒心、担当、独立、自律是应该具备的优秀人格特征,同时“担当”成为这些选项中比例最高的一项,占9.6%。大部分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是比较积极或非常积极的,但对于自己目前的形象在基本满意和较为满意之间,觉得自己还需要继续进步,并且对周围的同龄人的满意度也在一般满意和较为满意之间。

(3)大学生非常关注大学教师形象,开放创新的大学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大学生是其血液,教师则是其灵魂。在大学生心目中,大学教师的形象并非是单一的,42%左右的大学生希望大学教师形象偏向于开放创新型,21.4%的大学生期待的是知识广博型,而传统严师型的教师形象在当代大学生群中受欢迎较低,只占2%左右。大学生认为教师形象对到课率、学习认真程度、学习情绪、学习效果均有影响。影响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因素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能力占比最高,达33.8%;其次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分别为21.5%和14.6%。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现实中的大学教师形象和理想中的教室形象有一定差距,而主要的差距仍是在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

在大学教师群体当中,辅导员的影响不可忽略。调研结果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的形象是多重的,包括日常杂事的处理者、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生活中的朋友、心理健康的指导者、政治思想教育者、生活中的保姆、学习的引路人和职业的培训师等。21%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只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这说明大学生对于辅导员的身份认定还是缺乏感情色彩。86%的大学生肯定辅导员的重要性,并认为影响辅导员职业形象最重要的因素是职业态度,包括处事公平、责任感和亲和力等等。换句话说,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大部分的大学生肯定辅导员是可以帮助自己树立正确“三观”的,但就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首先找辅导员求助这一选项中,仅22.4%大学生选择愿意和非常愿意,有55%的大学生认为要“看情况”。这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辅导员具有复杂的情感与期待。

三、在现实中反思:如何真实地走近理想大学

大学的建设,是完善制度,是更新硬件设施,是美化环境,是提升文化等,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系统。自中世纪以来,追寻理想大学并无放之四海皆准的统一路径和标准,即只有普遍性的规律而无拘泥的做法,只有最合适的选择却没有最完美的路径。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与调查结果,我们尝试从校园氛围、师生关系以及范式图景探讨理想大学发展的方向。

1.走进理想的文化殿堂,营造真实自然的校园氛围

理想的大学可以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引领人工智能、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原创天地;理想大学也可以像普林斯顿大学,包容着九年不出成果、在第十年摘得菲尔茨特别成就桂冠的安德鲁·怀而斯(Andrew Wiles)教授;理想的大学更可以是一些名气不够大的崇尚通识教育的大学,没有垄断的学术资本和学术大咖,却关注教育的本身,致力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助力于学生思维、好奇心以及人生观的建立与成长。总之,所谓“理想的大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无法将百年前的大学标准套用到当代大学上,不同时期“理想的大学”虽各有特点,但基础、核心和本质的内涵却是不变的……便是理想的大学一定是能够给予学者、学生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大学,而非仅仅是焦虑感[11]。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自由价值的体现,这也意味着大学的内在要求在于人与人之间知识和思想充分地交流和创造。纽曼(John Henry Neman)在《大学的理想》里说:“大学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12]大学就是一个碰撞、验证、求真的场所,并以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等不同功能身份存在的组织。理想的大学校园是自然的交流语境:在校园里的交谈,在课堂里的碰撞,在论文专著作中的交流。自由的交流探索过程中,每一个大学人逐渐明晰自己和追逐梦想,或成为理想主义者、理性主义者、现实主义者或功利主义者。理想的大学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学文化特质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兼容并包,但包容有其原则和底线。既要落实对踏实苦干讲真话师生的鼓励,也要提高对失范失格师生的犯错成本;若没有事先完美的规范措施,就给予失范者最严苛的事后惩罚。大学的根性是教育的组织,理想大学的文化环境中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或是自由独立的精神,或是欣欣向荣的风气,都绕不过它的基本逻辑:真实。即,认真教学,真切思考,实在创造,回归自然。这一切除了需要品格高贵的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学生自发自觉,更需要一些坚持:营造关爱师生、追求真理的校园情景,保持大学本真的热血而非头脑的发热,珍惜大学求真求善求美的信誉,重视信誉背后的价值。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而是这些坚持的执行者。

2.走进理想的师生关系,供给知行合一的师生温暖

如今我们面临大学校园怪状之一,便是师生之间的心照不宣:大学教师特别是教授顾不上对本科生的教学培养;而大学生则少了对真理的敬畏与追求。在这种环境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出现就显得再平常不过了。教育部提倡的“金课”旨在打破这种怪状,学生也期待着课堂上的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有所改变和创新。

且看一线教师的心声:其一,对学生想管而不敢管,时时害怕学生要是被管严了而反感;其二,“青椒”教师夹缝中生存,被指标、数字、考核牵引而行,难有时间做“无用”思考;其三,教室里面无表情地“钻”进手机的学生,他们对课堂的冷淡消磨教师的热情,一成不变的机械传授和百无聊奈的被动灌输呈现恶性循环;其四,课堂教学改革之下,线上课堂层出不穷,线下打卡花样百出,看似繁花似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却无法解决学生的自律问题,失去了师生面面相对的鲜活场景,大学课堂教育的精髓难以把握。

随着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当前教师与学生的许多沟通和交流是在线上完成的,虽然交流的质量大打折扣,但沟通的次数却明显上升,特别是那些关注于学生成长的老师让许多学子感动。这一类教师可能对于科研数据论文的贡献作用有限,却又是行走的百科全书。他们善于激励学生,也善于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成为另一种风景。他们或者是辅导员,或者是某些通识类课程的教师。与那些在某一个细分研究领域里越走越深入的教授相比,这群教师则是知识渊博、触类旁通,他们为了教好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带进课堂,营造场景化的课堂氛围。而这样的课堂生机勃勃,鲜活生动,张弛有度。在这些教师眼中,学生不是一类群体,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尊重、热爱和引导的成长中的人;在学生眼中,这些教师没有高高在上,他们摒弃了对知识简单的重复并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思考、动手、体验与升华。

以学生为中心,将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师要教会学生什么,就必定是从自身做起,因为学生的眼睛从未离开。同样,教师的眼睛也从未离开过大学的管理者和行政服务者,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同样影响着教师的态度与心境。因此,重塑师生之间温暖的关系,不仅仅是让教师坚守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行合一,更要紧的是大学要给师生主体足够的温度,这其中包含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理念和艺术,更需要将大学从冷酷的市场现实中抽离出来,从权力资本平衡的博弈之地摆脱出来。另外,辅导员不失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亦师亦友的陪伴者,其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他人无法替代。在调查数据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于辅导员复杂的情感与期待。大学生关注于辅导员是否公平、有责任感和亲和力,期待辅导员的理解和尊重。但辅导员的身份认定以及事务工作的繁杂让他们的职业重心和职业认知产生了难以调停的矛盾。理想的大学里,有健全的制度、措施以及保障去全力支持支持辅导员自身的发展,辅导员则全心支持学生的发展。当大学校园里,行走的是一个个被关爱和支持的人,那么理解、尊重和温暖自会洋溢和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3.走进理想的范式图景,促进既保守又创新的多元发展

大学从不是遗世独立的地方。从哲学的逻辑起点来看,高等教育哲学主要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基础,现代的大学则面临着两个危机:一个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何如实现一个难以完成但是却必须要做的、真实的科学评价;另一个则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知识之翼”在面对经济技术日新月异的变迁时如何扮演不同的角色。

走进理想大学的范式图景,无需恪守大学的特权绝对排他,固着于自己的保守;更无需将创新创业取代现有范式,将能否胜任创新创业作为衡量办学绩效的标准。但理想的大学一定不是一座孤岛,它需要从外界吸收知识和经济的养料[13]。我国大学在未来发展和功能模型的构建中,可以借鉴的案例很多。如美国在二战之后,大学呈现多元范式转型,有精英教育的大学、博雅教育的人文学院,还有创新创业型大学等;如德国“研究—生产—服务”角度定位的“技术、产业、工业和区域服务创新型大学”,大学的功能直接作用于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理想大学的逻辑起点,决定了其范式图景底层哲学的保守性和高阶性,通过通识、专业、教学、科研等手段,用以崇高、真实、敬畏、执着等形式,追求“人”的发展和培养的最优化。理想大学的应然价值,则赋予了其顶层设计的创新性、创造性的发展轨迹,通过聚合和联结各个创新元素,形成网络化创新体系来完成大学新的功能。保守和创新就是大学校园开出的孪生姐妹花,我们能做的,不是让彼此对立更替,而是让它们绽放出最美色彩:创新深植于学术科研,学术成为创新的价值。总之,大学要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创新知识,用以服务人类;对创新的知识技术予以保存,成为后继创造的坚实基础。

话题回到大学的课堂,因为这是保守与创新碰撞的最佳场所。对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而言,知识的攫取非常简单便利,理想课堂中,大学教师不应当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播与授予者,而应该是创新方法开放包容的智慧引领与激发者。未来,“课堂教学”一词可能会被“课堂体验”替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允许他们试错、迭代是理想课堂中最为典型的特征。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大学的课堂确实培养了一批批精英和社会贤达的后备军,这是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最迫切需要的理想型人才。但目前来看,大学扩招中产生的大量非双一流院校的最普通的大学生才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一代人命运的关键”[14]。从大学的课堂中更应该走出有着创新思维、独立思想、自立自信以及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权利意识的公民。比如,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已成为21世纪必不可少的技能,并且是学术和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15]。

综上所述,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样的大学就是理想的大学,但却又深知理想大学是大学人回归生活、相互照亮、走向哲学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期盼及其个性表达既是对理想大学的探索,更是对大学本质的另一种诉说。本文对于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大学形象的调查与反思,是我们与大学生共同的诉说,但是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回应。

猜你喜欢

理想辅导员大学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大学求学的遗憾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