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全育人”有效机制探析
2020-02-25王志建
王志建,潘 红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 沈阳110136 2.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 沈阳110167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深入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和要求。有效机制“实质上就是系统化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1]。能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健全思想机制
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在思想上的重视度有待提高。从“三全育人”高校主体看,很多高校未能将“三全育人”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甚至未能将“三全育人”工作纳入到高校育人体系,导致高校“三全育人”缺乏战略指导,严重影响了育人成效;从“三全育人”校外主体看,国家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过于依赖于高校这一育人主体,对家庭育人主体重视度不够,导致家庭育人主体思想观念淡薄;从“三全育人”对象看,由于一些高校和家庭“三全育人”思想观念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对“三全育人”认识度和重视度不够,在育人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针对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构建高校“三全育人”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思想机制。
(一)提高高校党委育人思想认识
构建坚实的领导工作机制关系着“三全育人”的落地问题。[2]高校党委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重要性体现在“三全育人”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事关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事关学校发展大局;复杂性体现在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所面临的社会环境、育人主体、育人客体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紧迫性体现在“三全育人”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实现大计,事关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事关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此,面对“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高校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心聚力,共同营造良好的“三全育人”工作氛围。
(二)提高家庭育人思想认识
家庭作为高校“三全育人”的主体,一定要转变育人工作是高校的义务、家庭仅承担辅助育人或者不承担育人义务的错误思想。作为高校“三全育人”的主体,家庭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育人中的重要性,要积极学习领会“三全育人”精神,并结合良好的家风家训,为高校的“三全育人”工作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氛围。鉴于不同家庭在阅历、学历、思想觉悟等方面的差异性,国家和高校应增强对家庭育人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提高家庭在育人方面的思想觉悟。
(三)提高大学生育人思想认识
大学生作为高校“三全育人”的对象,要提高思想认识,认清自己是“三全育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要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学校的育人工作,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3],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
二、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制度是“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是确保高校“三全育人”有效开展的保障。制度是经过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形成的,“三全育人”工作亦是如此。制度机制对于“三全育人”来说非常重要。“三全育人”要得以顺利进行,首先就要有制度作保障,将制度的“刚性”约束与教育的“柔性”引导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合力,取得良好的“三全育人”成效。
(一)将“三全育人”纳入法治体系
教育是引导人性向善从善,法治是抑制人性向恶从恶。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规定,将“三全育人”纳入法治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的约束、规范作用,以增强高校、家庭、企业等诸多育人主体对“三全育人”的认知、认同和践行,营造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因此,将“三全育人”纳入法治体系,能够帮助“三全育人”工作得到更好地实施,并保障和巩固育人成果,为“三全育人”创造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
(二)将“三全育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虽然国家将高校作为“三全育人”的主阵地,但毕竟高等教育只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承担起育人的全部工作。从制度上将“三全育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仅能够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实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形成“三全育人”教育的无缝衔接,而且,“三全育人”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高校大学生,而是惠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实现“三全育人”全员参与育人、全员享有育人资源的育人格局。因此,在制度上将“三全育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要通过制度安排,积极推动“三全育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就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拓展“三全育人”培育和践行的有效途径,积极推动“三全育人”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等。
(三)将“三全育人”纳入学校制度
学校作为“三全育人”主阵地,承担着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将“三全育人”纳入学校教育制度,能够保障“三全育人”工作有据、有序、有效地开展。首先,完善高校“三全育人”领导制度。“三全育人”领导制度的建立,能够确保“三全育人”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根据部门权限分工负责,全体教职工各司其职,共同承担起育人职责,发挥出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其次,完善高校“三全育人”学生管理制度。高校要将“三全育人”纳入到大学生手册管理细则,明确“三全育人”要求,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行为,引导大学生成为“三全育人”的参与者、遵守者和受益者;最后,完善高校“三全育人”队伍的培训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队伍建设是高校提高育人水平和育人能力的关键,也是确保“三全育人”工作落实、落地的关键。通过完善培训制度,使育人队伍领会“三全育人”精神,增强“三全育人”意识,掌握“三全育人”本领,提高“三全育人”素质,真正成为一支有本领、有担当、有素质的育人队伍;通过完善监督制度,以约束和规范育人队伍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的育人行为,以达到监督促成效的育人目的;通过完善考核制度,有利于全面了解“三全育人”工作的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育人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完善考核制度同时有利于检验育人队伍的担当作为,以便于奖惩分明,达到激励和鞭策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高校“三全育人”教育机制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取决于育人理念是否科学合理地传授给学生;第二,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理性地接受。针对第一个问题,教育主体在实施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确科学合理的教育目的,创新教书育人工作,优化育人环节;针对第二个问题,高校“三全育人”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塑造完整高尚的人格,确保大学生以积极、理性、乐观的健康心态认知育人和认同育人。
(一)明确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
“三全育人”教育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内容的制定,关系到教育过程的正确实施,关系到教育结果的实际成效。对此,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主体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准确把握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立足于高校自身特色和学生自身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确保“三全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教书育人工作
1.改革创新育人教材。育人教材是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进行育人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育人教材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教育主体的教学质量,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成效。因此,高校育人教材要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力争编写出体现时代性、富含思想性、富有感染性的育人教材。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主体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避免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育人知识学习的兴趣。
3.改革创新教学手段。随着高校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主体在依托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应用于教书育人中去,以增强育人过程的吸引力、渗透力和说服力。
4.改革创新课程设计。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将“三全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三)优化育人环节
高校将“三全育人”理念渗透到大学教育全过程,并针对不同阶段开展适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教育,达到实现各个教育阶段无缝对接的育人目的。大一阶段,重点对大学生开展“三全育人”认知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三全育人”理念,熟知学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具体内容;大二阶段,重点对大学生开展“三全育人”认同教育,让大学生对“三全育人”产生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达到“三全育人”内化于心的目的;大三阶段,重点对大学生开展“三全育人”践行教育,培育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大四阶段,重点对大学生开展“三全育人”行为认同教育,使大学生由被动参与育人教育上升到主动参与育人教育,最终实现对育人教育的行为认同。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三全育人”目的就是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健康的身心。而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就是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以高尚的人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三全育人”的认同,认同的关键在于内心的接受,内心是否接受取决于心理是否健康。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就容易对外界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使育人的外力与健康的心理内力形成合力,从而达到“三全育人”的最佳育人效果。相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就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造成心理的扭曲。这种心理健康导致的错误价值观念,正好与育人理念背道而驰,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逆反心理,拒绝接受甚至对抗育人内容。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发挥心理咨询室的辅助功能,更要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通过课堂、网络、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调节大学生心理问题,陶冶大学生情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达到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三全育人”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增强“三全育人”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建立激励机制,一定要将育人主体和育人客体作为激励的对象。只有重视“三全育人”的主客体,才能在调动育人主体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同时调动育人客体的积极性,使两者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动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完善育人主体的激励机制
虽然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对育人主体来说是其育人的神圣责任所在,但由于育人主体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育人效果的不同。如果没有建立激励机制,便会导致育人效果突出的育人主体体验不到被认同感,从而导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缺乏激励保障的育人机制,必然会影响到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并最终影响到育人的成效。因此,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只有建立公开透明、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才能使育人工作真正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对于育人成效突出的个体而言,除了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更应该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能力提升等关乎个人发展方面提供保障,以激发育人主体的工作热情。除了育人个体外,对于育人成效突出的部门,也应给予一定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可以说,对育人主体和育人部门的成效给予适当的激励,是促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有效开展的生命力所在。
(二)完善育人客体的激励机制
在育人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存在着抵触情绪。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高校“三全育人”的成效。为此,必须建立育人客体的激励机制,以便于激发大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首先要设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以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标准,选拔出优秀的大学生予以激励。激励方式应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尤其要注重在学生评奖评优、入党、研究生推免等方面给予激励保障。
五、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高校“三全育人”有效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校“三全育人”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三全育人”成效进行检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进一步指导、完善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主体的评价
1.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组织者的评价。首先,要针对高校“三全育人”组织者制定的整体规划进行评价,以判断组织者制定的整体规划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判断组织者是否具备统领全局的能力;其次,要针对高校“三全育人”组织者组建的育人队伍进行评价,以判断组织者组建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培训、监督和考核是否到位;最后,要针对高校“三全育人”组织者进行绩效评价,以判断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在组织者的领导下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成效是否显著。
2.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者的评价。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者是育人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三全育人”的成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将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岗位级别、家庭环境等因素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分析出影响实施者育人成效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分析出影响育人成效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者的育人效果,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得出评价结果。
3.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受教育者的评价。高校“三全育人”受教育者作为育人对象,是育人工作评价的中心环节,也是评价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成效的最关键环节。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受教育者的评价,一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年龄、专业、年级、性格、兴趣等因素,二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对于育人活动的主观感性认识,三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行为等方面是否有收获。通过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的了解,结合受教育者的育人成效,能够客观地对受教育者做出评价。
(二)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过程的评价
高校“三全育人”过程是各主体之间以及育人主体与育人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建立动态考核机制,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思想水平进行评价分析[4],及时发现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纠正问题,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
1.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前期准备阶段的评价。这一阶段,主要围绕着育人对象的年龄、专业、性格等方面,对育人对象的态度进行评价,以判断育人对象的整体育人需求情况。在掌握育人对象整体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并进行评价,以判断其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过程阶段的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育人教材是否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育人内容是否具有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育人主体是否具有育人责任和育人能力,育人进程是否与阶段性成效相匹配,等等。
3.加强对高校“三全育人”收官阶段的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育人效果是否与育人目标一致、育人主体的绩效评价、整个育人过程的综合评价、育人工作的长期影响评价等。
综上所述,从思想、制度、教育、激励、评价等五个方面建立有效机制,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离开这一最根本的保障,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就会流于形式,难以取得育人成效,育人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