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2020-02-25陈庆庆李祖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华政治传统

陈庆庆,李祖超

(中国地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和旺盛生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领域和各环节[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创新路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正确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水平的重要指引,厚植文化自信,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崭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就找到了两者有机融合的逻辑起点。

1.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供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蕴含着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3]。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都有力地证明了国家富强,民族方和睦团结,社会方和谐安稳,人民方生活富足。古人常把个人前途命运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实现自身价值[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民主精神;“天下为公”“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局观念;《礼记》《仪礼》《后汉书·礼仪志上》等典籍阐释的文明精神等,均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脉相承。励志图强于国家而言是重要的“富国之道”,于大学生而言是必备的“精神之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进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

2.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价值支撑

“从心所欲”体现内在的精神自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宣扬的生命自由,“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传递的身心自由等,都是自由的多层内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种一视同仁的思想,告诫全体社会成员要平等参与、公平处事、平等发展。古代先贤引法入礼,法治与德治并举,如“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公道行,则天下之志通;公制立,则私曲之情塞矣。”表明了公正和法治对于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向来推崇和衷共济、贵和持中,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提供重要遵循,也对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施以积极影响。

3.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丰厚滋养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5]。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将“夙夜在公”内化为高尚的品质,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为驱动,报国惠民。“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等展示出凛然报国的雄心。“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陆游等,都在历史上书写了精彩的爱国篇章[6]。中国的青铜器、丝绸等制造业以及壁垒城墙、亭台楼阁等,体现出专敬一业的“工匠精神”。传统道德倡导“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的诚信态度也是永不过时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友善,如孔子曰“君子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老子倡导“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亦是对传统文化蕴含的仁者爱人、以诚待人、以德立人思想的最佳阐释。传统文化宝库有着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和价值引导力,助力大学生拥有有大情怀、大格局和大担当。

二、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困

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基于李祖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与影响机制研究”。课题组选择辽宁、江苏、广东、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广西、贵州等9省(区)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兼顾重点和一般、本科和专科、公办和民办等不同类型高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 084份,回收有效问卷8024份,有效回收率为79.6%。通过数据支撑我们可以更为客观地厘清并阐明传统文化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不到位

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逻辑起点,关乎个体的主观评价和行为选择[8]。“你对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哪些形式感兴趣”多选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同时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生占32.8%,反映出传统文化在个体价值的诠释和建构中具有一定作用,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其仅零星散落于历史、文学、艺术等课程中,且多视作背景性知识一带而过,难真正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另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较普遍[9]。调查结果表明,对“‘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持“无所谓”(占20.5%)、“不赞同”(占5.9%)、“非常不赞同”(占0.9%)的大学生占一定比例。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取舍的态度”上,选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学生占6.0%,尚有少部分大学生选择“损人不利己”(10.3%)和“损人利己”(7.1%)。从中可知,大学生并未真正实现对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规范的内化,在价值观念上仍存在一定偏差。究其原因,受重技术而轻文化的功利思维影响,课程设置的人文性被专业性所取代,传统文化课程一直以选修课为主,不曾占据课程体系“C位”,专业课的传统文化内容分量不足。加之少部分教师自身文化功底不够深厚,也较为缺乏思想引领意识,甚至出现专业课与思政课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甚至逆向而行、背向而为的情况[10]。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未能呈现良好态势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融入内容的符号化,阻滞亲和力。“你对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兴趣如何”的调查结果表明,46.3%的大学生表示“有兴趣”;11.0%的大学生表示“很有兴趣”;还有大学生表示“无所谓”(32.6%)、“无兴趣”(8.1%)、“毫无兴趣”(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但事实上部分高校仍恪守机械式教学理念,单向度的知识传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价值难切实发挥。二是融入方法与现实生活“脱钩”,降低吸引力。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状态”的调查结果显示,“注意力一般,学习效果一般”的大学生占34.5%,“注意力较集中,学习效果较好”的大学生占27.0%,“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很好”的大学生占16.6%,还有的大学生“注意力较差,学习效果较差”(10.9%)、“做其他作业、玩手机、睡觉、闲聊等”(11.0%)。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事实上部分高校依旧恪守知识化的课堂教学,未能较好的对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诉求,自然难达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丰收。单向度的输出不仅使学生疲于修满学分,更削弱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融入场域覆盖不全,减弱辐射力。在“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频率”调查中,受访大学生所在高校“一学期5次以上”的仅占18.8%,“一学期1-5次”的占73.1%。思想政治教育实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碍于相关实践课程开发不足以及基地化的实践活动场所短缺等因素,实践教学活动未能有效开展。高校对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域建设不够,故“体验式”“探究式”的文化实践难真正落地。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不牢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11]。课题组调查得知,57.9%的大学生将“教育视频”作为“感兴趣的价值观教育活动形式”。网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诱发新问题,其低门槛性和开放性易致使优秀内容在庞大的信息场被掩盖和冲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易陷入“失语”“迟语”的被动境地,主要体现在:一是西方文化强势植入,借助网络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在意识形态领域借以“普世”的外衣,抨击制度模式、歪曲历史事实、否定发展成就等,鼓吹各种不实言论,极力抹黑中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造成冲击。二是腐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渗透。“你对年轻人过洋节、吃洋餐、追捧外国影视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仅5.0%的大学生充分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认为“西方文化渗透对青少年价值观负面影响较大,此风不宜助长”。对“有人认为拥有巨额财富是人生赢家的重要标准的看法”的调查结果表明,35.1%的大学生持赞同态度;25.7%的大学生表示“不确定”;表示“不赞同”及“非常不赞同”的大学生仅占35.2%和4.0%。资本主义流行文化;三俗文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隐匿于信息洪流中,极具欺骗性,削弱大学生的思想敏感性和判别力。三是低俗信息泛滥。为博人眼球,以打“擦边球”为噱头的直播、短视频、网游等,多推崇休闲享乐,突出感官刺激,鼓动猎奇求异,缺乏思想深度、道德理性和文化底蕴,背离社会主流价值导向,极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味和偏向。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效度不佳

“你对有人通过打擦边球、钻政策制度的空子等方法达到个人的目的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42.0%的大学生选择“鄙视这种行为,我坚决不这样做”;33.7%的大学生选择“属于投机取巧行为,万不得已时也会这样做”;16.5%的大学生选择“不算违规违纪,我可能会这样做”;7.8%的大学生选择“此乃聪明之举,我肯定会这样做”。“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但调查中部分大学生为一己之利不惜背离道德规范,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视界”、传统文化“视界”与大学生的“视界”尚未实现一体化融合。近年来,校园贷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且实施者49%为学生,不少大学生由受骗者而演变为施骗者,其中51.22%出于金钱诱惑[12]。另据悉,30余名考生曾在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中作弊[13]。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效度不佳这一问题凸显。“你对当前网络上出现一些诋毁抹黑英雄人物、道德楷模等的流言的看法”的调查结果表明,84.1%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不怀好意者蓄意造谣”;但也有11.6%和4.3%的大学生认为“英雄楷模已过时,对当代青少年教育意义不大”以及“网络上出现的这类流言有理有据,真实可信”。一股戏谑化解构权威的潮流亵渎英雄、调侃经典、恶搞权威,易致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模糊,理想信念淡化。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涵化作用举足轻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三、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仰望史空,痛定思痛,社会主义文化传统的“断裂”,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较为关键的原因,思想文化的根基摇摆为国家发展埋下隐患[14]。这一惨痛教训启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做新、做细、做活、做实。

1.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功能

(1)探寻开启“课程思政”金钥匙,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打造思政“金课”的实招、真招。首先,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赋予课程思想和价值引领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融入教学之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大学生理论素养和文化自信。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精髓融入专业课程,尤其加强其在理工科专业课程和新兴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再次,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15]。建设“人文中国”“读懂中国”“大国方略”等课程,教育大学生深入阐发中华文化重要典籍中的文化精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6]。

(2)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好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7]。育人者必先自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则综合了诸多学科知识,教师必须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夯实专业知识,自觉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教学中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世界发展形势、国家重大政策方针、社会热点问题等,将其中的智慧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串联”。教师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具备六种素养,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18]引领学生品格高尚、品行高洁、品味高雅。高校可依托名师工作室搭建文化研究和名师培育桥梁,鼓励教师研究如何释放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力,并身先示范崇尚文化。借鉴陕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上海启动“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北京实施思政课教师“1+X”培养计划等。

2.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奏响实践教学活动“交响曲”,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同频共振 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外化为行为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首先,利用纪念馆、博物馆和文化教育基地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360°全景立体展示,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兴趣。其次,开展“最美中国·文化魅力”“传统文化+我”“优秀文化教育行”等特色活动,搭建文化展示平台,为学生树魂、立根、打底色。借鉴浙江大学实施“先锋学子”全员培训计划、“竺可桢奖”评选表彰,中国地质大学借助楚文化实施八大文化建设工程,南开大学建设“三大工程”等有益做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及增强“四个意识”等方面的“主心骨”作用,提升大学生人文涵养。

(2)精选文化元素擦亮文化名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圈粉” 为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建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进行跟踪评估,分类分级挂牌,并与高校合作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培养传人等系列活动,凸显育人功能。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瞄准特色并添加时代精神,打造文化精品和品牌。例如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老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打,放射红色精神的时代光芒,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西安、北京、南京、杭州等地推广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开封、东安、运城、孝感等德文化之乡彰显德文化元素,深化“四德工程”建设。组织大学生开展调研,感悟文化精髓和文化意志,变“外铄”为“内发”,让思想政治教育有声有色、创新务实。

(3)承继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让思想政治教育迸发崭新活力 为解决文化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书籍作为重要载体,充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的思想,结合现代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将知识编制成册,厚植文化自信。建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一批专门面向青少年群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目录,宣扬中华文化恒久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高校应促进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鼓励大学生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输出“创”系列文化产品。连接校企,按照“公司+基地+民间手艺人”运营模式,培养“创先锋”,将西北师大“睒子本生”创业团队助力敦煌文化传播作为样本,让大学生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中领悟文化魅力,熔铸文化魂。

3.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筑牢思想政治教育根基

(1)开展“寻觅传统文化传承人”工程,扶正滋养大学生“拔节孕穗期” 一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培育工程”,聘请传统手工艺人进高校授课并组建导师团,建立传承人工作坊,专门遴选一批大学生,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并从中挑选出后备弟子。二是以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为契机,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梳理,将传承人口述史和文化资料编辑出版,让大学生参与到抢救珍贵、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三是集结高校学术资源开设对传统文化管理人员、代表性传承人、社会传承对象的培训和宣讲,确保“活态传承”的同时,为大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窗口”。浙江省建立代表性传承人访问和报告制度,开展“百工百匠”宣传、曲艺传承发展论坛等就是很好的学习样本。

(2)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焕活传统文化永恒魅力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事件为我们敲响了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捍卫传统节日的警钟。针对时下过洋节、吃洋餐、住洋房等风气愈演愈烈这一现象,我们应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掀起接地气、聚人气的“网络中国节”热潮,展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传播春节-赞天地之化育、端午节-感先贤之圣德、清明节-念祖先之恩德、中秋-报四时之恩赐、重阳节-敬长尊老之恩泽等节日的深厚底蕴。同时,号召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共享各地节庆风俗,线上线下文化活动齐步走,承继节日中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内涵,让传统文化成为温润生活、慰藉情感、滋养心灵的纽带和载体,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3)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振兴工程,“活态传承”延续中华文脉 针对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呈衰微甚至面临消失的事实,立即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振兴工程。“本溪模式”满语教学、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羌族民俗民风等都是濒危文化复苏的参考样本。一是巧借民俗游如火如荼之势,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发挥聪明才智,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点石成金”,彰显少数民族文化的智慧、气度、神韵。二是号召大学生就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调研,借鉴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文山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做法,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三是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示范点,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等保护工作。

4.借助互联网新引擎,为思想政治教育添“新意”展“新翼”

(1)打造“互联网+思政”模式,构建智慧思政学习平台 网络思政“第三课堂”和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打通“线下”与“线上”的教学通道,跨越“课内”到“课外”的学习时空,拓展了思政育人的有效半径。高校应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是搭建“崇华”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涵盖名师在线课堂、学习测评、“薪火相传”论坛等板块,为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学习菜单”。二是巧用慕课如何“打开”教学新方式。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有3200余门慕课线上课程平台。高校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主线,借助慕课激荡更多文化涟漪,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三是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教育。借鉴光明网开展的“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主题活动和中国文明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栏目等,掀起重视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风尚。

(2)建设“e起来”工程,“微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应携手师生共同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APP、开辟微媒体“第三课堂”、微读国学经典、微论坛等,输出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的“文化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以深度解析,将知识点化为整为零,输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品。实施“微读经典”计划,注重传统文化的品读和研究,加强形式表达贴近当代生活。还可以鼓励大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并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热点,创作微文字、微视频、微漫画等优质内容,以“微”弘大义、传大道[20]。通过“微”体系生成富有时代性、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内容”,将传统文化变得鲜活、有趣、乐学,便于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传统文化学习的“微充电”。

(3)创设新型智能学习环境,打造智慧型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凝聚“智”力打造虚拟仿真的思政“金课”,构建互联互动、智能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开辟“智能+教育”新途径。教师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并叠加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听孔子授课、体验汉唐盛世、重走丝绸之路、领略圆明园辉煌等,通过“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参与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化呈现,培养大学生礼敬文化、知恩感恩、矢志奋斗等情怀。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精选学习素材,师生共同参与到主题选取、模块设计、影音嵌入等VR+思政内容的全链条制作中,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理解力和亲切感。

四、结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支撑。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衔接不到位、力度不大、阵地不牢、效度不佳等问题,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六个下功夫”,积极探索富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路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工程落细落小落实,将各项工作抓实抓紧抓好,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元素内化于心,外显于利,固化于行。

猜你喜欢

中华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