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机制比较及其启示
2020-09-18高地
高 地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为大学生开具荐读书目其本身是一种育人手段,是以荐读书目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世界一流大学普遍为其学生开具荐读书目,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基于“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研究定位,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和实际需求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调研分析,旨在系统梳理、分析研判世界一流大学的荐书育人机制,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的实施方略,探索总结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的有益经验,为实现我国大学生荐读书目的编制及推广提供参照借鉴。
一、荐书育人的概念厘定与相关研究综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图书典籍浩如烟海,在阅读过程中,人们往往面临着书目的甄别与选择这一问题。荐读书目又称导读书目,是以“荐书”的形式来推荐和引导阅读,为人们提供一条遴选书籍、择善而读的便捷路径。读书启智,学以成人,依托荐读书目这一载体可以传递优秀文化,助力荐读对象提升思想修为、培养思辨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从而实现教育培养人的目标,此谓荐读书目“育人”之效。而所谓“荐书育人”,意指通过向特定群体推荐荐读书目来实现育人目的的教育培养手段。大学作为先进思想的策源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荐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大学生这一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养成、人生发展目标转向的关键时期,为大学生“择选书,荐好书”并引导其“读荐书,多读书”,不仅是满足大学生阅读需求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据此,本文聚焦“大学荐书育人”这一研究命题,尝试探索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荐书育人机制,并通过比较分析,梳理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机制的经验启示。
国内外学界已有荐书育人的相关研究探索,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相对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综观国内外学界关于大学荐书育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关于我国荐书育人的起源及发展研究。一是关于我国荐书育人的起源考证研究。唐朝的《唐末士子读书目》中,列出了一份包括《史记》《春秋》等25种文献在内的书目清单,以为当时的青年学子提供阅读指南,这份初具荐书形式的书单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推荐书目。有学者考察了关于推荐书目最早的源流,对其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经籍举要》和《唐末士子读书目》被学界列为推荐书目的源流,但向前更进一步的考察,却发现我国推荐书目的历史远不止于此,在唐代之前,我国就出现了荐书行为的记载,以此来论断我国推荐书目的悠久历史。[1]还有许多学者认为,民国时期推荐书目中梁启超和胡适关于大学生应读国学的经典书目之争,正式开创了我国大学生推荐书目的先河。二是关于我国荐书育人的发展历程研究。有学者认为推荐书目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很早就发展起来了。但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国学与白话文之争、中西之争、人文知识和科学精神之争、元典书目和影响书目之争及名人推荐书目之争。清末张之洞基于对诸生“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的思考,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挑选了两千二百余种图书,编制成《书目答问》一书,以指示诸生治学门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后范希增在其体例基础上作成《书目答问补正》,该书纠正了原书中作者、书名、版本等方面的一些错误,补充了1874年以后各书的新版本,增加了1930年前出版的与原书所收性质相近的图书1200余种,成为广为流传的推荐书目。
第二,关于国外荐书育人的理念及方法研究。一是关于国外荐书育人的观念变迁研究。有学者将20世纪20年代美国华盛顿科学院拟出的“百本优秀科普佳作”和2011年《美国科学家》杂志选出的“20世纪百余本科普佳作”进行对比分析,从入选书目的类别、具体书目、作者身份等方面的变化做了探讨,认为经历约一个世纪之后,美国的科普作品观念经历了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播到以弘扬科学理念、激发科学精神为旨归的转变。[2]二是关于国外荐书育人的标准界定研究。有学者指出,美国“各州共同核心标准”之“阅读标准”通过“大学和职业准备阅读锚定标准”、K-12各年级阅读标准、各级各类文本样例和阅读任务样例,明确、清晰地勾勒了阅读素养的发展目标。[3]三是关于国外荐书育人的提升策略研究。有学者通过对美国大一新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良好的阅读策略有助于提升阅读效果,提出高校教师在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应注重为其提供阅读策略上的指导。[4]
第三,关于中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现状研究。一是关于中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推荐原则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大学推荐书目应选取一些基础性、通识类、能够构建合理知识体系的书籍,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推荐书目应包含具有指导性、可读性和大众性的特点,能够给人以启迪思考。二是关于中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推荐主体研究。当前大学生推荐书目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总体而言,关于中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推荐主体研究主要包括:其一为学校荐书。有学者指出,学校是大学生荐读书目的主要推荐主体之一,日本岩波书店2005年出版了广岛大学为文理新生制作的一份推荐书目——《向大学新生推荐的101册图书》,该推荐书目由四个部分组成,共包括101种图书。[5]其二为机构荐书。有学者考察了985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发现高校图书馆会普遍选取一种或多种途径进行阅读书目推荐,主要通过海报展示、实体书展、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微博平台等形式进行荐书。[6]其三为教授荐书。有学者从教授荐书角度列出并分析了哈佛大学教授为本校学生开具的荐读书目。[7]三是关于中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推荐形式研究。总体而言,关于中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推荐形式研究主要包括:其一为依托活动载体。有不少学者指出,依托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书目推荐是国内外高校通常采取的做法,通过组织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荐读书目的有效推广与落实。其二为设置制度保障。有学者指出,韩国江原大学通过制度性的方式为大学生开列荐读书目,要求大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指定阅读书目或者积极参与各种阅读活动,并获得一定的积分方可毕业。[8]还有学者指出,不少美国高校鼓励教师将荐读书目与课程进行整合,如南佛罗里达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大学都要求大学一年级教师将荐读书目纳入到学术基础课程中。
第四,关于国外荐读书目的启示与借鉴研究。我国一些学者对国外荐读书目的启示与可借鉴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国外荐读书目的活动形式研究。有一些学者指出,“新生共同阅读计划(Common Reading Program)”在美国高校十分普及,并围绕目标指向、开展方式、实施流程、活动特点等维度对该活动计划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该活动形式对于我国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的可借鉴性。二是关于国外荐读书目的宣传工作研究。有学者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英国国家慈善机构“图书信托基金会(Booktrust)”主办的Booked Up荐读书目活动进行了探讨,指出该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对我国具有启示借鉴意义。三是关于国外荐读书目的推广评估研究。有学者从国外荐读书目推广评估的角度出发,提出评估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荐读书目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对葡萄牙、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典型评估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出国外荐读书目推广评估范围和持续时间、合作伙伴关系、评估方法、阅读推广对象覆盖范围、影响研究等方面的可借鉴性。[9]
二、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比较分析
本文参照英国的QS、泰晤士、美国的U.S.News、上海软科等较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从中调研了20所世界一流大学为学生开具的荐读书目,分别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波士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多伦多大学、首尔大学、东京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本文对上述2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荐读书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一是关于荐读书单的研究,包括推荐理由、推荐形式、书单数量、书单结构等内容(详见表2.1);二是关于所荐图书本身的研究,包括图书名称、图书出版地、图书出版年份、图书版次、图书作者等内容。
表2.1 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单信息统计表
如表2.1荐读书单信息统计表所示,在学校官网上为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有些大学还会给出书目的推荐理由及导读提要;部分大学会按学科、书目主题、书目用途等维度对所荐书单进行划分,但有些大学的荐读书单则未细分门类;不同大学荐读书单的更新频次不尽相同。此外,部分世界一流大学提供荐读书单时,会给出所荐图书的具体信息。对于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比较分析,本文做出如下总结归纳:
第一,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荐书数量。不同一流大学开列的荐书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如斯坦福大学自2004年起,连续14年为本校大学生荐书,每年只推荐3本;哈佛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面向新生推荐了94本书籍,且长期保持稳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1985年至今,连续34年在学校官网上为全校学生推荐暑期书目,每年的荐书数量不同,平均每年25本左右,其中2019年的暑期阅读书目有29本,2018年的书目有20本;宾夕法尼亚大学、首尔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均为学生开列了100本荐读书目;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以出版荐读书籍的形式为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北京大学推荐60本,清华大学推荐120本。
第二,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结构占比。即世界一流大学在为其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每一领域或类别的书籍各占多少比重,如东西方书籍、经典与前沿书籍、文学类与社科类书籍等所占权重。经调研发现,世界一流大学为大学生开具的荐读书目种类繁多,主题各异。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按年度进行荐读书目的更新,涉猎的书目主题包括“全球化”“科学”“家庭”“艺术”“自我认同”“自由”“教育”等;而国内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结构占比相对明确清晰,如清华大学早在1997年就出版了《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并在2017年进行了修订,出版《清华大学荐读书目》,从中国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名著、世界文化名著和世界文学名著4个主题中分别遴选推荐了30本书籍,其中文学类60本,社科类60本,共计120本。对于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结构占比的制定理由与依据,在未来的研究中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第三,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详细程度。世界一流大学为本校学生开具荐读书目的详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如牛津大学在其官网上以专业学科划分为本校学生提供荐读书目,还会给出某些书目的推荐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每年暑期荐读书目,除附上书籍封面之外,还会给出推荐理由及书籍导读提要等信息;耶鲁大学为本校学生开具的荐读书目,包括图书名称、图书出版地、图书出版年份、图书版次、图书作者或译者、原著语种、装订方式、ISBN、页数、定价等信息,非常全面详实。
第四,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推荐强度。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强度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要求必读书目。如康奈尔大学古典文学系为本专业学生列出了必读书单,并将其纳入到学业考核之中。二是推荐阅读书目。这是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中最为普遍的做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多伦多大学、首尔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荐读书目均为推荐阅读形式。三是分享热门书目。如北京大学在其《北京大学阅读报告2017》中,梳理了北大图书馆2017年中文图书外借热度排行榜,通过发布年度热门书单提供参考指南。
三、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机制的探索分析
为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从荐读书目的编制到荐读书目的推广再到荐读书目的实施效果评估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体系。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有着一整套完备的运行机制,包括荐书主体的确定、荐书对象范围的确立、荐读书目的遴选、荐读书目的编制、荐读书目的推广、荐读书目的更新等各项环节。
第一,荐书主体的确定。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有着不同的推荐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荐书主体:一是学校荐书。如哈佛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面向新生推荐了94本书籍,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清华大学也都采用了学校荐书的形式。二是学院荐书。这类荐书的特点是面向特定学院或专业学生群体,针对性和专业性比较强。如剑桥大学、布朗大学会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推荐相应书单。三是部门荐书。这类荐书有明确的相应部门负责组织,主要包括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招生部门、图书馆、出版社、阅读中心、阅读委员会、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工作组、新媒体工作室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为纪念建馆120周年,特汇聚10位海内外知名大学图书馆馆长,联袂推荐值得学生阅读的28部书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每年都会为本校学生推荐暑期阅读书单。杜克大学的暑期阅读委员会也会定期为学生荐书。四是个人荐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个人荐书也是大学生荐读书目的形式之一。其中包括校长荐书、院长荐书、教授荐书。以斯坦福大学为例,斯坦福大学校长于2015年围绕“适应力”这一主题为全校学生荐书;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于2014年围绕“科学”这一主题为学生荐书;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于2011年围绕“战争与和平中的伦理困境”这一主题为学生荐书。此外,也有学生荐书。如东京大学由于并无官方荐书,学生们自发组织开通了荐书网站。
第二,荐书对象范围的确立。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对象范围不尽相同,有地域和专业之分,针对不同对象范围的荐读书目也存在差异。一是为全国大学生荐书。一些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对象范围是全国大学生,这其中又包含学科专业的划分。其一,为全国所有大学生荐书。如1990年出版的《准大学生荐读书目》(Reading Lists for College-bound Students)一书,为全美即将入学的准大学生开列出一份荐读书单,并不定期进行更新再版,书中所荐书目来自美国一百余所高校荐读书单的实际调研与分析筛选。其二,为全国某些专业学生荐书。如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为全国历史、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列了100本历史与文学领域的荐读书单。二是为本校大学生荐书。有许多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对象范围是本校大学生,这是世界一流大学通常采取的荐书做法。其一,为本校全体大学生荐书。典型高校有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里斯托大学、首尔大学等。其二,为本校某专业学生荐书。如剑桥大学在其官网上为本校哲学系学生开列了一份荐读书目。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波士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也同样为专业学生开具了荐读书目。其三,为本校入学新生荐书。如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均会为本校入学新生开具荐读书目。
第三,荐读书目的遴选。大学生荐读书目应该是全学科的,应难易兼具,难度具有梯度性。[10]荐读书目的目标指向是通过不同等级、不同种类书籍的合理组配,持续提升大学生的阅读素养及阅读能力,发展大学生个体潜能,助力其终身学习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如何确定和选择大学生荐读书目、基于哪些标准和准则对大学生荐读书目进行遴选等尤为重要。世界一流大学在选择荐读书目时具有一定的遴选依据和原则遵循。有编者通过发送问卷调研的方式生成荐读书目。如1985年三位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寻找以创造性思想和所代表学科而知名的哈佛大学教授,请这些教授们每位列举出4至6本荐读书目以及推荐每本书的理由,并辅之以面对面或电话和通信的形式采访他们“什么书对您思想的形成产生过帮助”以及“为什么”,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哈佛未来读书指南》。《南大读本》的遴选经过了诸多环节:先是学科专家推荐候选书目(总计188部),随之于2014年度南大“读书节”期间开展师生网络评议,再到各位主编集体审定,最终确定了“南京大学本科生悦读经典计划”的60本基本书目。在此基础上,又从每本书中选出若干精彩篇章,最终形成了上下两册、六十余万字的荐读读本。
第四,荐读书目的编制。有学者指出,在编制推荐书目时,一要对图书进行比较,二要对版本作选择,三要对书目作科学编排,四要对图书作提要和评注。要时刻考虑到阅读对象,所做的提要必须要符合读者的阅读水平,评注必须具有指导价值。同时,荐读书目的编制也应囊括多种多样的书籍,为丰富读者的精神生活发挥作用。[11]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编制各具特色,如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其官方网站上为其学生荐书,所荐书籍包含书名、封面、作者等信息;哈佛大学的荐读书目直接采取罗列书名与作者的形式,直观明了。还有一些大学围绕荐读书单,专门组织编写了导读用书,如清华大学于2017年出版了《清华大学荐读书目》一书。此外,还有一些大学荐读书目的编制更为具体、细化,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荐读书目——《北外读本》共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由两个学科构成,编者力邀校内外各个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一起精挑细选出各学科中适合大家阅读的经典书目,并针对这些书亲自撰写导读、荐读材料,连同相关书籍的精彩篇章选段,还设置了3至5个核心思考题及延展阅读书目。
第五,荐读书目的推广。推荐书目的宣传落实过程,其本质上就是一种阅读推广的过程。为取得荐读书目的良好落实效果,离不开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而这需要诸多要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包括阅读推广的主体、对象、内容、载体、手段及效果评估等影响要素。基于当前的研究基础,可以梳理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宣传推广过程中主要采取的三种途径:一是融入课程体系,二是依托课外活动,三是官方网站发布。以依托活动载体进行荐书育人为例,近年来,“新生共同阅读计划”在美国大学中十分流行,该活动承袭了全美“一城一书”活动,在活动中,大学会为本校新生开具荐读书目。每年开学前夕,大学会为入学学生准备一本书——这本书被称为新学年的“共读书籍”,新生须在暑假期间阅读所选图书,并在秋季开学后参加与共读书籍有关的课程及讨论活动等。[12]
第六,荐读书目的更新。在制定并推荐大学生阅读书目后,一些大学会保持荐读书目长期稳定,而有一些大学则会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荐读书目。按照书目更新频率,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基本可以分为长期书单、年度书单等。一是长期书单。长期书单方面,典型高校有美国哈佛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这些高校会在官网上为学生开列一份荐读书目,且长期保持不变,荐读书目较为稳定。二是年度书单。年度书单方面,有许多高校会以年度为单位为其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1985年至今,连续34年在学校官网上为全校学生推荐暑期书单。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为其学生开具年度书单。
四、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机制借鉴与反思
本文立足于中外比较的视角,力求全面呈现国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现实状况、深入挖掘国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育人实践,并在自觉回应本研究课题的主旨关切的基础上,探索分析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的机制比较及其启示,梳理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在为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上的有益经验,通过辨证审思得出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的可借鉴性。
第一,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教育传统、主流价值各有不同,对于高等教育中大学荐书育人的价值诉求及规范标准也存在差异。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把握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共性与个性、互通点与差异点,如何通过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全方位多角度对比分析将国外的有益经验本土化以实现为我所用,这些都是本研究的应有之义。从世界一流大学荐书育人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出发,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荐读书目进行探究分析可得出如下发现:一是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共性。虽然中外各国的国情不同,高等教育制度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有自身的特点,但其中不乏一些共通之处,如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其本身都是一种人才教育培养的手段和方式,都是以荐读书目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二是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差异。由于不同国家在国家形成和历史发展上不尽相同,因此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大学生成长需求特点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基于此,可归纳总结出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所具有的差异性。如我国大学生荐读书目暂未出现宗教类书籍,但国外一些大学为大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中有一些宗教类书籍。以美国为例,《新约圣经》的印刷数量超过了1亿册,《圣经》等宗教类书籍经常出现在美国高校的推荐书目之中。
第二,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问题与反思。世界一流大学虽在人才教育培养上高度重视,大学生荐读书目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传统经典书目。如美国国家学者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NAS)对高校大学生荐读书目充满担忧,连续六年来,NAS每年都会发布关于美国大学课外阅读书目的研究报告,2016学年,在研究了全美361所大学的推荐书目后,NAS直指高校为学生布置的新生和课外阅读“缺乏经典,充斥着没有学术挑战的流行书籍”:超过半数推荐的书目出版于2010年之后,94%推荐的书目出版于1990年后,即这一届新生出生以后。这些推荐书目大多为流行畅销书籍,语言上缺乏足够的学术挑战,主题偏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常常集中于“种族压迫、环境灾变和社会运动”等本土议题,而忽略了传统经典作品。[13]二是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基于对国外18所一流大学的实证调研,发现国外一流大学的荐读书目大多都以西方作品为主,鲜有涉猎东方书籍,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三年的暑期荐读书单中未出现一本东方书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国外大学生荐读书目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但也有一些国外一流大学为学生推荐了中国名著,如哈佛大学推荐学生阅读老子的《道德经》,波士顿大学除推荐《道德经》外还为学生推荐了《论语》等书目,普林斯顿大学推荐学生阅读《庄子》《红楼梦》《史记》等中国作品。有一些国外一流大学还为学生推荐了马克思主义专著类阅读书目,如布朗大学推荐了《共产党宣言》、哈佛大学推荐了《资本论》等。三是配套措施不够到位。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些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比如,通过对国外某些高校的教授和学生进行访谈,笔者发现很多师生并不了解本校推荐阅读的书单。因此,有必要专门对大学生荐读书目的落实情况和改进策略进行研究。一是要设计观测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观测图书借阅率,开展读书会、座谈会以及访谈调查等形式,对书目阅读过程进行效果追踪,探索建立分类、分周期的书目阅读反馈机制;二是选取国内外典型高校开展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其在大学生荐读书目上的典型经验做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策略。
第三,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启示与借鉴。尽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但不容忽视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在荐书育人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探究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成功经验,可为今后开展我国大学生荐读书目的实践提供参照借鉴。关于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经验的启示与借鉴,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荐读书目的难易程度界定。对荐读书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界定,可以消除读者的阅读困难,国外在此方面已有研究探索。如美国非营利性文化组织——Reading Is Fundamental(简称RIF)致力于为国家荐读书目及阅读推广服务,该组织除了会为广大读者推荐阅读书目之外,还会对书目的阅读难度进行分类(一颗星代表容易、二颗星代表中等难度,三颗星代表难),旨在让读者更方便地进行阅读。部分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遴选也会依据一定原则进行难易程度的把握,如将句法、文字、文本内容等作为难易划分标准等。一些大学会将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及文本类型及文本复杂程度作为衡量荐读书目难易程度的参考维度。 二是荐读书目的各类书籍占比。大学生荐读书目应具有全学科、通识性特征,应对各类书籍的结构比例进行合理编排,让荐读书目能够发挥提升大学生综合阅读素养、助力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各类书籍占比不尽相同,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可总结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在书单结构设计上的有益做法,为编制我国大学生荐读书目各类书籍的遴选比例提供参照。三是荐读书目的多样化推广方式。世界一流大学荐读书目的推广方式多样、各具特色,包括将荐读书目融入课程体系、依托活动载体进行书目推荐等。以荐读书目与课程体系的融合为例,美国很多高校均有开设阅读课程,并将其作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如哥伦比亚大学在20世纪初便在美国的大学中率先推行名著导读课,向学生推荐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名著,并作导读性的讲解。后来这一做法被芝加哥大学和其他一些大学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