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土地改革中的情感动员机制

2020-02-25王稔知

西部学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

摘要:在中国近代的革命史上,组织与动员农民,使其成为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意识与农民的传统观念的契合之处,探讨土改动员的开展,发现土地改革中的情感动员机制,就是中国共产党首先宣传布告革命话语,与农民的原有心态产生了契合之处。同时通过戏剧表演、诉苦等多种手段,更进一步地调动起了农民的力量,将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土地改革转变为全民运动,在运动中进行治理,深刻改变了农村的阶级结构与社会生态,从而使得新生政权更加稳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情感动员

中圖分类号:D6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3-0092-03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农业文明历史的国家,农民始终是中国人口的主体组成部分之一,农业也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关键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对农村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土地改革研究的必要性也就呼之欲出了。土地改革这一政策既承担了中国共产党的意旨,又与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相呼应。故此,在这一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农民与国家政权之间保持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试图用自己的革命话语体系在乡土社会中扎根,汲取革命力量。另一方面,乡土社会保持着自己长久以来的乡野传统,面对席卷而来的革命力量,农民又甘愿抛弃过往的乡俗人情,接受革命政权的改造。但是,以往对土地改革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其一是早期的“政策—效果”范式,这一期间的研究者对我党的革命逻辑有着深刻的体悟,论证了土改的合理性,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土地改革提供了基础与框架①。第二个维度源自一些土改的直接参与者或观察者、回忆者,这些著作大多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提供了细腻丰富的土改细节供我们体察②。第三个维度的研究是学科综合的结果,社会学、人类学与政治学等学科的介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域,土改中的权力运行、集体心态等诸多细节被揭示出来③。综上所述,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权力运作制度与革命动员机制等研究,但对动员机制中的农民心态等情感因素仍着墨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此为考察中心,仅就土地改革中的情感动员机制问题作一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动员

20世纪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阶段,期间,不管是反封建帝制革命还是反大资产阶级革命,革命一词始终是主流的政治话语[1]。而革命需要群众基础,如何动员群众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了共情心理,通过情感动员,将广大工农群众聚集到自己周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裴宜理(Elizabeth Perry)甚至认为,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群众情感的成功调动是它最终能战胜国民党并实现其革命愿景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她在《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一文中说“虽然说两党的政治术语和组织结构都相当的一致,但是在唤起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情感这方面,却不能说它们是一样的了。”[2]她认为国共两党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一部分领导者及其追随者身上实施大量的情感工作”。而且不仅仅是中国工农革命领袖毛泽东擅长“将激情与政治相结合”,甚至从基层到决策层面,国共两党对情感动员的依赖程度都大不相同。具体到土地改革中,情感动员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中产生情感共鸣(愤怒、激情、仇恨、羞辱等),手段是通过戏剧宣传、发动积极分子开展“诉苦”运动,使农民阶级产生翻身做主人的觉悟,自觉投入到土地革命中去。

二、革命意识与农民心态之间的契合之处

法国学者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之后,一直以来便陷入了莫衷一是的争论之中。对此,本文采用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进行考察:“政治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3]

中国共产党在政党权威的构建过程中始终以深谋远虑著称。我们党深知,仅仅以暴力和强制力去约束民众的行动是绝不可取的,党应当具备民众所接受的价值观念,以之产生政权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故此,我党着力在各个途径对本党的政策与革命理想进行宣传,革命动员与国家建设也会因其在社会思潮中凝练出社会共识,从而发起政治动员,汲取革命力量。

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在于,社会成员内部的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的面向与分歧,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本文拟选定“农民”这一群体进行分析,去探索党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与农民的价值信念进行对接,从而实现革命意识与农民心态之间的“互文性”关联。

(一)群众路线:一种动员的联系机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不断地对中国社会进行观察与剖析。针对长时段以来的社会状况的考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群众路线”是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工作路线。

在毛泽东看来,群众路线作为一种动员方式,“这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4]

1951年,毛泽东为转发中共中央中南局关于发动群众做好土改工作的指示,起草中央给各中央局负责人的批语:“土改工作主要是注意是否真正发动了群众,由群众自己动手(由上面派干部帮助)推翻地主阶级,分配土地。”[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是一次新型的农民革命,是一次农民打倒地主、弱者反抗强者的革命。当马列主义革命学说、中国农民的起义传统与民粹主义倾向融合在一起时,革命的势头将空前浩大[6]。

(二)共产主义的一种“误读”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阶级理想与革命信仰,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是过于抽象与难以理解的。但共产主义何以能够在农民之中产生如此强大的动员能力,能号召农民奋起反抗,这是值得我们思索与体悟的。笔者认为,彼时很多农民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并不建立在对这一概念本身的考察之上,而是其勾连了传统农民心态中的“平均主义”,这之间产生了一种“误读”。

“平均主义”的思潮在中国社会心理中扎根已久。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近代以降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的理想信念从未在中国民众心理中缺席。这样也不难理解,“平均主义”的部分内容之所以能长期作为政党主流话语体系中的主旋律,是因为这一理念植根于广大农民的传统心态之中。

比如,苏南地区江宁县钱国鑫等贫雇农说:“贫雇农又没有衣服穿。把布店中的布匹没收下来,比没收地主的衣服还要好。”④其实,土改在传统农村中确立了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杂糅了“平均主义”、阶級秩序与革命信仰。尽管普通民众很难把从土改中得到的土地与“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联系起来,但自古以来的“大同”的理想却在这一刻实现了。土改从来不只是一次经济意义上重新对土地分配情况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土地改革转变了农民的心态,重新确立了乡村社会的政治秩序。这恰恰是中国共产党动员策略的高明之处,农民的“误读”实质上将共产主义与平均主义巧妙地对接起来,使得党的政治权威得以构建。

三、土地改革中情感动员的开展

从全国范围而言,土地改革一般经过调查研究、宣传动员、划分阶级、征收没收以及分配财产等几个阶段,本文主要关注“诉苦”与“宣传”活动。

土改前夕,农村各阶层的思想状况较为复杂,大多数贫雇农尽管对土地改革有着空前的期待,但同时又顾虑地主的打击与报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况,无法形成有效的力量。如华北地区的寺北柴村就有农民徐小和怕蒋介石反攻倒算[7]。

其实,中国共产党在多年来革命实践中,对农村社会状况有了充足的了解与准确的把握,对革命动员这一工作的艰巨性有了充足心理准备。面对农民的短视、观望与消极应对,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策宣传、诉苦运动等方式,使得革命的意识形态覆盖乡土伦理,农民由此将宏远的革命理想内化成关乎自身命运的行动,从而放下顾虑,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土改运动中去。

(一)中国共产党宣传教育行动的开展

进行土地改革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广大农民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政策,进行多种渠道的宣传与教育。以苏南地区为例,1950年6月,随着《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大纲》的颁布,苏南当即展开了从上到下的土改宣传动员。1950年7月1日,《苏南日报》发表文章,号召“加强土地改革准备工作,为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而奋斗”。为了动员广大人民支持土地改革,苏南还组织各类会议,宣传土地改革政策。1950年9月2日,苏南区召开了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土地改革。会议开幕前,有关部门还组织代表学习土地改革法,启发农民代表控诉地主,提高阶级觉悟[8]687。苏南文化教育部门也行动起来,于1950年8月1日举办了暑期教育研究会,历时39天,其中学习土地改革一个月,参加学习的人员共5481人。同时,苏南区团委与苏南行署文教处于1950年8月1日至9月6日在苏州市联合举办苏南青年夏令营,以土地改革思想教育为主,主要是消除“单纯经济观点”“不敢暴露成分”“土地改革与自己无关”和“江南无封建,不需要土地改革”等错误思想和认识[8]690。

不过,“要在农村社会构建意识形态的体系……绝不仅仅靠自上而下的灌输,而是靠民间戏曲和小说……以自觉不自觉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渗透下去的”[9]。正如韩丁所写到的,农村演剧队演出的节目中,“最流行的主题就是土地改革”。“很多演剧队都表演一个恶霸地主企图破坏分田地,一个富农与他同谋……一个雇农在一个共产党员的帮助下,最后总是取得了群众的信任。”[10]中国共产党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到运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同时告诉民众在运动中他们将得到什么,并该如何行动,从而使农民被宣传中所构造的愿景所吸引,产生改变现状的渴望,为土地改革的发展准备条件。

这类戏剧的展示,使观众产生“亲历者”的感受,从而在具体的语境中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话语体系,理解党的政策效果与革命理念,催生了对现实世界进行重构的动力。正是将抽象的革命理论具象为生动的戏剧展示,使得理论与生活的鸿沟被填平。换言之,正是多种宣传手段的综合完成了革命话语中的阶级观念与农民心态的衔接,使农民产生了革命斗志,为中国共产党接下来的土改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11]。

(二)中国共产党开展的诉苦行动

发动诉苦的原因是为了让农民真正找到贫困的根源,认清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地方剥削者的真面孔。通过回忆受到地主剥削和压迫造成的穷苦,把农民的生活与地主的生活作对比,使农民清楚看到自己终年劳动而不得温饱,地主不劳动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从而激发农民阶级的革命斗志,颠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同时成立诉苦委员会等机构,担负宣传和组织之责,进一步动员农村民众。

诉苦采用析苦的方式进行,在改积极分子的带领与鼓励之下,农民群众一个个向地主控诉血泪事件,“有的揭发地主通过高利贷之名,把农民家里几代人视如生命般贵重的田地盘剥去,逼得全家人远离家乡,使亲人死于逃难的路途上;有的揭发地主乘灾年交不上地租,逼迫佃农上吊、跳井,或卖身抵租;有的以在地主家当雇工的亲历和目睹,揭发地主对他人格的凌辱和对其他雇工与女佣人的毒打与侮辱等。”⑤基于农民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国共产党通过挖苦根、诉苦析苦等方式促进了农民主体性的觉醒,让农民对阶级伦理的理解更一步深化,从而促进了农民心态与农村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改变,农民参与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诉苦”就其在情感动员中的核心地位来说,实质上是一场政治仪式,仪式举办者鼓动人们公开表达心中的愤怒、怨恨、恐惧和羞愧等感情[12]。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强化参与者和旁观者双方的情感。情感是认同的基础,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基础[13]。通过诉苦活动,就是要建立起全国广大农村地区老百姓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对新中国的认同。

注 释:

①这类成果的代表作有张永泉和赵泉均合著的《中国土地改革史》、成汉昌的《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杜润生的《中国的土地改革》等。

②这部分成果可参阅海外学者韩丁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记实》、柯鲁克夫妇的《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以及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我国本土作家也贡献了一大批以土改为主题的小说,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张炜的《古船》,等等。

③此视角下的研究著作可参阅张柠的《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分析》、张鸣的《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陈益元的《革命与乡村: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等。

④《苏南首届农民代表大会七天会议的政策思想情况概括汇报》,短期,案卷号357,江苏省档案馆藏。转引自莫宏伟.苏南土地改革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9页。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资料(75辑)[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7.转引自黄玉娇.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1950年冬-1952年底)[D].广西师范大学,2016.

参考文献:

[1]袁光锋.“解放”与“翻身”:政治话语的传播与观念的形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5).

[2]裴宜理.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J].中国学术,2001(4).

[3]刘亚军.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97.

[6]张宏卿.乡土社会与国家建构  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原中央苏区的土改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26.

[7]魏宏运,三谷孝,张思.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第一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96.

[8]中国共产党苏南区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苏南土地改革文献[M].内部,1952.

[9]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36.

[10]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9-10.

[11]周安会.观念重构与社会变迁:土改中的怨恨动员研究(1946—1952)[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2]李宇.中国革命中的情感动员——以1946—1948年北方土改中的“诉苦”与“翻身”为中心[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3]魏万磊.情感与认同——政治心理学的孪生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6).

作者簡介:王稔知(1999—),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单位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社会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对中国土地改革发展的影响
对《五四指示》不彻底性及创新性研究
利用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研究
初中 “土地改革” 教学中的史料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