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
2020-02-27丁惠娜
丁惠娜
(闽南师范大学统战部,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与此同时,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2012年,中央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2015年,习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使用党外代表人士,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2]26;2017年,十九大强调要统筹做好培养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3]。一直以来,中央、地方都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为党外代表人士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拓宽了他们的成长空间。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集中地,高校必须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和培养,这样既能彰显高校人才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又能呼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党外代表人士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其标准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2]433。缺少其中一点,都不能称之为党外代表人士。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统战团体骨干成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中层干部及党外后备干部等。开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关键在于加强培养、提高素质,重点在于科学使用、发挥作用,为服务“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工作方向。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力量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肯定人才的重要贡献、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2013 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鼓励各界知识分子和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4]。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都是知识分子出身,学历高、职称高,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既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成就国家伟业的战略需要。
(二)为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供人才基础
党外代表人士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拥护者与参与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发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数量多、层次高、联系面广、社会影响力大,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对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保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稳定发展,既是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更是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需要。
(三)为服务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高校具有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服务社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都是学者议政型人才,能够有效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围绕国家的各项事业建诤言、献良策、谋大事、促发展、积极履职;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教学科研的主力军,服务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们需要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加强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既是建设 “双一流”大学的需要,更是高校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的需要。
二、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总体状况较好,队伍的整体规模和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日益凸现,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引领深度不够,方法方式较为单一
钱再见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培根’‘养心’的工作。在参政党自身建设中,思想政治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关键。”[5]一直以来,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一直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但仍有着不少问题。首先是常态化、系统化的教育培训远远不够。党外代表人士分布在学校各系院、各部门,是一支结构松散的队伍,集中学习培训的难度比较大。学校统战部作为牵头部门,每学期开展的学习次数有限,系统培训的机会更少,而他们又没有参加单位党员大会或支部会议的学习,导致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其次是培训内容不够全面,理论培训多,实践活动少,而理论培训大多是机械化地搬运文件内容,缺乏结合实际需求而开展的深入学习。此外,培训的方法方式较为单一,吸引力不足,感染力不强,实效性不佳,特别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手段没有得到广泛而有效地运用,影响了党外代表人士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训的效果。
(二)人才储备不足,优势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优秀、年轻、可培养的党外人士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础力量,但从目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整体队伍来看,人才储备数量明显不足。党外干部的培养一般按“使用一批、备选一批、培养一批”的思路执行,但在具体工作中难以真正得到落实,特别对于民主党派基数不大的高校来说,备选一批已经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高校个别民主党派的人才队伍甚至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其次,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优势和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地发挥,他们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在专业和智力方面的优势明显,但作用发挥得还不尽如人意,往往只有少数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其余大部分党外人士的优势潜能都还没有被激发出来。部分高校的统战部成立了智库小组,如人大、政协委员小组等,但在开展指导、协调工作及成果成效检验方面还存在许多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再次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缺乏与地方合作的意识。他们大多忙于教书育人或潜心科研,参与党派及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与其他社会人士的交流联系不多,在参政议政上常常跳不出高校的圈子。
(三)锻炼渠道有限,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锻炼渠道有限。首先是培养党外干部的意识不强,部分高校组织部、统战部没有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联席制度,未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其次是党外干部任用机制不健全,近年来中共中央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稳定发展,但在具体的培养途径、任用标准及管理方式上,做法不一。高校对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例如对于党外中层干部参与事务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规定,党外代表人士参与社会活动及建言献策成果的认定标准不统一,在具体政策实施中随意性也较大。再次是对党外代表人士任用的执行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高校党外中层干部的配备比例较低,一般都是中层干部刚好是党外人士的身份,而并非有意识地从党外人士中选拔培养,还有一些党外干部长期处于副职。这种状况造成了外界对党外干部的管理任用存在误解,导致一些经过多年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党外人士无法达到个人预期的发展目标,对自身价值和党外代表人士的身份产生了困惑,影响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稳定性。此外,大多数高校也没有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三、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路径
(一)厚植理论优势,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同心根基
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要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凝心聚力地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1.在理论研究和强化引领上共同推进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6]凝聚人心和共识是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政治问题,也是核心工作。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营造有利于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引导统战系统的成员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方面的研究,凝聚新时代磅礴的伟力。要把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开展常态化、深度化的学习,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深化政党制度的学习、重大理论的学习、政策方针的学习,增进“四个意识”,不断提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
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中的两大着力点,必须“双向发力”。以往在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发挥履职作用时,更多存在“单向发力”的情况。要改变这个状况,就要把建言资政和学习教育、凝聚共识结合起来。学校应更注意对外人士的思想引领,在带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开展调研和主题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深刻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凝聚共识,通过他们的宣传和带领,影响更多的党外人士汇聚到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梦想中去。学校要有意识地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融入人才培养、专业研究、服务社会中去,引导党外人士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整体发展的大局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党外人士的培养与学校的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3.在创新载体与丰富形式上齐头并进
理论有认知、说服的作用,政治理论的作用在于说服并争取更多的认同者。任何政党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7],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格。党的建设实践不断向前迈进,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普遍增强,都在呼唤着党建话语的创新,从而不断提升党的思想感染力和说服力。话语创新是在回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关切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的源泉与动力。结合党外人士的特点,用他们听得懂且乐于接受的话语,用冒着热气的心里话来获取党外人士的认同。增强感染力还要在培训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特别是新媒体,为党外人士呈现生动、快捷、方便、有吸引力的信息。
(二)挖掘内在动力,激发优势潜能,助推同心奋进
1.激发活力,增强政治意识和时代使命感
内外动力相结合,培养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提升党外代表人士能力实效性的根本所在。通过理论学习交流,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站位,提升他们对参政党地位、使命、作用的认识,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履行参政党政治责任的高度来深刻理解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重大政治意义。加强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指导,号召党外代表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统战工作、政党理论的思想,对于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身份认同、凝心聚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还要注重把履行义务和实现价值结合起来,构筑牢固的情感根基。
2.培养积极的特质,促进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有积极、乐观特质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心境、更高的坚持度,其行为带有明显的积极特征,因而也具有更大的成功的可能性[8]。 每个个体内部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积极力量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强化,并使之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并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目的在于提升“五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以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发挥和体现社会价值。因此,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自我能动性,发挥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敢于直言纳谏的积极性及优势,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的政策咨询功能和民主监督功能,让党外人士在培养过程中凸显人格、发挥优势、实现价值。同时要关注同盟者的利益,特别是要突出强化其在利益整合、需求实现、精神抚慰等方面的诉求,让他们在建言献策、参与党派活动等方面的付出得到学校的认可,并作为工作量认定、提拔升迁、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3.搭建多样化平台,支持履职与作用发挥
从校内层面讲,要完善落实联系交友、情况通报、征求意见等方面的制度,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真切感受到建言献策的重要性及价值所在。要为党外代表人士争取更多的实践平台,鼓励并支持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在招生、教学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发挥优势,起到参谋、咨询、监督的作用。从服务社会的层面来讲,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同心活动,引导他们为学校发展和地方建设多做贡献;可以搭建党外代表人士小组或工作智囊团,通过多学科融合、团队协作来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整体作用;通过岗位锻炼或到基层、贫困地区挂职等途径,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有所作为。
(三)构建培养机制,发挥协同效应,锻造同心队伍
1.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的举荐任用机制
高校党委要更加重视党外人士的培养工作,更多地向社会举荐优秀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让他们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培养党外代表人士,首先要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工作,深刻领会上级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进行科学谋划。组织部要与统战部建立联席制度,研究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思路、培养步骤、人选推荐、考察任用等方面的事宜,确定发展及培养的人数、比例等。统战部要注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整体平衡发展,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包括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新老成员比例等,避免出现成员集中、队伍结构老龄化和后继无人的状况。
2.建立健全党外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
抓好人才的物色、培养工作,拓宽人才选拔的视野。统战部要深入基层,加强与二级学院的配合,主动提供更多宣讲政策的机会,主动干预党外人士人才的选拔过程,扩大选任范围。校内基层党组织要合理配置政治资源,把部分优秀的人才留在党外,积极做好培养和推荐工作。要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储备,建立党外后备干部动态信息库,更加全面地掌握党外干部的基本情况,将党外优秀人才及时充实到人才库中,确保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要严格按照党外后备干部的总量及比例要求,保证党外后备干部的常数,为民主党派换届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为对外举荐优秀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此外,要创造条件为党外后备干部的成长和锻炼提供机会,鼓励、支持年轻、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到社会需要的岗位上锻炼发展、增长才干、发挥作用,提升整体影响力,为后期的举荐奠定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
3.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制定有约束力的工作机制对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有着长远的作用[9]。积极引导并配合校内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发现、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基础性阵地和输送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渠道。要大胆地改革创新,敢于在学校重要的实职岗位上使用党外干部,有针对性地给优秀党外人士提供锻炼的机会。加强对已提拔使用的党外干部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促进党外干部在政治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方面更快、更全面地成熟,推动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予以内部公开,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其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的重要参考。分层次、分梯队进行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理论、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搭建他们与外界交流的平台,为他们走出校园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