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社会公众数据素养教育探析

2020-02-25杨艳艳

卷宗 2020年30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图书馆素养

杨艳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5009)

大数据概念的提出者麦肯锡认为,当下数据在各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1]。大数据时代的显著特征不仅体现在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还表现在对参与生产生活的社会公众对于数据的高度敏感性及处理数据的高效性。针对如何提高数据能力,专家学者们借鉴国外的策略,提出数据素养教育概念,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尝试从高校图书馆开始实施,但是目前主要服务对象是对数据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研人员及高校师生,鲜少有高校的数据素养教育向社会公众开放,这并不说明广大的社会公众对数据素养能力需求低,纵观社会整体形势,社会公众急需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但面对提供数据素养教育机构的缺失问题,社会公众有心无力,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承载者有责任向公众传授知识和培训技能[2],高校图书馆应借助自身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向社会公众开展数据素养教育。

1 数据素养概述

1.1 数据素养内涵

明确数据素养具体内涵是开展数据素养相关研究的基石,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数据素养没有统一的认识。专家学者们纷纷基于自己的调查研究赋予数据素养不一样的释义。黄如花教授基于图书情报界侧重信息和管理的特点,提出数据素养涵盖了三个方面,即数据意识、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3]。孟祥保等人在收集整理分析国外专家学者所研究的数据素养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更符合我国当下国情的数据素养概念,认为数据素养涉及三个层次:数据意识、数据能力和预防数据问题能力[4]。沈婷婷将数据素养界定为是对数据“听、说、读、写”的能力[5]。张静波提出“数据素养是一种对数据创造、理解和使用的能力,是对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等概念的延伸和补充”[6]。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尽管对于具体的数据素养内涵认识有不同的地方,但在总体上突出对数据认识、处理、安全防护的能力,数据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与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由此笔者认为数据素养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充分理解数据当前含义以及掌握数据与社会和人的关系的前提下,以合乎法律和道德的专业水准利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理性地处理数据的能力。

1.2 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数据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区别在于数据素养强调“数据”,而信息素养强调“信息”,数据是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下外延的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进一步被分解,人们对信息最小组成元素的认知更新为“数据”,因此“信息”可囊括在“数据”的范围内,数据素养的覆盖面包含了信息素养的范围,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在新环境下的提高和深化。

2 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数据时代浪潮改变社会面貌,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需要处理的事务都转变成相应的数据符号,数据素养教育的开展一方面是个体遵循社会生存法则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个体追求更高素质的表现,同时,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机构的缺失是助推数据素养教育开展的第三只手。

2.1 社会竞争的驱动

在有限资源的社会中,个体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获得持续发展,这一点是共识,这种情况下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地更新提升自我,掌握各项生活工作技能,方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数据时代充斥着的数据的身影,一切的生产生活活动基于数据而进行,因此,数据素养能力是社会公众必须掌握的。

2.2 内在需求的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和国家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具体到数据素养层面,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快速有效地获取到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数据并利用其来提高整体生活的幸福感,单就个人具备的数据收集整理能力而言远远不够,唯有树立数据素养意识,遵守数据素养伦理,加强数据素养能力,才能使数据为我所用。根据宋甲丽等人的调查结果,社会人员的数据素养水平显著低于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他们也非常渴望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充实自我[1]。因此急需第三方组织机构来承担数据素养教育的重任,实现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期促进化解社会的主要矛盾。

2.3 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和平和发展是当前世界主题,科技则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发展的制胜法宝,培养相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计划。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定义在不同时代下具体要求不同,目前数据是科学技术的驱动力,从人才培养的数据素养教育方面下狠力,是推动人才快速提升能力直接有效的方式。

3 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3.1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教育资源

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图书馆实体空间和线上网站、移动客户端网络空间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把握图书馆内信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力资源,开展高水准数据素养教育。同时,社会公众可利用图书馆里丰富的图书等资源,拓展课堂中教师由于课程计划或时间等关系未深入讲解的有关知识,填补知识盲区提升知识水平。

3.2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经验基础

高校图书馆自20世纪末开始展开信息素养教育,为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员提供信息检索等课程,发展到今天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具备一套成熟的系统科学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与强劲的师资力量团队。与信息素养一脉相承的数据素养可以参考和利用信息素养教育经验及教育资源,减少探索中可能遇到的相似困境。

3.3 高校良好品牌力的支持

高校是获得国家认证的教育性机构,在教育质量和水准上有一定的保证,在社会上公信度及权威性较高,也免去社会公众在选择社会其他机构时的对其教学水平及真实性的担忧。其次,高校有较为具体固定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公众可以通过网络上公布的交流渠道及时与高校取得联系,解决接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高校良好品牌影响力的加持下,社会公众会以放心轻松的态度学习知识锻炼能力,达到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4 高校发挥主体作用的途径

从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培养方式与途径等方面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数据素养教学体制切实保障社会群体通过高校图书馆这一媒介充分吸收知识掌握数据操作能力达成双方友好互惠的局面,共同促进社会数据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4.1 完善素质过硬的数据素养教育团队

高校要组织一支综合能力较强的教育服务者团队,张明海认为一支专业化的教育团队是数据素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9]。教育者在给他人教授知识前需要经过必要的专业能力培养,掌握全面的教育学知识以及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能在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数据的变化,能遵守符合道德准则及法律法规的数据伦理,和收集管理利用保存数据的能力。教育团队要秉承“有教无类,凡事巨细”的教育理念,不能因为社会群体的各种社会身份区别对待,相比于在校师生及科研人员,社会群体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薄弱的地方,教育者要有耐心和恒心多用举例比喻等手段使内容通俗易懂。此外要根据不同知识阶层的社会群体提高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知识讲解方式亦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尽量让所有参加课程的人满意地收获自己想要的。

4.2 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学习方式

交通方面来说相比于大多数学生住校或是在校职工住在学校附近而言,线下参与方式社会公众并不占优势,甚至会带来许多的不便利,时间和经济成本过大,在此情况下有不少用户会选择放弃接受数据素养教育。解决措施是利用图书馆网站上传课程教授的录制视频至平台的专栏中,用户可订阅该栏目接受课程更新消息的推送及时完成课程学习。亦或是图书馆与教育软件合作,利用软件的便利性开展实时在线课堂,同样学习的人只需要到手机应用商店一键下载相应的软件即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能充分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尽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为用户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4.3 建立合理的资源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用户是校内师生,必须要把保障师生资源使用权放在首位。而有限的图书馆人力物力资源还要提供给校内人员使用,难免会产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冲突,比如说课程时间上的不协调等,在校内受教者与社会群体受教者之间建立合理的资源管理机制保障双方利益,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十分必要。在设置机制时要综合考虑二者的优劣势,做到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给二者带来便利,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4.4 加强与外界合作

一定的资金支持是开展高校开展数据素养的前提,长此以往依靠学校一方的投入耗费巨大。与外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合作能有效消除此顾虑。通过合作,减轻了图书馆在人力物力和网站平台或移动端维护的成本压力,对于合作的另一方来说,仅通过入职前的笔试面试难以全面的了解员工的真实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了工作更好的开展适量的能力培训势必不可少的,与社会上专业的培训机构相比,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教育素养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是数据素养最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的;二是与以营利为主商业性培训机构相比利用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成本低;三是高校的学习氛围更好;四是高校的教育团队专业性更强。因此,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图书馆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企事业单位而言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图书馆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图书馆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