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食品安全道德的功能与历史渊源研究

2020-02-25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道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古至今,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文明进步。自新中国成立,人们从“吃不饱”到“吃得饱”。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又从“吃得饱”到“吃得好”。食品类型、数量都极大丰富,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新时代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频频曝出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增加了人们的恐慌。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不仅是对伦理道德的无情践踏,更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阻碍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目标的实现。研究中国食品安全的视角较多,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准确地分析出食品安全道德的主要功能,深入地挖掘出中国食品安全道德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食品安全道德的研究价值

(一)为政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参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直系民心背向,直系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要破解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所遭遇的道德困境,突破实现中国食品安全目标的瓶颈。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着人们,解决进程缓慢、效果不明显,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复杂,根源深邃。食品利益的相关者,丧失了道德原则,突破了道德底线,就使食品道德安全问题治理的道德环境无法营造起来[1]。本文是道德的视角分析与研究了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对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全力提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与思想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在小康社会里,人们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的富裕,更要实现精神生活的满足。食品安全问题与迟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仅会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下降,使生活的富裕程度打上折扣,更会给人们造成非常强烈的精神负责,使人们无法幸福安然的生活。这也侧面的映证出,那么从事假冒伪劣产生产与经营的人,他们的恶劣行径不仅会导致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更会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极大的阻碍。加强食品安全领域道德建设,既是为了解决食品产业发展,为实现“吃得好”奠定扎实的基础,更是为了全面地扫除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道德羁绊,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物质与思想保障。

(三)稳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一系列改革政策的促进与引导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并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不协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人们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过程中,忽视道德修养的提升,忽视道德规范的约束。部分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不牺挺而走险,泯灭道德与良知,经营食品的过程中,掺假造假售假,给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人们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滞后时,应该寻找到一个切入点,来改变这种现状。食品安全领域的道德体系建设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在新时代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四)明确中国食品安全道德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与方法

中国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的新阶段,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进程之中,应该深入辨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内存在的道德问题。以现实的、具体的问题为基点,是寻找解决问题路径与方法的可靠策略。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所波及的范围之大、触及的纵度之深无法一语概之[2]。食品安全道德体系建设体现的是道德的价值与功能。只要研究分析出食品安全道德的价值功能,才能为发挥道德价值功能提供参考,才能明确道德体系建设的方向,寻找到建设的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食品安全恶性事件的出现,有效地化解食品安全危机,缓解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满足人们“吃得好”的美好愿望。

二、中国食品安全道德的功能

(一)规范功能

人的主观意识与社会的客观要求结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比较统一的标准与准则,人们再试图共同尊重与遵守标准与准则,就体现了规范的功能[3]。道德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更是人们主观意识与客观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晶。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环境下,道德都对人类发挥着重要的规范功能。食品安全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它并非凭空产生于食品利益相关者的脑海里,也并非由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创造出来。而是人们基于道德的视角,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入反思与深刻揣摩。它涵盖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道德的期盼,涵盖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的向往,涵盖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制度的信赖。人们希望通过道德的约束,食品生产经营的相关人员能够不掺假造假、不降低食品安全标准、不践踏食品安全公约,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营养、符合国家卫生健康规定要求的食品。食品安全道德的规范功能发挥完全建立在食品生产经营相关人员的自觉性行为基础之上,它以道德的特质融入到他们的思想里,发挥非强制性的约束作用。食品安全道德的规范功能能够使利益相关者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优良的道德修养,自觉地、主动的践行食品安全道德准则,从而引导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合理地、彻底地解决。

(二)调节功能

食品利益相关者通过生产经营食品来获得经济收益。促使部分食品利益相关者挺而走险,制假售假,将问题食品推向市场,推给公众,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作为普通民众,他们希望获得安全的食品,但是却本能地拒绝付出过高的费用。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矛盾无法调解的产物。食品安全道德的调节功能就体现为它可以使食品利益相关者将食品安全放在比获得经济收益更重要的位置,指导食品利益相关者能够在生产与经营食品的过程中始终践行正确的理想,产生正确的行为,运用合理合法的手段来获取经济收益。食品安全的调节功能有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以及沟通等方式[4]。通过这些方式,食品利益相关者应该从道德良知的基点出发,建立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道德观与价值观。食品安全道德的调节功能的发挥既会被社会公众运用于约束、监督食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也会作用于食品利益相关者自身,以自律的形式发挥作用。在食品安全道德的调节下,食品利益相关者会思考“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是不违反道德良知的,是能够有效化解经济收益与食品安全之间看似存在的矛盾的。

(三)评价功能

食品安全道德不会成为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食品利益的相关者,却由于其评价功能的存在可以影响食品利益相关的行为。食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处于被监督的环境之中,他们既会受到自我良心的监督,也会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其中,自我良心的监督属于自我评价,社会公众的监督属于社会评价。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社会评价都会影响到食品利益相者的选择,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食品安全道德的社会评价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会借助于人们心中已经既定的准则与标准对食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审查,从外部环境中给食品利益相关者施加压力,促使他们必须要将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必须要走踏踏实实、清清白白的食品生产经营之路。食品安全的自我评价则会使食品利益相关者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促使其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解决食品安全与利益之间的矛盾。食品安全道德的评价功能对食品利益相关者的约束、警醒作用虽然不及国家法律规定,但是它却比国家的法律规定更具影响力[5]。“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们对食品利益相关者行为的评价最终形汇聚到一起,形成舆论,使问心无愧的人感到自豪,使违法乱纪的人感到羞愧。食品安全道德的评价功能也促使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从而对食品安全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

(四)引导功能

食品利益相关者在生产经营食品时是处于特定的、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的。他们选择的利益关系处理方法,侧面的表达了其价值观念和价值倾向。食品安全道德引导功能就是由于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的规范、调节、评价功能的基础上,它会左右食品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倾向。食品利益相关者在正确的、崇高的道德规范引领下,他们会坚定地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坚决地与假冒伪劣食品划清界线。食品利益相关者在错误的、世俗的道德规范的引导下,就会变得唯利是图,就会不自觉的打食品安全的擦边球。食品安全道德的引导功能还体现为它不仅会引导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选择与产生正确的行为,它还会引导利益相关者建立崇高、伟大的价值观念,强化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食品生产经营者,除了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外,还应该关注社会利益,保护广大消费群众的利益。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做食品安全的护航者。正是由于食品安全道德具有较强的引导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梳理我国食品安全道德脉络,构建食品安全道德体系,使食品利益相关者形成强烈的、自觉的食品安全意识,能够发自内心地遵从食品安全道德。

三、中国食品安全道德的历史渊源

(一)经济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道德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食品生产经营商业行为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如《太平御览·六韬》中就有“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从中可以看出,在比较热市的街区,就有商贩销卖酒肉等食品,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殷商时期餐饮业繁荣的热闹景象。西周时期,周公认为商纣酗酒祸国殃民,于是颁布《酒诰》禁酒。除特殊的祭祀活动外,不允许人们饮酒。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将食品与道德联系起了一起。在《礼记·王制》中还有“五毂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指的是不成熟的果食、没有打理干净的肉食是不可能拿到市场上交易的。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具有了食品安全保护的意识,已经在道德的层面对食品安全形成了共识。基于经济视域探知食品安全道德的历史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以义生利

《上皇帝书》中有“利之所在,天下趋之。”阐明了人驱利逐益的天性。在《论语·宪问》中则有“见利思义”之说,意旨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应该不违返道义。《论语·里仁》中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由此可见,“义”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崇高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违义弃道的行为。倡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实践路径。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食品领域的义和利之间的关系问题古而有之。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没有停止过对义和利关系的探讨与明晰。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义利观成为千百年来餐饮业经营者的价值导向,成为他们的立身之本。以义生利的食品安全道德成就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百年品牌,“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鸭无一不是严守食品安全关,将义摆在利的前面。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士农工商都需要秉承地道德原则。《管子·乘马》中有“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于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信用是成人立事之根本,诚信是为人处事之基石。我国古代商界素有“小商道做事,中商道做市,大商道做人”的说法。以诚立命、以诚树信、以诚美名扬成为了餐饮商界人尽皆知的至胜法宝。“……婺源方茶……不杂木叶……人皆尚之。”商家通过诚实守信的经营,保证了食品的品质,用心经营,最终获得了响当当的品牌。儒家经济思想之中,以义生利、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3.市不豫贾

市不豫贾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公平交易、等价交换,不以次充好,不期瞒消费者,不哄抬物价,不赚取暴利。市不豫贾也是儒家经济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6]。在《盐铁论·力耕·禁耕》中就有“必物与币两相当值,而无轻重悬绝之偏,然后可以久行而无弊。”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商者已经将市不豫贾这一商业道德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践行于自己的行为里。明清时代的商人更是将市不豫贾的商业准则体现于称量工具中,将称量的刻度都赋予了道德的涵义,时刻提醒自己不可缺斤少两,不可欺骗消费者。市不豫贾以诚实守信为基础,诚实守信以市不豫贾为表现形式。这既是古人们崇尚正确的商业道德的表现,更是淳朴民风的象征。

4.礼义相待

礼义相待是指在公平买卖、诚信经营的基础上,既要保证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产品,更能享受到尊贵的服务。中国儒家道德观倡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仅存在于邻里之间、亲朋之间,还体现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自古就有“和气生财”、“买卖不成仁义在”、“礼义相待,交易日旺”之说。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义相待亦是我国食品行业的优良传统。正是由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将礼义摆在前面,对待顾客会彬彬有礼,餐饮服务会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礼义相待的核心是对文明经商的追求,是对优质服务的追求。食品生产经营者非常注重礼节、礼仪的规范,更是对消费者发生内心的尊重,对经营之道的潜心钻研。

(二)政治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道德

《墨子·七患》中有“食者,国之宝也。”千百年来,食品充足是国家追求的目标,食品安全是百姓的期盼,正是国富民强的象征。因此,自秦国的商秧变法之起,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将促进粮食生产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国家也对食品的生产与经营进行监督与管理。基于这个层面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政治内容之一,食品安全道德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1.民以食为天的政治观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从中可以看出,食品是老百姓们赖以为计的根基,那么食品安全就是老百姓所关注的头等议题。《礼记·礼运》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指明了食品关乎到国计民生,关乎民心所向,关乎到社会稳定。历代王朝的统治者纷纷意识到食品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安邦立国之本[7]。《汉书·郦食其传》中的“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更是一语道破食品安全对人民、对国家统治的重要意义。因此,统治者为了维护好自己的统治除了出台政策来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外,还会引导食品安全道德的形成,以保证民食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2.以刑养德的政府监管

食品安全对百姓安康、国家统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国家就必须通过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来对食品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史书记载,自周朝起就有政府对食品源头进行监控的记录。要求售卖肉食的商贩,不可以售卖“病畸”动物的肉质。到了汉朝,《二年律令》中更是明确“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意思是说如果干肉腐坏变质,应该及时销毁,禁止进入市场。到唐朝时期的《唐律疏议》则比《二年律令》更严格,其中特别强调了对犯罪者的行为进行追究与惩罚。《宋刑统》里则明确“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意思是对于生产销售变质有毒食品至人身亡,与杀人是相同的罪责。通过梳理中国古代与食品安全的相关刑法就可以发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依靠刑法来监管食品生产经营,来促进食品利益相关者养成良好的道德。

3.荣损同俱的行为监管

在《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市井之上酒楼如侧、商贩如潮的热闹景象就描绘。其中也描写了部分商贩在经营食品的过程中会存在制假贩假的情况,以牟取暴利。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推动下,食品监管除了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外,还形成了食品行业行会,食品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加入行会。行会既起到了保护行业从业者的作用,也起到了监管从业者行为的作用。行会最早兴起到宋朝。食品行业行会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维护食品行业秩序,保证食品安全。在《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文学作品中对食品行会都有提及。食品行业行会将从业者都纳入到一个体系之中,从而成为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在这种情况下,行会成员为了会整个行业的发展共同献计献策,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行业发展理念,对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道德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传统饮食文化更是辉煌灿烂,熠熠生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以中国儒家学派文化为代表的思想精髓有机融合,演变转化,形成了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聚集“和”“礼”“俭”等精神的文化体系。

1.尚“和”精神

《礼记·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渗透到饮食文化之中,引导食品以“和”为美,食材的选取与大自然以“和”为贵,国家治理借助于食品以“和”为寓。食品的“和”美体现为每一道食品的主料与配料都讲究相得益彰,每一款食品都达到五味合一,调和隽永,最终达到“色、香、味、形、器”和谐一致,最终给人以无以伦比的和谐之美[8]。中国人的饮食选材尊重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遵从科学雅致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五味入五脏之说,更会顺应季节的变化来选取食材,食用食材,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都为“一张嘴”奔波忙碌。当果不饱腹、饥肠辘辘乃至饿殍遍野,国家就会动荡,统治就会变得摇摇欲坠。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借烹饪之道阐治国之理。

2.重“礼”情节

《礼记·礼运》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自古至今,中国百姓都有通过赠送饮食礼品以达睦邻友好、亲上往来的目的。中国古代非常注重礼仪规范。正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从古代的祭祀活动开始,就会烹制大量的食品摆于供坛之上。祭祀是礼的根源,由此可见,食品与礼的根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视域下,食品安全道德的重 “礼”情节还体现在孝亲教子方面。《论语·乡党》有:“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就是指在乡间饮酒的活动中,要拄杖的老人先行,然后才能走。从中可以看出,尊老敬老的道德气息。《礼记·射义》中也有“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一说。

3.行“俭”风尚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美德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古至今,人们都主张饮食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对于某些浪费粮食的行为更是深恶痛绝。先秦时期,人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朝食与铺食,饮食时间分别是上午九点与下午四点。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节省粮食,同时节省生火做法所消耗的资源。《老子》中有“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思想也体现于饮食方面。孔子也提倡饮食节俭适度,反对终日饱食,无所事事。墨子也极力提倡“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时至今日,中国老百姓仍然在饮食方面也会教育子女“吃多少,盛多少,切勿浪费。”饮食节俭的思想深入中国百姓的骨髓之中,融入在血液之内。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道德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