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构建

2021-01-25顾开宇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思政价值观

刘 燕,顾开宇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650224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 年12 月,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纲要》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大学英语选材紧跟时代步伐,主题丰富多彩,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教学载体。

一、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方法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督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混合式教学形式上是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混合,本质上是不同教学模式的混合,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线上和线下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资源的混合。[3]

“课程思政”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把政治、文化认同和国家意识、人格培养等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知识、技能传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4]

著名心理学家Maslow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整体发展,是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内在潜能的充分实现。[5]人本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Rogers 也提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6]美国教育思想家Miller 提出全人教育概念,他强调学习即“成为”,唯一真正的学习就是成为一个完善的人。[7]全人教育体现出的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给大学英语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提供了重新审视和评价的新视角,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恰好为大学英语落实“全人教育”理念提供了绝佳契机。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具有承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立德树人,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提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这些政策法规彰显了国家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从“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出发,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所有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造就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的侵袭和渗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8]95大学英语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西方语言知识和文化,大学英语教师更有责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领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增强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理解力、鉴别力和判断力,把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

(三)全面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大学英语是当今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 版)》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高校思政教育规律,指明新时代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大学英语受众面广、跨度较大、授课时间长,是大学生了解西方文明和文化最直接的窗口,是中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碰撞的阵地。大学英语面临的思政教育形势严峻,责任重大,大学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高校要把握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大学英语丰富的人文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其语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实现工具性和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全面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9]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契合新时代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模式。该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下。

课前,教师要确立恰当的授课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推送大学英语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的思政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提前学习推送的内容,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思政素材;课中,在全人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以课前推送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植入中国元素思政教育,通过启发式、翻转课堂、中西方文化辩论式等方式,利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引领学生开展生生讨论,师生互动,在学习内容主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10]119;课后,教师布置文本知识点和思政素材的拓展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反思日志、主题写作和翻译等有效形式,将深化思政内容贯穿于课后知识,巩固、内化、迁移课本知识和思政内容,启发学生开展自主和合作学习,最终实现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图1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四、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的有效保障

为保障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效实施,本文拟从学校、平台、教师和课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以顺利完成“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改革驱动

结合全人教育理论基础,遴选学校部分学科或专业作为思政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校内校际层面,统筹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等,梳理、分类、整合育人资源,建设英汉双语思政教育材料库。以《纲要》为基础,系统梳理归纳学校各院系、各学科和各专业的育人元素,明确将英语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统一在课程教学中,同时加大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比重,并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纳入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加快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

(二)积极搭建平台

建设学校高级网络大学英语思想政治中心,开展思政网络舆情研究引导、师生思政现状调查,同时有效结合QQ、微信、易班及钉钉等平台,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鼓励教师选修思政课程,系统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系列教学研讨,聘请国内专家、学者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思政培训、高级访问研修、课程体系研发、思政文库建设,定期举行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培训教师大学英语思政课程教学和科研方法、课题研究选题等,[10]119切实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搭建扎实的平台。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首先,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将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向人文素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环境伦理道德、全球意识等维度延伸,并把思想政治标准置于对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的首位,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教育[11];其次,加大教师思想政治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师要用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自己,不断革新教学理念,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与道德修养,成为学高身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此外,加强各类思政项目的支持引领,支持出版思政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专著,打造一批学思政精品项目,培养一批思政工作名师,建设一批名师工作室,让“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教学理论水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全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12]从而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思政建设。

(四)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组织引领

成立由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共同组建的“课程思政”机构,探索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式。从人力、物力、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形成合力,为思政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科学分工,共享和整合大学英语思政材料文库。首先,编写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英语思政教育教材;其次,建设大学英语资政资源库,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接入校园网,方便师生借阅。[8]98教研室可以用集体研讨的形式寻找、讨论和梳理教学基本要求和思政教育语言素材之间的契合点,把思政教育语言素材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有机融合。同时,充分利用“外研社杯”演讲、阅读、写作比赛,“21 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等契机,设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相匹配的内容,让学生以赛促学,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3]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大学英语人文素养和思政教育的导读,营造思政场景,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文化营养,确保大学英语的“思政课程”模式有较强的组织引领。

五、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所面临的新课题,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思政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以全人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特色和要求,采用“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把思政教学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学校、平台、教师和课程等方面加强思政教学建设,使学生系统掌握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向外界推进民族文化传播,向世人展现中国文化风采。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课程思政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