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归依与应用策略
2020-02-25余美兰
余美兰
(厦门市同安区西柯第二中心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有更多渠道和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同时产生更多价值观的碰撞和交融。小学生道德认知、判断能力较弱,这些价值观对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个小学生在各自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两难问题,这给小学教师进行道德法治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小学生不知该如何做出选择,左右为难,甚至无所适从,这就是道德两难问题。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是否有效,影响着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
一、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探讨
(一)可行性:符合两难问题的理论基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两难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从两难问题的解决中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水平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两难问题的理论依据是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设置道德两难故事,所设置的每个故事在道德价值上都存在一定的冲突关系,接受道德两难测验的人,在两难的推论中都必须做出是非、善恶判断并且说明理由。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或者虚构现实故事,创设出具有两种无法兼容的道德矛盾的故事情境。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道德情境,通过引导小学生在道德认知冲突中思考,组织两难问题讨论,说明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和理由。这完全符合两难问题的理论基础,并让小学生在一次次道德认知、价值判断中找到理性内核,促进小学生个体判断力的发展,从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二)必要性:课程设置的重要任务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对于同一个问题情境,往往会有不同的道德解释和道德判断。因此,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具有必要性。比如,教学中的“大家排好队”和“要不要让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明显是一个生活场景中再正常不过的两难问题。是应当遵循先来后到的规则,还是考虑弘扬道德和人情味?遵循先来后到的规则,叔叔会迟到而被扣工资;弘扬礼让道德的话,又有疑问“叔叔为什么不早点出门?”小学生个体的经验和感受有比较大的局限性,考虑到心理发展水平,如何提高其道德判断力,丰富其道德情感并指导道德实践,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重要任务。
(三)应用困境
两难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强制未成年人对道德矛盾做出抉择,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小学生被一个两难问题所困扰,非要选择其一,如果从弘扬高尚品德的角度,或者从遵循规则的角度,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冷冰冰的单面人,都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失败。因为片面发展工具(方法)理性而缺失应有的道德情怀,这种教育不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相应的,两难问题对于社会、国家和民族来说,也并非全部有利,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和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正是这种鲁迅一直批判的看客心理,导致道德两难问题的产生,而这个问题也带来了巨大的代价。此类问题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出选择,更何况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的小学生。因此,无论对于小学生本人还是社会、国家和民族,非要让小学生做出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那是比较困难的,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是存在困境的。
二、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中的价值依归
既然两难问题对于小学生,对于社会、国家和民族并非完全有利,那研究小学生的道德两难问题是否有其内在的价值依归呢?答案是肯定的。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依归,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的升华上。道德两难问题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观的教育,是一种道德追求,应该是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统一,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的实践要求。
(一)以道德认知为先导
道德认知,指的是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获得的道德知识,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应当让小学生知晓道德认知内容,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其次,要创新道德认知方式。丰富道德知识离不开正确的教育引导,以促进其道德认知。在两难问题的应用中,教育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道德认知涉及小学生个体对这些道德知识、道德原则是否相信,能否从内心接受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运用两难问题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要求学生个体进行道德分析和价值判断,在一次次两难问题的抉择中,小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逐渐从弱到强,从表层到深刻,道德知识不断丰富。
(二)以道德情感为纽带
小学生道德观的形式与发展,离不开情感体验。正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小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事物产生接受或排斥的心理,选择并拥护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物或情感。所以道德情感的升华,应该以道德认同为内驱力,将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与小学生自身发展相融合,与小学生的道德需求相结合。让小学生将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相互融合,并在融合中改变与道德知识相排斥的道德情感。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运用两难问题的事例,给小学生更加具体的道德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以道德意志为支撑
道德意志调节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转化成道德行为的关键环节。如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仅仅只是教授道德知识,那么当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面临道德两难问题时,很可能表现得不知所措,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和举动。通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两难问题,教师长期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学生将自己融入情境中,进行一次次的磨炼,可以不断锤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有需要做出两难抉择时,这部分小学生将比其他未经过道德意志锤炼的小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做出更恰当的选择。两难问题的应用,在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上起到强化的作用,将道德认知转化成道德行为。
(四)以道德行为为指针
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针,一切道德活动都是以道德行为的成败来判断道德活动本身的价值。道德贵在实践,没有付诸实践的道德观念都是纸上谈兵,离开道德实践,一切的道德活动都是无根之木。道德两难问题的应用,最终落到正确引导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中,矫正和教育道德行为偏差的小学生。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都是通过小学生广泛而坚持的实践来完成的。
三、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两难问题的应用,已成为教学热点问题。破解两难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否被充分调动起来,如果不然,他们所得到的只是机械的概念和术语,对其内涵、外延及具体应用条件并不了解,将直接导致学生在日后碰到的两难问题的道德实践中无所适从。因此,两难问题的应用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合理设置两难问题,强化规则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在道德两难问题设置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标准来合理设置。
1.要坚持生活性原则。两难问题的设置坚持生活性原则,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计内容要源于学生生活,要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看得到、听得到、体会得到。比如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诚实与说谎》的案例:现实生活中,我知道做人要诚实,但有时“诚实”会给自己带来恐惧或丢脸,此时我该怎么做呢?其批判性思维点在于“诚实”与“因恐惧、胆怯、虚荣等而说谎”之间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两难问题的设计,要以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为起点,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小学生原有道德认知水平相衔接,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和规则意识,激发道德情感。
2.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教师在设置两难问题时,所选取的例子要真实可信,学生才不会对两难问题产生质疑,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两难问题的设置,是让小学生在道德抉择和规则遵守中寻找理性因子,做出合理判断。比如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班委选举有程序》的案例“好朋友选举”,是否投票而引发矛盾,其中批判性思维点在于“选好朋友”与“选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之间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是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二)适时呈现两难问题,深化道德理解
如何发挥两难问题最大的作用,呈现的时机、形式、氛围十分重要。一方面,无论什么事情,选择对时机,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兴趣高涨、问题解读有偏差、情感体验有落差等时机,是两难问题呈现的最佳时机。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出来,深化学生的道德理解,奠定解决问题的基础。
另一方面,如果两难问题的呈现形式过于片面、单一、枯燥,毫无创新点,提不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会造成教学形式程序化。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是最好的呈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口头或者文字来呈现两难问题,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图片视频材料、角色扮演或者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恰当的时机和方法所呈现出来的两难问题,更有利于深化小学生的道德理解,促进道德养成。
(三)有效辨析两难问题,形成道德认同
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能否做好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关键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引导学生对两难问题进行有效辨析。首先,要循序渐进。根据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理论,把破解道德“两难问题”的过程叫作“四步法”:即“共同理解—个人意见—集体讨论—道德判断”。[3]所有两难问题的辨析,都应该遵循“四步法”,循序渐进,有效辨析。教师应该把辨析两难问题的重点放在道德判断这一环节。其次,要及时追问。两难问题的辨析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课堂辨析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在组织辨析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追问,及时引导,将两难问题的辨析引向深入。最后,要换位思考。两难问题的辨析既然选择甲或选择乙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甲不选择乙,或者选择乙不选择甲呢?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观察问题不够深入,心理不够成熟,对于两难问题的辨析往往比较主观。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辨析时,要先讲授道德推理方法,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在辨析时,如果有出现观点偏差,教师要及时点拨或给予暗示、提醒。对应的选择正确的一方,而不选择错误的一方,也要让学生换位思考,错误的一方为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从而形成有效的道德认同。通过教师的有效引领,在两难问题的辨析中体现道德价值,让小学生从两难问题的辨析中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有效促进两难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