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介入与保守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

2020-02-27张金瑞张金波齐春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3期
关键词:冠脉组间心肌梗死

张金瑞,张金波,齐春霞

(1.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2.扶余市人民医院,吉林 松原 131200)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临床常见危重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是疏通梗死的动脉组织,恢复冠脉血流灌注,减少梗死面积,救治濒死心肌细胞[1]。保守治疗及早期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二者临床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医师需结合患者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84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早期介入与保守治疗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0年3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8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n=42),研究组患者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范围为48-79岁,年龄均值(60.69±5.6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范围为47-75岁,年龄均值为(60.54±5.85)岁,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入院后84例患者均口服300 mg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间隔12h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持续治疗时间为7~10 d,配合采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ACEI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确诊后行冠脉造影检查,如残余狭窄超75%或血管未开通,立即行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早治疗1周后行介入治疗。

1.3 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包括LVEDV、LVESV、LVEF,评估组间住院与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发生率,梗死复发二次住院率,6个月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评估组间治疗后心功能指标

评估组间治疗后LVEDV、LVESV、LVEF等心功能指标,研究组患者分别为(105.98±21.52)ml/m2、(43.29±12.58)ml/m2、59.27±7.04,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1.27±20.61)ml/m2、(52.85±11.42)ml/m2、55.32±7.01,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 评估组间住院与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评估组间住院与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1例、心绞痛1例,梗死复发二次住院3例,6个月内心源性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6例、心绞痛7例,梗死复发二次住院7例,6个月内心源性死亡8例,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临床常见冠心病类型,致病原因为血管病变区域产生血栓,引发管腔闭塞狭窄,部分患者血栓脱落,导致血管远端栓塞,该疾病死亡率较高,治疗难度大,预后效果不佳,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2-3]。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经早期介入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及住院与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方法为保守治疗及介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以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及病情为基础,通过冠脉旁路搭桥及PCI等技术达到临床治疗效果[4-5]。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后行介入治疗的方案相比,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时恢复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等症状,降低联合重点时间及死亡率,避免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的管腔闭塞及狭窄,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6-7]。

由此可知,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存在一定不完善之处,早期介入治疗的具体临床应用效果需进一步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冠脉组间心肌梗死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