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现状调研分析
2020-02-27艾佳琪
艾佳琪
一、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现状
关于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鸟巢从文化演出、旅游参观、商业开发以及社会公益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开发。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也位于各个高校内,如清华大学体育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等等。这些场馆赛后利用率也都很高,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应用于教学、各种体育比赛和训练,还可以承办各种演出、毕业典礼等活动,或作为惠民运动场所。
奥运沙排馆,依然在朝阳公园里被改造成沙滩主题乐园,同时场馆依然会承办世界级的沙排赛事。而有一些已被人们遗忘的场馆却被永久地丢弃在角落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维护,最终会走向落寞,甚至是资源浪费。
二、奥运场馆利用对比分析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运营和利用是一面镜子,那么它对应的是一个国家在空白经验下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全新的样本,而折射的则是中国在由体育大国通往体育强国路上必经的考验和阵痛。
没有亲身经历或许并不能轻而易举地评论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后续利用和运营,所以我们选择前往实体考察采访。从中获得了一些场馆运营的启示。
通过对天津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实地考察发现其利用率也达到近70%,场外分布底商、体检机构、葡萄酒品鉴协会、专业体育训练基地(青少年)运营良好,此外会不定期办一些车展,承办残奥会,总体来说利用率较高。
但抛给这些场馆乃至中国体育的问题既简单也困难——我们不仅仅需要合理利用和运营奥运场馆,同样也需要与之相配的体育基础设施。
三、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问卷和线下实地采访的方式。问卷主题为大学生对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了解。访问主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问卷有效份数64份。问卷问题共25道,包含单选多选以及填空题。本篇文章重点呈现奥运场馆现状了解与个人参与情况、废弃原因和利用建议数据并分析。首先,对于北京奥运场馆了解方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达到90.6%、国家体育场(鸟巢)达到89.0%、五棵松体育馆达到73.4%、国家体育馆达到64.0%。可以看到这些场馆继奥运会后利用率比较高的场馆,良好的运营和其场馆知名度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在高校的奥运场馆中,选择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达到65.6%,北京大学体育馆达到59.3%。北工大、北大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分别作为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会后该馆在功能上既满足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的需要,又能与学校现有的其它场馆形成互补,突出特色;同时体育馆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开放,承接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成为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周边社区群众体育活动、休闲的重要场所。
综上所述,奥运场馆的职能发挥在承办赛事、高校教学及惠民运动场所,大家关于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的建议也多分布在这几方面。
对于奥运场馆现状的了解方面,60.9%的人觉得大部分场馆得到了有效利用,45.3%的人觉得奥运场馆维护困难,需要高额维护费并且了解部分场馆用于演出、赛事等活动。数据可观,但是由于对奥运场馆的现状了解有限,调查主体仅限于大学生,人们对于他们所了解的场馆的现状满意度也决定了对其利用建议的内容。因此,为了获取多主体,更多维的建议,我们进行了奥体中心实地采访。
实地采访了6人,有奥体购物中心保安、小肥羊店长、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店、奥运场馆电工、歌手、附近居民。年龄分布在27-56岁。被访者年龄,社会角色多样,满足多主体需求。
实地采访中,附近居民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建议,被采访者是民间体育组织会员,经常去五棵松体育馆、网球中心、工体、首体进行锻炼,举办参加比赛等等,他们也见证了这些场馆的变化和利用情况,然而作为民间组织,租赁场地举办活动困难重重,希望政府可以多支持热爱运动的社会团体,给予官方的租赁资格。邀请专业人士,比如退役运动员、奥运场馆负责人承办全民性体育运动,一方面宣传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开发奥运场馆职能,提升场馆利用率。
四、启示
奥运场馆的利用和运营获得好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探索,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的奥运场馆利用的方法,集中国智慧,展现中国特色。当然,绝大多数奥运场馆还是要走市场化道路,其中,“无形资产的利用”是重要途径。北京奥运会场馆正在经营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模式。令人振奋的是,在我们即将迎来2022年冬奥会,柔直工程的应用打造了首个“全绿电”奥运会,让我们更加充满期待。通过在张家口市张北县建设柔性直流工程,高效利用张家口丰富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最终实现“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不仅使冬奥会场馆及相关设施将全部实现了绿电使用。通过这项工程,未来随着冬奥会的清洁能源的使用将大大改造北京城市用电的清洁能源构成,进而形成京张两地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格局。
我相信,过去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那些场馆作为遗产,而现在这些场馆成了中国体育乃至文体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全新起点。而打造“全绿电”的冬奥会正是我们为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