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在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分析
2020-02-27宋镪
宋 镪
(山东省莱阳市中医医院,山东 莱阳 265200)
腰痛病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其诱发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感受湿寒、外伤所致气滞血瘀、肾亏体虚等等,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持续疼痛,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于腰痛病患者而言,腰痛症状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阴雨天气时疼痛症状会不断加重,过度劳累也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病情发作,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痛苦,而且还会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腰痛病患者,临床上大多采用保守治疗,严重者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在腰痛病中医护理工作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护理优势,将其融入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能够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为此,本文通过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4例腰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22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0岁,平均(46.37±4.78)岁,病程为3~11年,平均(5.85±1.36)年。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21例,患者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39岁,平均(45.84±4.33)岁,病程为4~12年,平均(6.08±1.47)年。两组患者均是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参与本次研究的,且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全部符合腰痛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47例患者均采用常规中医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如下:(1)对患者实施情志护理,通过介绍医院技术水平和主治医师资质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于患者的疑问或疑虑给予及时解答,以便消除患者紧张和不安的情绪;(2)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通过食疗改善患者的病情,比如针对因感受湿寒而导致腰痛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以让他们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生姜、葱、萝卜、羊肉、龙眼等,针对因外伤而导致腰痛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以让他们多吃一些舒筋活血的食物,如黑米、黑芝麻、绿茶、核桃等;[1](3)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避免久坐、久站,切实做好腰部的保暖工作。
观察组的47例患者则在上述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技术,具体内容如下:(1)中药热熨:此中医护理技术旨在通过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止痛药物,对患者的患处进行热熨,以便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一般来说,肉桂、花椒、高良姜等都是效果显著的止痛中药,将上述药物混合加入1~2斤粗盐和少量白酒,一同放入锅里热炒或微波炉加热,然后将其放入布袋中,并敷在患处,每天大约热敷1小时,5天为一个疗程,基本在1~2个疗程之后症状就会全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活动受限情况[2]。(2)拔罐:拔火罐作为一种温热驱寒的医疗手段,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将其应用于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一般来说,拔罐可分为火罐法、刺络拔罐法、走罐法和药罐法4种,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理的拔罐方法,以便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此技术的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明确注意事项,比如选择体位时应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骨骼凹凸的部位;拔火罐罩扣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能拔罐,高热抽搐者不能拔罐等等。(3)艾灸:此中医技术的治疗原则为补益肝肾、温通经脉,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悬灸法、隔姜灸法和温盒灸法3种。大致操作方法为:将艾条点燃,对准相关穴位,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热力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4)刮痧:刮痧主要是通过刮拭背部和下肢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体来说,需要刮拭患者的腰部正中、腰部脊柱两侧、腰骶部、下肢后侧和下肢外侧,在刮拭的过程中,患者需采取俯卧位。(5)推拿:此中医技术的应用原则是舒筋活络、松解粘连,常用的手法有点、按揉、拍、推、拔伸等,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推拿方法,以达到舒适度为准,争取在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的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分为120分,分数越高,代表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代表非常满意,60—79分代表满意,59分以下代表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情况
护理前,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58)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9.27±3.41)分;护理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9.33±3.28)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8.25±3.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两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生活质量较之前明显得到提升,但是观察组的提升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对比情况
接受护理后,对照组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8例(3 8.30%),表示满意的患者有20例(42.55%),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9例(19.15%),总满意人数为38例(80.85%)。而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30例(63.83%),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6例(34.04%),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2.13%),总满意人数为46例(97.87%)。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腰痛并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而是一种综合症状,引起腰痛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风寒入侵、腰部扭伤、器官疾病所致等等,一旦病情发作,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疼痛,而且还会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腰痛病的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发病趋势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尤其是上班族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目前,对于腰痛病患者来说,如果不是由器官疾病引起的话,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如减少劳动量、避免久坐和久站、常做腰背部伸展运动、坚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做好保暖工作等,而对于严重者来说,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症状。[3]随着中医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方案越来越完善,将其与腰痛病护理工作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临床上用于护理腰痛病的中医技术主要包括中药热熨、拔罐、艾灸、刮痧和推拿等,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护理技术,争取在提高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能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从而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次研究表明,接受护理前,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接受护理后,观察组不论是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还是在满意度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为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有利的条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