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2014-2018年22 158例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率变化情况调查分析

2020-02-26巫学兰孟雪洁郑良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4期
关键词:合计年龄组尿酸

占 健,巫学兰△,孟雪洁,郑良鹏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1.科教科;2.信息科;3.检验科,湖北麻城 438300

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近3亿人,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病死率居疾病谱首位,且血脂异常率较2010年显著升高[1]。血脂异常被认为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研究表明中国人群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因此本研究回顾性调查2014-2018年在本院体检的中青年人群血脂异常率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干预血脂异常人群提供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调取本院LIS系统数据库2014-2018年检测血脂的40 771例门诊体检人群数据。对缺失任意一个检测指标的对象采取整行删除的缺失值处理方法,同时剔除年龄低于20岁或高于60岁体检人群的数据,最终纳入指标数据完整的22 158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1.2指标检测 采集体检者空腹静脉血5 mL于肝素锂抗凝采血管理中,轻轻混匀,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检测。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UA)、 空腹血糖(GLU)。TC、TG、HDL、LDL项目检测使用上海瑞源公司试剂和校准品;血糖、尿酸项目检测使用上海科华公司试剂和罗氏校准品,各项目均用伯乐公司第三方生化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所有检测项目均定期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均为良好以上。

1.3诊断标准 血脂: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推荐标准,TC≥2.3 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TG≥6.2 mmol/L为高脂血症或HDL<1.0 mmol/L或LDL≥4.1 mmol/L即判定为血脂异常[4]。

血尿酸:依据《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2017版)》,男性和绝经后女性空腹血尿酸>420 μmol/L、非绝经期女性>360 μmol/L判定为尿酸异常[5]。本文中以48岁为临界年龄来估计女性研究对象是否处于绝经期[6-8]。

血糖: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治疗标准》[9],当空腹血糖≥6.1 mmol/L被判定为高血糖。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本文中的计量资料均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文中计量资料均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进行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年龄分组时,每组年龄段不包括年龄下限而包括年龄上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即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tests),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χ2趋势检验验证年度变化趋势,相关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研究对象基础资料 共22 158例体检信息用于统计分析,年龄中位数为46.00岁,男性12 757例,占比57.57%。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尿酸异常分别有4 860例、2 895例、3 848例,异常率分别为21.93%、13.07%、17.37%。2014-2018年血糖异常率分别为10.45%、15.66%、16.35%、10.52%、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2014-2018年尿酸异常率分别为14.07%、15.82%、17.22%、19.37%、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4-2018年血脂异常率分别为21.28%、24.83%、20.92%、20.40%、2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见表1。

表1 2014-2018年22 158例门诊体检人群基础资料[n(%)或M(P25~P75)]

年度nLDL(mmol/L)尿酸(μmol/L)空腹血糖(mmol/L)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2014年2 8712.68(2.22~3.19)310.00(254.00~375.00)5.22(4.84~5.60)300(10.45)404(14.07)611(21.28)2015年4 1772.70(2.28~3.15)324.00(267.00~ 385.00)5.41(5.09~5.82)645(15.44)661(15.82)1 037(24.83)2016年4 8612.51(2.11~2.96)328.00(270.00~392.00)5.46(5.13~5.87)795(16.35)837(17.22)1 017(20.92)2017年6 1952.68(2.26~3.15)333.00(274.00~397.00)5.18(4.86~5.58)652(10.52)1 200(19.37)1 264(20.40)2018年4 0542.73(2.29~3.18)329.00(272.00~394.00)5.19(4.86~5.62)494(12.19)746(18.40)931(22.96)合计22 1582.65(2.23~3.12)327.00(268.00~390.00)5.30(4.96~5.71)2 895(13.07)3 848(17.37)4 860(21.93)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25年间不同年龄组血脂异常率 2014-2018年8个年龄组(20~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40~45岁、>45~50岁、>50~55岁、>55~60岁)的血脂异常率分别为8.65%、12.90%、17.76%、20.70%、22.61%、25.22%、25.76%、23.40%。其中20~25岁年龄组、>40~45岁年龄组、>50~55岁年龄组人群5年间血脂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31、0.013),相应的χ2趋势检验结果分别为P=0.320,P=0.026,P=0.174,说明在5年间,>40~45岁年龄组血脂异常率呈现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2.35年间不同性别、年龄组血脂异常率 5年间,20~60岁的男性人群血脂异常率均高于20~60岁的女性人群;20~25岁(20.00%,33.33%,16.86%,12.64%,17.91%)、>40~45岁(33.08%,35.20%,27.49%,30.56%,32.09%)男性人群血脂异常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0.089)。男性、女性其他各年龄组血脂异常率在5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2014-2018年各年龄段门诊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率[%(n/n)]

年度>30~35岁男女合计>35~40岁男女合计2014年23.21(39/168)8.88(15/169)16.02(54/337)34.78(72/207)9.14(18/197)22.28(90/404)2015年27.41(37/135)9.35(13/139)18.25(20/274)28.87(97/336)6.51(14/215)20.15(111/551)2016年24.36(57/234)9.50(17/179)17.92(74/413)29.33(100/341)5.75(15/261)19.10(115/602)2017年29.15(65/223)4.12(8/194)17.51(73/417)31.38(118/376)8.18(27/330)20.54(145/706)2018年26.79(45/168)10.81(16/148)19.30(61/316)32.37(78/241)9.04(16/177)22.49(94/418)合计26.19(243/928)8.32(69/829)17.76(312/1 757)30.98(465/1 501)7.63(90/1 180)20.70(555/2 681)P0.6770.1800.8650.5950.5630.649

年度>40~45岁男女合计>45~50岁男女合计2014年33.80(87/263)12.20(25/205)23.93(112/468)35.64(103/289)11.76(18/153)27.38(121/442)2015年35.20(201/571)10.09(32/317)26.24(233/888)35.00(196/560)14.07(46/327)27.28(242/887)2016年27.49(141/513)9.32(29/311)20.63(170/824)31.57(179/567)14.71(50/340)25.25(229/907)2017年30.56(198/648)8.19(38/464)21.22(236/1 112)31.75(234/737)11.99(70/584)23.00(304/1 322)2018年32.09(103/321)9.51(27/284)21.49(130/605)32.49(167/514)16.07(63/392)25.39(230/906)合计31.52(730/2 316)9.55(151/1 581)22.61(881/3 897)32.96(879/2 667)13.75(247/1 796)25.22(1 126/4 464)P0.0890.5950.0310.5530.3910.160

年度>50~55岁男女合计>55~60岁男女合计2014年31.64(87/275)17.11(32/187)25.76(119/462)16.13(52/199)24.59(15/61)25.77(67/260)2015年32.59(161/494)23.62(64/271)29.41(225/765)28.39(88/310)22.78(41/180)26.33(129/490)2016年29.95(192/641)18.84(65/345)26.06(257/986)24.46(64/285)19.07(37/194)21.09(101/479)2017年27.59(216/783)15.13(77/509)22.63(293/1 295)21.99(86/391)18.15(49/270)20.42(135/661)2018年30.71(156/508)21.26(74/348)26.87(230/856)28.09(84/299)21.74(50/230)25.33(134/529)合计30.06(812/2 701)18.80(312/1 660)25.76(1 124/4 364)25.20(374/1 484)20.53(192/935)23.40(566/2 419)P0.3780.0350.0130.1740.6320.062

2.4血脂异常相关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血脂异常风险增加2%。男性的血脂异常风险是女性的2.13倍(95%CI:1.97~2.30),血糖异常人群的血脂异常风险是正常血糖水平人群的2.36倍(95%CI:2.16~2.57),尿酸异常人群的血脂异常风险是正常尿酸水平人群的2.75倍(95%CI:2.54~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血脂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5年间血脂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异常率为21.93%,低于2016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报告的40.40%[4],低于与本研究采用同等血脂异常判定标准的陈轲扬等[10](34.11%)、王婷等[11](33.90%)的调查结果。说明本地区血脂异常率处于较低水平,这可能与本地区处于山区、城市欠发达,膳食生活习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有关。5年间本地区血脂异常率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21%)上下波动。国内杭州某社区2011-2016年的调查显示血脂异常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2]。这种现状可能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人群的健康素养有所提升,健康态度与健康行为逐渐养成有关[13]。

鲜有研究报道不同年龄段的血脂情况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20~25岁年龄组血脂异常率在2014-2018年略有上升,而杭州马程乘等[12]报道2011-2016年24~45岁年龄组血脂水平呈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趋势。笔者推测这因为我国的居民膳食模式已倾向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膳食,伴随着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久坐电脑前办公的普遍工作状态,这些对于20~25岁年龄组的青年人更是常态,而本地区相对于杭州在健康教育、健康素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造成了两个相反的变化趋势。>40~45岁年龄组5年间血脂异常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年龄组人群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健康,更加注重膳食平衡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11]。因此本研究结果支持,对于本地区20~25岁年龄组这一血脂异常的易感人群,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手段,降低血脂异常风险,预防血脂异常相关疾病,促进人群健康。

血脂异常相关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血糖、尿酸均与血脂异常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异常风险增高,男性血脂异常风险显著高于女性,这与多数研究一致[10,14-16]。本研究结果同时表明5年间尿酸异常率逐年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17]。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尿酸异常等都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本文结果显示均三者均有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人群健康教育中,患者亚临床阶段干预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研究对近5年的22 158例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量大,并动态关注了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的血脂异常率,为血脂异常预防提供了一些信息,这是本研究的优势。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所有数据均是回顾性获得,对于体检人群的体检标准控制难以完成,如严格空腹查血等,同时未能取得如门诊体检人群血压、体质量、身高、相关服药情况、职业等更丰富的信息。同时本文也未能调查如日常运动量、生活习惯等影响血脂水平的因素。

总之,近5年血脂异常率在不同特征(年龄组、性别)的人群中呈现不同的趋势。应针对不同趋势,采取不同的预防、筛查手段,降低血脂异常率并进行早期干预。

猜你喜欢

合计年龄组尿酸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喝茶能降尿酸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2019年7—9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2019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2018年7—12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