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评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探索 *
2020-02-25陈东生
陈东生,曹 华
(江西服装学院 教务处,江西 南昌 33020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截至2019年下半年,教育部已经对250余所新建本科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标准和基本要求对新建本科高校进行综合测评,旨在加强宏观管理,实行分类指导。继新建本科高校接受教育部评估中心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之后,大部分新建高校的发展开始进入“后评估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型本科高校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进大学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巩固评估成果,以持续改进助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已成为业界人士探讨的热门话题[1]。
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新形势与困境
1. 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的新形势
自国务院2014年5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特别是自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2015年10月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通过项目建设和试点遴选等方式,确定了300所地方本科高校参与大学转型改革试点,其中大多数是学校整体转型,部分高校通过二级学院开展试点,推动和引领了已有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
现阶段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新建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而来的,有基于地方建设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和面向行业服务的行业性普通本科高校。如立足地方建设的合肥学院[2],2004年就率先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新型大学办学定位,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变“输入导向”为“输出导向”,课程建设变“学科导向”为“专业导向”,构建“科学为基础,应用为重点”的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为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地方产业需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我校(江西服装学院)积极投身转型发展探索,适时提出了“应用型、行业性、特色化”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激发办学活力,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探索“价值引领,知能双修,三标对接,三维并重”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业界一流发展之路,进而在2015年1月进入江西省高校转型发展试点行列,成为行业性院校深度转型发展的示范探索者[3]。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往主要来源于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现在还要加上新建的本科职业大学。教育部于2017年1月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进行高等学校分类,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研究型高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以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职业技能型高校主要以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为主。新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职业高校与由普通本科转型而来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样,都是以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都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都属于本科层次的高校,因此都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类型。尽管两者来源不同,但最终成为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建本科高校在迎评促建期间,条件建设、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力度前所未有。但对于新建本科高校而言,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和内涵建设仍待上层次、提质量。
(1) 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如下情况:教师数量、学历、职称在各专业间不平衡,新办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较为薄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数量欠缺;骨干教师提能、新进教师提质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双师双能型”师资紧缺,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产学研合作与科研能力不强,科研与教学互动不足。
(2) 专业内涵建设有待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逻辑不够清晰,对标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存在差距,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度有待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未进行系统规划,专业布局有待优化和调整,从而增强与区域经济的契合度、与行业发展的耦合度;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互利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浅层次、被动、应急合作的状态,未形成长期有效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要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支撑性有待加强。
(3)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待深化;质量意识培养和质量文化培育成效不够凸显,质量标准有待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二、 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引培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的教师发展要求与传统高校不同。近年来,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提倡“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还要具有应用型科学研究的能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等结构要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要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4]。
(1) 重点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教师配备工作,重点向师资比较薄弱的新办专业倾斜,努力建设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
围绕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有针对性地按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的聘任力度,持续柔性引进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大师级行业专家来校建立“大师工作室”。
坚持引才和引智相结合,积极引进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的遴选和培养机制,全面落实培训计划,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队伍。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一批有创新创业经历、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
加强兼职教师的选聘和管理。从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选聘工作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修订考核细则,加强聘后管理,保证兼职教师履行人才培养各项职责。
(2) 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聘请业内高水平专家、学者授课,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教职工分类培训,不断提高全校教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专任教师的在线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以“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对现有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强化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学术交流、进行学历和职称提升的机会,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扎实推进实践(实验)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实践能力强的专任教师承担实践(实验)教学任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验研修,提高实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国内外学术交流途径。出台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管理办法,拓宽专任教师的国际教育视野,增加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教学经历的教师。定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外应用型高校研修访学,到企业、研发机构参加培训。
紧扣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加快产教融合平台的项目建设,修订产学研管理办法。以科研项目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工作,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打造一批跨学科、专兼结合的教研技术服务团队,开展一批重点研究项目,培育一批标志性成果[5]。
(3) 政策导向,稳步推进教职工薪酬和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建立与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评价制度、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全面推进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自主评审,制定自主评审实施细则,改变唯文凭、唯科研的传统做法,更好地体现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导向。
2. 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要立足地方,人才培养要面向地方,学科专业要适应地方,科学研究要服务地方,文化传承要引领地方。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要充分考虑地方或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所需,人才培养要注重反映地方或行业经济文化建设的急迫需求与变化,科研课题要紧扣地方或行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无论是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定位为立足地方、服务行业。
(1) 强化认识,认真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考察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了解同类高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实施等情况;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实现“三标对接”,即将专业认证国际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国家教学质量标准接入课程体系,将行业企业职业技能标准纳入实训内容。在能力培养上实现“三维并重”,即实现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并重、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训练并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培训并重。深入实施“三标对接、三维并重、学用结合、协同育人”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分层次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的解读培训,深化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对开课目标的认识;加强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分制改革力度,搭建完善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和管理机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建立与现代应用型本科高校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顺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
(2) 注重内涵,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需求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特色与优势,按照“扬优、扶新、集群”的原则,依据高水平专业群遴选条件,整合资源,构建教学资源共享、职业岗位相关、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的学科专业群。
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开展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导,充分发挥省级、校级特色专业、一流专业等重点建设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投入,重点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特色专业[6]。
认真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形成校内培育、提升打造、树立标杆的阶梯形发展体系。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认证专家进校指导,安排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切实推动基于“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7]。
以江西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为契机,以专业建设成果为导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建立校级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健全专业评估、更新和淘汰机制。调整二级学院专业布局,做好新增专业建设和新专业新增学士学位授予点建设。通过制定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后期认证奖励办法,进一步促进国家级和省级“金课”建设,保障一流专业建设、专业认证、专业综合评价等经费投入。
(3) 加大投入,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以建好校级一流课程为基础,以打造省级一流课程为重点,以争创国家级一流课程为目标,加强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不断拓展课程建设范围和种类。
推进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联合行业企业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的行业性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合作研究院、成果转化基地、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力度与规模,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集体备课。统筹抓好课程、课堂、教材和课程思政工作,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8]。在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课程中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思政名课名师三级建设体系。及时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设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
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构建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提高同类课程开设比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建设核心课程试题库,加强考试命题审核与试卷印刷、批阅、分析等流程的规范管理,进行学期校、院两级考试工作总结,不断探索课程考核过程和形式多元化改革。
(4) 深度融合,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加强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建设;建立网络与信息化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制度,加强数据安全防护,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3. 完善监控体系,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十分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支撑度,注重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的符合度,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岗位核心能力的完整性。遵循能力导向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普遍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在毕业要求上注重体现“能力本位”的毕业达成度。
(1) 提升内涵,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定期开展质量保障宣讲和培训活动,推动质量保障由制度向文化自觉转变,引导师生树立“追求卓越”“零缺陷”“无差错”的质量理念,形成统一的质量价值观。鼓励各学院(部)挖掘自身的质量文化特色,通过质量活动月、网上评教、召开座谈会等途径,搜集师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与建议,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校质量文化建设。
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体现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组织各学院(部)结合自身特点,在符合学校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各专业、各课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
健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充实教学管理人员,稳定教学秘书等一线管理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队伍的培养培训,完善考核机制,为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内部各建设单位学习例会制度,加强沟通协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推进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2) 管控结合,加强薄弱环节的监控。对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学生学习效果、校外实习实训监控、毕业生跟踪调查等薄弱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拓宽监控渠道,采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反馈改进机制。加强对相关教学环节监控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反馈工作的执行力度,对整改工作的时效性进行督查,把关键工作环节监管到位,做出成效。
三、 结语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处于“后评估时代”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危机意识,强化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地方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特、做强、做优学校内涵建设,对标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估的基本要求,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全面推进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