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成衣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

2020-02-25杨佑国

纺织服装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成衣成果基础

杨 娟,杨佑国

(南通大学 a.纺织服装学院;b.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一、 OBE理念及其引入“成衣工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William G. Spady率先提出,随后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美国工程认证委员会(ABET)颁布EC2000(Engineering Criteria 2000)认证标准以后,欧美各国都将OBE作为重要的质量认证准则。2016年6月,我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这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1]。2018年我国颁布了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与《华盛顿协议》一样,都是秉承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的、注重学生学习成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持续改进,以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和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成衣工艺基础”是我校(南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男装工艺”“女装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的基础,更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相关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密切相关。因此,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甚至就业能力都具有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成衣工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满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整体学科建设和系统性的需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知识能力发展的内部需求。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非所学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所知所感、实际应用和相应情感等因素通过记忆、理解、整合的方式,层层递进获得几近真实的学习经验作为最终学习结果,进而内化成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认知体系以应对实际问题[2]。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强调学生学习后的能力最大化提升。因此,在“成衣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OBE教育理念至关重要,不仅能实现课程本身效果的最大化,更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

二、 基于OBE理念的“成衣工艺基础”教学改革理念

1. 结合社会需求,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我校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直注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2012年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基于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工程教育模式,针对本科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成衣工艺基础”是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和核心课程之一,要进行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除了聚焦科技发展前沿,从理论基础知识、实践应用技能等方面不断发展本专业的特色外,还要充分考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产业需求和社会需要,摆脱传统的“以内容为本”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专业素质提升及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观念,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与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建立灵活、开放的教与学的全新模式。

2. 突出实践教学,注重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成衣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以工艺技法的实际操作为主,但为了保持服装工艺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主要以基础针法和操作要点的理论梳理为主,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远达不到产业实际操作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多“从校园到校园”,缺乏企业真实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教学技能和实操技能相对欠缺,在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时信心不足、技能生疏,导致教学力不从心。课程改革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注重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3. 聚焦学习成果,注重多元化课程评价与反馈

传统的“成衣工艺基础”课程评价多采用笔试和固定项目的缝迹实操考核的方式,侧重于学生间学习效果的对比与选拔。为取得接近“标准答案”的成绩,学生往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标准化”的重复练习,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效果考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探索的兴趣。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将预期学习成果作为人才培养的焦点,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其个性的发展,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条件投入性评估转向注重学生学习本身的教学成效产出性评估[3]。

三、 基于OBE理念的“成衣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从预期学习成果入手,对“成衣工艺基础”课程进行反向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预期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取得这些成果、如何实现以及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成衣工艺基础”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预期学习成果解析—课程项目选取—任务模块分解—教学过程实施—学习效果评价。

首先,以本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为依据,对工程技术知识、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相关领域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预期学习成果进行指标点的制定、细化和解析;其次,通过案例和项目驱动等方式进行课程项目的选取、任务模块的分解和过程实施,在这几个环节中通过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项目的实施和运作,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最后,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从学生预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角度出发,进行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课程评价。

2. 课程内容及教学策略设计

在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与社会需求匹配及解析的基础上,基于核心能力需求的指标点,通过反向设计将“成衣工艺基础”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如基础认知模块、基本技能模块、现代化技术模块、综合能力与创新训练模块等。这些模块的划分并非传统课程中各个章节的简单归类和知识的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关联和循序渐进的。如基础认知模块中的“缝纫设备及相应缝型的认知”与基本技能模块中的“缝型缝制要求和技巧”相关联,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模块的延伸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知识的迁移与穿插,接着在综合能力与创新训练模块中进行拓展与创意,实现成果的最优化展现。

每个模块中进行层级递进的教学策略设计,如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工程任务安排和复杂问题创设等,让学生通过生产小组划分、情境创设和职位模拟等手段,进行基于自身能力和兴趣的任务分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根据自身的基础、能力和兴趣逐层完成任务内容。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充当的是观察者、引导者、协助者,而非传统主导者的身份。而整个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厚的过程,是自我成就实现的过程,也是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做到知识的内化,从而获得学习成果。

3. 评价方式设计

传统的“成衣工艺基础”课程评价通常以期末考核成绩的占比最大,往往忽略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评价的片面性,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OBE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综合培养,课程的评价不只是关注期末考试/考查,而是面向成果产出的综合性评价。这就需要建立过程化评价体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的持续调整和改善[5]。

课前聚焦学生的预期产出成果并达成共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前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教师通过访谈、问题驱动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认知和预学习能力进行“诊断性”评价,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知识基础构成。课中,在项目驱动小组学习中,通过对小组协作情况、任务完成情况、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多角度观察、记录和反馈,进行形成性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最后,辅助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最终确定个体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现代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工程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成衣工艺基础”课程中融入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OBE工程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它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指导,为持续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发展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内涵、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猜你喜欢

成衣成果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教学探讨
素色成衣,苎麻成筑——麻霖生活美学空间
验收成果
极致未来
工大成果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