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小学高段语文素养培育的新路径
2020-02-25张宏伟
张宏伟
(南靖县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600)
经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育人价值。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经典诵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滋养学生的人格发育、德行养成和文化自信,使通过经典诵读而养成的语文素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素养。传统经典诵读大多采用“不求甚解”和“直面经典”的方式,重在反复诵读,博学强记,儿童不必看懂也不考虑兴趣,认为应“自吟、自解、自背、自用”。随着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实践,如何将“经典诵读+”与语文素养培育有机结合,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经典诵读+表达”,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小学高段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通过不同类型诗词作品的教学安排,重在引导高段学生体会其精神内涵,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学习经典诗词,并利用每周五早读时间组织“诗品会”,鼓励学生表达感受和见解。
(一)创设“我最喜欢的一句诗”交流平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活动中,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熟读成诵后,在脑海中一定会浮现诗中之境,感悟诗人之情,自然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传统的经典诵读往往忽视这份体验。在“诗品会”活动中,通过在班上创设“我最喜欢的一句诗”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及情感进行梳理,并在交流平台上充分表达、各抒己见。例如,一个学生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杯浸透了诗人深挚情谊的感情琼浆,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情感极其丰富的一刹那。”另一个学生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风光美,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那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学生的声声吟诵、句句表达,足见他们已走进诗中之境,沉浸于诗中之情。相同的一句诗,学生亦能有不同的见解。以《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为例,有的学生认为“无赖”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充分展现出小孩子的活泼、可爱;有的认为“卧剥”用得比较好,因为它给人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可见,学生在诗句、词汇的赏析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又感知了蕴含其中的情感,还能用自己的语言个性化表达对诗句的理解,表达素养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并内化为自我人文素养。
(二)开展“我最喜欢的一个诗人”专题诵读活动
交流、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需求,是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为充分激发学生交流、讨论、表达的学习行为,开展“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专题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在研读某个诗人作品的过程中,勤查资料,勤做笔记,全面认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个性特征,对诗人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感以及时代意义形成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围绕所喜欢的作者拓展诵读,学习运用评点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每月一诗人,每周一开讲。在交流课上,邀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专题演讲,而后组织交流、补充,针对学生们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在生生互动中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会,培育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观点并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语文素养。
(三)组织古诗词创编剧本活动
叶圣陶曾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经典诵读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进行读写结合,巧设“连接点”“融通点”,以读导写,以写辅读,使学生既体悟文本,又培养素养。扩写古诗故事,续编古诗情节,创编古诗剧本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写作任务。以创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诗剧本为例。课前,布置“寻找李白与孟浩然是好友的证据”的作业。课上,请学生边读边想象,穿越到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并在黑板上出示小提示:①李白和孟浩然是怎么认识的?②初次见面时,两人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他们的心理活动呢?③在黄鹤楼两人是怎样告别的?望着帆船渐渐消失在眼前,李白心中会想些什么?……课后,在兴致盎然的交流中,一个有情有景有故事的剧本呈现在学生的习作中。借助信息搜集,结合自身的诵读体验,走进古诗词意境,走进作者的内心,共鸣诗歌情感,在熟读成诵的同时,实现“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训练与提升。
二、“经典诵读+探究”,保护语文学习好奇心
杜威曾说:“知识不再是稳定的固体,它已然液态化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诗词作为探究的对象和使用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护和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好奇心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高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方法,为开展相应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课堂发言的表现由低段的踊跃参与到高段的寥寥无几,这样的反差,除了有自身心理变化的原因外,其根本还在于缺乏独立思维能力,以致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问题的解决缺乏独特性,发言的欲望受到制约。因此,探究性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经典诵读活动给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好奇心留下很大的空间。以古诗词为文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一次自拟题的语文探究性学习活动。活动要求自拟题来源于经典诵读中的问题,并从中提炼出研究的主题。如一个小组搜集所有带有“月”的诗句,发现古人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时,喜欢诉诸描写天上的月亮,这是为什么呢?于是,该组确定“古人爱写月的原因初探”的研究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走进古诗词文本,走进诗人内心,由小组讨论后得出研究结论:其一,月亮圆圆,月光清冷,契合诗人的情感状态,无论是谁都会自然勾起思乡思亲之情,这是古人爱写月的原因之一;其二,古代关于月亮的故事多且美丽,如吴刚伐桂、嫦娥奔月,月亮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写月更能引发情感的共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得到充分激发,从诸多材料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借助经典诵读,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为“触发器”,直指学生语言学习好奇心的保护和激发,让经典诵读不再游离于语文学科教学之外,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经典诵读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价值和作用。
三、“经典诵读+演绎”,激发文化传承兴趣
经典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每个字、每个词都是一幅画面、一个故事、一种情感。如何让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的内涵鲜活而又灵动起来呢?可采取表演或吟唱的形式,用艺术演绎经典,更易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经典、传承文化的兴趣。
(一)自主创编,演绎古诗剧本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自编自演的方式演绎传统优秀文化,为学生展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提供平台和机会。例如,要将学生创编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剧本生动的呈现,教师就要发挥“导演”的作用,可提出“诗中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又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李白送别友人“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的意境。还可借助多媒体播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相关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在欣赏“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碧空、长江”等景物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和感悟,从而更准确地将本诗的意境呈现出来,起到引发共鸣、内化于心的教学目的。
(二)声韵融合,吟唱古诗词曲
福莱说:“诗是寄寓于文字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声韵中的诗。”于素贤指出:“学习的成果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我们引导学生表现的形式可以是唱歌,把古诗文作为歌词,像《游子吟》,把诗文的内容作为歌词,唱出来。”诗词的韵律与歌曲的韵律高度融合,能够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美好的享受。在开展经典诵读时,可引导学生配上动作,把经典唱出来,例如,明朝钱福的经典之作《明日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歌。当学生用歌声将其唱出来后,不仅能感受到诗中的意境美,更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明白这是一首教育珍惜时间的古诗。还有《咏鹅》《春晓》《江南》《长歌行》《村居》《出塞》《一字歌》等,学生和着优美的乐曲,舞着优美的动作,唱着朗朗上口的诗词,跌宕起伏的曲调触动着学生的心弦,无须言语的讲述,经典古诗词正化作丝丝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经典诵读与演绎活动的巧妙结合,把枯燥的诵读融于生动的课本剧,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栩栩如生的表演,最大限度地激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自然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经典诵读+书画”,涵养学生审美素养
在经典诵读中注重古诗和书画艺术的结合,引导学生赋予古诗词外在的艺术形式,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可观、可感、可触摸的画面,更直观地感受古诗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审美素养。
(一)诗书结合,表达情感共鸣
诗词具有追求韵律美的典型特征,而书法是中国独有的关于语言文字的艺术表达。诗与书的结合,能带来单一的诗词或书画所不能呈现的效果。可引导学生用软笔、硬笔来书写古诗,把自己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诗人的情感共鸣表达出来。学生挥毫泼墨,书写自己心中最喜欢的诗词。一幅幅书法作品,或斗方,或三开,或对幅,或中堂,或条幅,或对联,或扇面。在自己书写或欣赏他人诗词书法作品的过程中,更加深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体悟,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二)诗词配画,展现艺术追求
诗画往往不分离,诗佛王维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给经典古诗词配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经典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与诗词意境贴合的绘画作品,是审美素养培育的关键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或水墨画,或蜡笔画,或版画,或剪贴画,或浓或淡,或轻笔细描,或浓墨泼洒,把经典古诗词的精髓化为直观画面。例如,学生的绘画作品《一行白鹭上青天》,画面上一队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白鹭正展翅飞向湛蓝的天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还有学生通过剪贴画,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表现出来。一幅幅古诗词配画作品,虽然笔法稚嫩,但是饱含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展现出他们汲取古诗词营养、对美好艺术的向往与追求。
“经典诵读+表达、探究、演绎、书画”模式的改革实践,是小学高段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新路径,实现从诵读到表达、从诵读到探究、从知识记忆到语文素养的突破,对于引导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培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