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通用手语教材编写的思考

2020-02-25何云画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类书籍聋人手语

何云画

(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一.问题提出

2019年9月,中国聋人协会、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联合出版发行了《国家通用手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这是中国手语的一次重大革命,此后手语的学习、推广和研究都将进入一个新时期[1]。相对于上2003年的《中国手语》(上下修订版)而言,《国家通用手词典》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词汇改动较大。词汇总量由原来的5586个增至8214个,新增词汇、删除词汇加上改变原有手势的词汇,词汇的变化达到近70%[2];其次,手语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作出了改变。2003年版的《中国手语》中,本着帮助聋人学习汉语的指导思想,词汇的设计对汉语手指字母及手势语使用过多,而新版《词典》的词汇手势来源于聋人群体,极大的减少了对手指字母的使用,词汇的表现更加形象、生动,体现了手语本身的规律和特点[3];第三,内容的排列方法有了大的改变。2003年版的《中国手语》词汇采用的是“主题分类法”,即按照“称谓”“社会活动”“教育、体育”等不同的主题来把词汇进行归类,新版《词典》则采用了和汉语字典一样的排序方法,即按照“a,b,c,d……”来将词汇进行排序。

上述变化给手语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词典》在内容排列上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顾名思义,《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充当的是“词典”的功能,在内容的排列上以汉语字母a,b,c,d……为顺序,这样的内容排列既不利于教师教,也不利于学生学。对教师而言,不能把一套词典当教材,这首先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打乱内容顺序,按照主题或者场景把词汇归类;其次,为了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还要编写句子或场景对话供学生练习使用。这两项工作大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对学生而言,以《词典》做为教材来学习相当于是背词典,非常的枯燥,学习效率低;若是按照老师打乱字母顺序、按类别划分的词汇来学习,他们需要逐个在四本词典中翻阅,或者逐个在APP上查询,同样降低了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效率。因此,《词典》不适合做为教材使用。且市面上的其他手语实践类书籍基本是以2003年版《中国手语》(上下修订版)为编写依据,不适合学生参考、使用。

(二)《国家通用手语词典》没有理论知识的呈现,不利于学生习得系统的聋人语言及聋人文化知识。我国手语教材的深度与广度一直没有得到统一,从《中国手语》(首集、续集)(1990年,1994年)到《中国手语》(上下修订版)(2003年),再到《国家通用手语词典》(2019年),每套书都是当时所有同类书籍中词汇量最丰富的工具书,为了习得更多的手势打法,几乎所有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都以此作为手语教材。然而,在顾及手语学习深度的同时,忽略了广度的问题,在历次不同版本的手语教材中,譬如手语的产生、发展历史及聋人文化等理论类知识没有系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依靠任课教师的经验或者是从其他参考书中获得。手语是聋人文化的载体和外现形式,学习手语的发展及形成历史,了解聋人手语表达的方式和习惯,对学习手语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4]。

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是未来聋教育工作的后备军,也是推广通用手语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学好手语、掌握手语交流技能至关重要,它是了解聋人、通往聋人世界的一把钥匙。因此,一套适用的手语教材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且亟待开发。

二、我国现有手语书籍类型分析

近30年,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手语教材多采用不同版本的“手语词典”,即《中国手语》(首集、续集)(1990年,1994年)、《中国手语》(上下修订版)(2003年)、《中国通用手语词典》(2019年)。此外,教师在授课时自主参考市面上流通的其他手语类书籍、资料。综合来看,现存的手语书籍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词典功能的工具书。即不同年代出版的《中国手语》(首集、续集)、《中国手语》(上下修订版)、《国家通用手语词典》。该类书籍按不同主题或汉语字母顺序排列分类,包含词汇最多、最全面;没有句子、对话的练习,没有手语理论知识呈现。

(二)按学科分类的手语词汇书。这类书籍是在《中国手语》(上下修订版)和《中国通用手语常用词典》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主要包括《理科专业手语》《美术专业手语》《体育专业手语》《美术常用词通用手语》《计算机通用词常用手语》《体育和律动常用词通用手语》。该类书籍同样是词典的体例,只有字词的手势,没有句子和对话的练习,没有理论知识的呈现。

(三)按主题分类的手语书籍。以《中国手语日常会话》《手语日常会话速成》《手语500句》《手语365》为代表。这类书籍内容紧贴日常生活,一般按生活场景分为购物、旅游、交通、天气等,但每一主题下的内容较少,可以应急使用,还不足以就某一类话题做深入的交谈。书中有句子、对话的练习,没有涉及手语理论知识和聋人文化特征。

(四)按行业分类的手语书籍。以《行业手语》《民航服务手语训练》《实用行业手语》为代表,主要面向残联、医疗、公检法、航空等窗口服务行业。以词汇和句子学习为主,《民航服务手语训练》的上篇涉及到了手语的形成、发展和打手语的基本要求等理论常识。

(五)凸显聋人自然手语特征的书籍。以《浙江聋人自然手语》《中国聋人手语500例》《中国手语实用会话》为代表。三者都是按主题分章节,前两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和句子,《中国手语实用会话》是词汇和情景对话,每章后附有知识拓展,以本章节的某一手势动作为出发点,介绍聋人的语言及文化特征。这类书籍的共同特点是手势不是通用手语,有显著的地域特征;语法表达上以聋人自然手语的表达方法为主。

(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类型。此类手语书籍以《中国手语入门》《手语基础教程》《手语翻译实训指导》为代表。其中,《手语基础教程》内容形式较丰富,在学习手语的同时,能从不同的章节中习得聋人语言的特点表达习惯及聋人文化的特征;《手语翻译实训指导》则适合有扎实手语基础的或者手语翻译专业的同学参考、使用。

(七)手语理论类书籍。手语常识和理论多散见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书籍中,专门的手语理论类书籍较少,《中国手语研究》《中国手语语言学》《中国手语语言学概论》是其中的代表。《中国手语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中国手语的发展历史、手势动作的构词原则等问题,通俗易懂;后两者从大的语言学角度出发,从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的角度对中国手语进行了分析,语言学的专业性很强。

三、通用手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及内容构成

根据手语的学习特征,汲取各类手语书籍的优点,通用手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5]。

(一)实用性原则。手语是一种语言、一个交流工具,因此,教材的编写首先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即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择在那些在日常生活、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和句子,并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从前到后排列词汇和句子。情景对话的编写也应该是生活、教学场景的还原。

(二)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体现为“两个统一”,即手语理论和手语技能训练的统一、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统一。体现在教材内容上即每章内容由词汇、句子、情景对话、知识拓展四个部分组成。词汇、句子、情景对话三个部分主要侧重技能的训练,着重实现知识目标;知识拓展部分侧重于手语理论、聋人手语表达习惯以及聋人文化的讲述,着重实现情感目标。

以上述原则为编写依据,教材分为上中下三册,每册十章内容,共计三十章,每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编写。每章内容包括词汇、句子、情景对话、知识拓展四个部分,每部分详细介绍如下:

(一)词汇。每章词汇数量不等,每个词汇配有图示及打法详解;每章标题下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观看本章内每一个词汇的详细打法。

(二)句子。每章包含句子数量不等,紧紧围绕本章节所学词汇进行编写。并从易到难逐步加入诗词的翻译,诗词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翻译中最难的一个类型,通过诗词的翻译,既可以让学生从中深入的了解直译和意译,也能深切感受、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句子中的词汇都在前面“词汇”部分学习过,所以句子不再提供详细的图示和打法详解,仅作为练习素材使用。扫本章二维码可观看句子的手语演示。

(三)情景对话。每章包含两个或三个情景对话,对话紧紧围绕本章所学词汇、结合现实生活场景进行编写。情景对话不再提供详细的图解,仅作为练习素材使用。扫二维码可观看完整的手语对话。

(四)知识拓展。知识拓展部分包含聋人手语的特点、聋人文化、聋人生活习惯及聋校文化等常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手语的认识。力求在学习手语的同时,能通过聋人的语言来了解、认识聋人这个群体,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等多维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类书籍聋人手语
中日聋人大学生体育参与比较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我的小书房
读一本心灵鸡汤类书籍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浅谈中职图书馆丰富茶类书籍的必要性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