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学校高年级“个性化音乐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2-25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讲义音乐课个性化

何 鹏

(杭州市余杭区汀洲学校 浙江杭州 311100)

一、背景与意义

(一)立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培智学生虽然普遍智力落后,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兴趣爱好、审美角度和情感体验也是会不断发展并趋于同龄段的正常儿童,其中高年级的培智学生表现地更为明显。在音乐领域,高年级学生大都喜欢流行歌曲,追求年轻偶像,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乐趣。但由于智力缺陷,他们往往很难像正常人一样把喜欢的事物追求到一定的程度,比如欣赏一段歌曲,他们习惯于听,但不会唱,甚至连一句歌词都不能完整地表述下来,因为他们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因此,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范围,我们开始尝试个性化音乐课的教学模式,以自编的音乐讲义为切入点,从认知、记忆、审美、兴趣等多角度入手,打造不一样的音乐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要。

(二)关注培智学生的差异化教学。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内容与手段的特殊性,纵观当下特殊教育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如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单元主题教学等,都是为了最大化地兼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本文提出的个性化音乐课教学模式也正是基于当下的主流教学理念,通过自编讲义、制作视频课件等新手段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对已有知识的迁移,达到综合发展、关注个体的目的。

(三)摸索具备本校特色的音乐讲义。在特殊学校,适合学生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老师作为学生的直接授课者自然是最了解学生的,也更容易去拿捏最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近年来,各地区的特殊学校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将最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并利用。音乐讲义相比传统校本教材略显简单和非正式,但却以最直接、最易于操作、最方便小范围利用的研究价值践行着校本教材的内涵。同时,讲义内容贴近班级学生的实际,具备鲜明的班级特色,方便更新与利用,既是对现有音乐教材的补充,又考验着老师的科研水平,有一定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二、理念与实践

(一)新理念。

1.认知学习渗透进音乐教学。培智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阅读量和识字量也仅仅处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这样的情况会对学科学习造成一系列的连带问题,即使是音乐课,也会出现歌词不认识和学习进度缓慢的问题。因此,将认知学习渗透进音乐课堂是基于学生学习现状考虑的结果。音乐课堂中的认知教学包括词语认读、完整句的表达,学生只有在认知了全部歌词内容的前提下,才能更进一步地学唱以完成教学要求。在认知学习中,老师也要能把握好教学节奏,首次认知学习之后,要让学生在课后去练习,还要能沟通好其他学科的老师,如语文课中有针对性地对歌词中的生字词进行提前学习和掌握,这样才能做到有所渗透、有所区分、以音乐教学为主的课堂要求。

2.情感价值观的树立渗透进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会他们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助人等积极正面的情感思想能使他们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主流。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符合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情感的渗透要有充分的预设和准备,既要求老师做好做亮相关课件,也要选择好能体现某一正确情感认识的音乐素材。比如学习《感恩的心》校本音乐课时,老师可以从亲情、师生情、友情等多角度搜集照片素材,制成相关的音乐视频并导入音乐片段,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能回味身边那些一直在养育自己、教育自己、帮助自己的人,让学生从心底学会感恩,学会用双手、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身边的人。

3.康复理念下的音乐课堂。特殊学校有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一般包括康复教育、学科教育、艺术教育、职业教育几个类别。其中康复与教育密不可分,培智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肢体残疾,康复训练往往是教育中核心的一环,不可或缺。学科课堂中渗透康复教育的理念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需求。音乐课在特殊学校一般称为唱游与律动,强调的是动的学习而不是纯粹地唱,因此,个性化音乐课提出重视学生的唱与跳,两者是相互结合的,老师根据合适的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舞蹈,让学生有唱有跳,在音乐课中体验韵律的节奏、锻体肢体的协调,做到康复与教育的统合。

(二)新内容。

1.自编音乐讲义。特殊学校学生个体间差异明显,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不尽相同,很难对同一班级的所有学生作大一统的要求。同时,现有音乐教材种类稀少,不同班级学生情况特殊化程度高,倘若能够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从音乐审美角度、知识趣味、学生接纳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编制出简单易用、适合学生、合理有效的班级特色音乐讲义则是一项大胆创新的教学举措。在此思想下,笔者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学生情况,摸索并整编出具有本班特色的几套音乐讲义,并利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收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以下是对音乐讲义编写的几点体会:

(1)不拘一格选曲风格。融合、快乐、趣味、成长是培智学生的教学理念,由于自身缺陷,他们很难像正常孩子一样升学、考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实事求是,符合学生的兴趣,体验成长的快乐。在音乐讲义的编写上,内容的选择要体现灵活性,不过分循规蹈矩。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考虑将一部分积极向上、包含感情的流行音乐和经典音乐作为题材加以利用,像《栀子花开》《和你一样》《同桌的你》《隐形的翅膀》等歌曲都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学唱时比较感兴趣,还能学到一部分励志词句。在内容的处理上,不拘一格、突破传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

(2)讲义贴近学生的认知。音乐校本讲义的内容要贴近培智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内容安排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让讲义符合学生学习的能力,老师需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大致的词汇量和阅读量,掌握学生对那些音乐素材比较感兴趣,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最后根据评估的情况进行整理疏通,作为校本讲义编写的依据。

(3)体现差异化的内容处理。培智学生是异质性更为明显的一类群体,因障碍类别、缺陷程度的不同,这类学生在学习上往往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讲义内容的编排上需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适当的差异性。如,在编写音乐校本讲义时,笔者根据学生的评估情况,在内容上作了个性化的处理:一是照顾学生兴趣的差异。在统一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音乐内容的不同喜好,对学生个体的讲义内容作了处理,如,增加2到3首学生极其喜爱的音乐,以满足学生个体的音乐偏好。二是考虑学生的认知差异。如对于某些存在阅读困难的学生,可在较难的字词上注上拼音,让学生根据拼音去认读,但前提要提前做好学生的拼音教学。总而言之,差异化的内容处理更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考虑,通过个性化的手段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照顾。

2.新媒体趋势下的音乐课堂。

(1)软件的选取与使用。现如今在教育领域,越来越能感觉到科技带来的进步与变化。多媒体、电子白板给传统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也要能紧跟潮流,熟悉多媒体的制作与使用。好的音乐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如果再给音乐配上一段视频,实现歌词与视频同步就更好了。对此,如何选取好的音乐编辑软件,并制作出好的音乐视频,实现歌词与视频同步是至关重要的,经过长期的探究与使用,笔者推荐两款实用的音乐编辑软件:《友锋电子视频》和《高影相册》。这两款软件均能实现歌词与视频同步的功能,效果如专业的MV,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唱的同时产生相当的视听愉悦,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也能提高学习兴趣。

(2)典型性素材的使用。典型素材指通过网络媒体的搜集,获得与主题有关的直接素材,并加以利用。笔者提出的音乐视频便是通过搜集有关典型素材并配合所学音乐形成的应景视频素材,视频内容贴合教学实际,配有的歌词同步功能能够更好地运用于音乐课堂,让学生在充分的视听体验下多感官地参与课堂教学。如,在教授《热爱地球妈妈》一课时,通过提前搜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典型图片素材,并利用于视频的制作,同时配合歌词内容形成一段优秀的视频教学资源。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时,借助于视频素材,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举两得。

(3)活动掠影素材的利用。典型素材一般通过网络加以搜集,活动掠影素材则是平时师生生活和学习活动的照片记载,通过拍照记录下活动的点点滴滴,方便今后利用。个性化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本土性,根据班级学生学习兴趣、能力、需要而定,不拘一格,适合的便是可以利用的。因此像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和你一样》,经典校园歌曲《栀子花开》都可以作为新内容填充进既定的音乐课中。如,在教授《栀子花开》时,老师根据歌词内容和所呈现的意境,对平时的活动掠影进行整理,将能体现师生情、同学情、快乐学习等的情感性照片素材进行搜集并利用,制作出能体验浓厚班级风貌的音乐视频。《栀子花开》的音乐视频在老师的精心制作下,填满了同学们平时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人回味无穷,不仅是学习歌曲,更是珍惜情感,体验真实与感动,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内涵与价值。

3.舞蹈的编制与穿插。手语舞是借助手语表演的舞蹈,一般要根据歌曲的旋律做适当的调整和改动,以让最终的形体动作具备更多的美感和可观赏性。手语舞并不是要求老师完全自我编舞,大部分适用于手语舞的歌曲都有相当多的可参考视频,老师可以就地取材,从网上获取相关视频资源,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一定的整理,降低动作的难度,方便学生的学习。如,老师根据讲义内容整理和编出了《隐形的翅膀》《感恩的心》《萤火虫》《最好的未来》多首手语舞蹈,这些歌曲较为抒情,韵律和谐,非常适合改编为手语舞蹈,学生也非常乐于学习,在模仿中感受手指之间划出的美丽,体验一种美的感受,非常有教育价值。

(三)多形式利用方式。

1.晨间欣赏有价值的音乐。晨间课指早晨学生进校到晨间大活动开始这段时间,我校的晨间课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往往由班级自由支配,老师可以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安排积极有意义的内容。笔者根据所在班级的学生特点,将晨间课设为音乐赏析时间,将老师精心准备并教授过的有价值的音乐素材进行播放,并配合制作过的有声音乐视频,让学生回味其中。实践尝试下来,我们也发现,好的音乐赏析,学生喜闻乐见、回味无穷,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沉浸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耳濡目染,保持着良好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能对正确价值观有所认同,比如友谊、感恩、亲情等。

2.流媒体的利用与分享。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大风潮下,老师也要有较前卫的思想嗅觉,跟上科技的进步,享受科技带给教育领域的便利。现如今,音乐的获取途径往往来自于网络,比如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等,教师在利用好音乐软件的同时,也要能教会学生自我获取所需要的内容,正常的学生自己就能摸索,但培智学生学习能力弱,往往是需要老师专门教授和协助完成的,以下是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实现音乐共享交流的几点体会:

(1)音乐片段、音乐视频的群共享。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为了方便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我们班级有一个专属的QQ群,平时教学的课件和一些电子素材都会不间断地进行上传,学生在家中也能自己下载和利用。个性化音乐课中的音乐片段和音乐视频也会通过群功能共享,方便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2)个人电子音乐档案包的新建。为了更好地照顾不同的学生的音乐喜好,我们还为学生建立了属于个人的电子音乐档案包,档案包里面有学生个人喜爱的各类歌曲,每个人都不一样。虽然有些歌曲不在我们的授课范围之内,但电子档案包主要用来服务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奖励学生的有效手段,比如有些培智学生虽然年龄已达十五六岁,但心智却停留在五六岁的水平,他们往往更需要得到奖励和认同,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适当地播放他喜爱的歌曲可以让他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减轻管理负担。

(3)班会课使用。班会课可以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良好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人际关系等。在班会课内容中,根据课程目标,可以对教授过的音乐片段、视频进行有效利用,启发学生思考,引起情感共鸣。如班会课《学会感恩》,老师可以将已经学习过的《感恩的心》《跪羊图》等感恩歌曲、视频插入教学设计中,对“感恩”进行多感官地体验教育,老师的讲解、音乐的配合、视频的感染,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更深刻地体验和理解身边的感恩,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成效

(一)学生对音乐课兴趣提高。个性化的音乐课模式中,从内容的选择、讲义的设计与编写到教学手段的出新都是经过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充分评估的前提下做出的,因此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个性化音乐课更注重学生对多元化音乐题材的熟知和学习,不再拘泥于课本上的内容,可以是积极有意义的流行音乐,也可以是悦耳动听、经久不衰的经典音乐,这都带有一定意义的突破思想。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模式更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认同,对不同风格音乐的喜爱。

(二)老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特殊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没有升学压力,但并不代表他们很轻松,培智学生难以管理,学习能力差,教过的内容记住少忘得快,久而久之,老师极易产生倦怠感,对学生丧失信心。因此,特殊教育老师更需要从自身找寻职业价值,在个人成长和进步上努力。个性化音乐课的尝试意义在于突破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从讲义的编写到音乐视频的制作都让老师受益匪浅,不仅自身研究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也逐渐体验到了教育研究带给学生和自己的价值,在摸索和尝试中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积累了一批音乐教学成果。实践本身是一种积累,积累经验、方法和成果,个性化音乐课的实践与尝试也让笔者积累了一批教学成果,这其中包括音乐讲义、视频素材和若干教学反思。讲义的编写在不断尝试和修改中也渐趋完善,虽然不比一般的校本教材,极讲求编排和印刷,统整和修编,但作为班级自我编订、自我使用的阶段性教学方案,具备了更多的灵活性,反而更适合小范围的操作和使用,有着一定的优势。视频素材作为个性化课堂中的重要一环,可以为同学科教学、学科渗透、活动使用等提供可选择和利用的有效资源,是一项积极有意义的教学成果。

(四)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角。个性化的音乐课内容灵动、新颖、突破,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到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还能对音乐背景,包括音乐名人、音乐创造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高年级的培智学生大都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明显的探索与求知欲。因此,即便是音乐课堂,老师有针对性地灌输有关中外音乐名人、名家,甚至是内地新一代的歌星、偶像团体等也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点的,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角,增长知识量是有帮助的。

四、反思

(一)个性化音乐课与既定音乐课的融合关系。个性化音乐课模式与现有音乐课不是冲突,而是补充与融合的关系。特殊学校的课程体系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相比普通学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笔者实践并尝试的个性化音乐课教学模式应该是更好地融合到现有的音乐课堂中,就如何融合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课堂教学内容仍要以学校定制课本为主,教师所尝试的教学模式是对既定教学内容的补充,需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思考,如,本文提出的个性化教学在传统音乐课中占多少比例,用多少时间去教,这都需要老师根据本班学情拿捏好度,但要以学校课程内容为主,实验课程内容为辅。

(二)理念融入大课程体系的思考。突破和创新能为传统注入一股活力,能激发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做法。个性化音乐课模式相比传统音乐课最大的不同就是新的理念、新的做法。实践证明,新教学模式尝试让学生和老师对音乐课堂教学都有了更多的兴趣和自信,在学好既定课本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实事求是地编制出适合班级学生的校本讲义,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情景交融的视频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是一种积极突破的教学尝试,在特殊学校灵活的课程体系框架下值得思考与尝试。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但教学理念的创新做法可以共通,特殊学校的语文课、数学课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特点编订出有价值、可推广的校本教材,用以补充现有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讲义音乐课个性化
陈岱孙补充讲义
以道致君:程俱“经筵讲义”研究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