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实证分析
——基于2014年—2018年黑龙江省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
2020-09-18张会来
张会来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政治认同,是指公众依据现存政治制度的价值、效用及其执行者等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和心理归属,进而基于自身价值积极参与政治实践并期望对政治过程产生一定影响的行为活动[1]。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研究青年大学生群体在时间维度上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认同的动态图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立足于时间维度上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变化趋势和思想状况,力图客观呈现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动态图景和总体态势,以问题为导向,形成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益路径和积极探索,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性提升。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课题组采用自行研制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展开调查。以黑龙江省10所高校的学生为跟踪调查对象,样本涉及985、211院校、省属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和独立院校,13个学科专业分类都有所选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调查中,每一年度都根据最新的时事政治、政策变化、执政理念等情况,适当调整调查问卷所涉及的测量倾向,但研究构念所涉及的潜变量观测指标,都具有强烈的指向性。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调查高校的学生总体规模确定抽样人数以及人口统计学的分布情况,能客观上反映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态势。
2.调查方法和内容
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基于文献分析、德尔菲技术等确立的调研内容和问卷设计,问卷中涉及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大学生政治认同评价、对执政理念的态度测评等三个部分。题项主要包括对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理论体系)的理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选择、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政党制度、党的领导地位、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认同、政府执政理念(文化自信、人民史观、网络安全、稳定大局、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认同等方面的认同态度。
3.样本的信效度
使用SPSS21.0对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可靠性分析,检验自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论显示,观测题项可靠性分析Cronbach′s α值大于0.7,说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观测题项因子分析方差累积贡献率在50%以上,同时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均大于0.7,说明自制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整体认同度较高,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等具有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文化自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人民史观、网络安全及稳定大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的认同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态势。但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中持有“说不清楚”“不太赞同”等观点,占据一定的比例,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强。
1.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和政治共识是政治观形成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治主体的意识形态属性。[2]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观测指标,反映在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知、情感信仰和态度倾向,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理论体系的认同和态度倾向。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度认同。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总体上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政治认同态势良好,“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65%以上。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2.5%,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76.2%,2016年态度认同数据为77.4%,2017年态度认同数据为65.6%,2018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2.4%。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流价值导向,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也是衡量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政治认同的重要参考指标。结果显示,总体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及理论体系的政治认同态势良好,“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85%以上。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2.3%,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3.7%,2016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2.9%,2017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5.6%,2018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6.0%。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
图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坚定而正确的政治认同,能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政治制度的本质、价值和优势。[3]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态度测评,主要测量指标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的心理归属,对政治、经济、政党制度的科学认知,对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的高度认可,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的情感认同。
大学生群体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体现在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认可和支持。通过对“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三权分立’”这一题项的测评,发现调研数据的对比,总体上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态势较高,“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75%以上。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7.0%,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78.3%,2016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4.7%,2017年态度认同数据为76.9%。具体情况详见图3。
图3 对政治制度的认同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坚持的经济制度。通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认同测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动态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认同态势总体较高,“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78%以上。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9.1%,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3.7%,2016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6.2%,2017年态度认同数据为78.6%。具体情况详见图4。
图4 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
通过对大学生政党认同的测量,可以直接反映出个体和群体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认可和支持,是大学生群体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真实评价。在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同评价中,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同态势总体较高,“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78%以上。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0.5%,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8.7%,2016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8.8%,2017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3.8%。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对政党制度的认同
在2018年的问卷测试中,将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测量,归一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的认同。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这一说法,有96.3%的调查大学生持赞同态度。此外有3.4%的高校学生认为“说不清楚”,0.3%的高校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具体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对制度选择的认同
坚持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认同,也是衡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指标。[4]通过对比2014-2018年的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说法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85%以上。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3.7%,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1.5%,2016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3.0%,2017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5.5%,2018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3.9%。具体情况如图7所示。
此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还应包含对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实践成果的科学认知。根据2014、2015、2018年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说法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90%以上,并呈逐渐上升的态势,这正是改革开放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3.1%,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1.9%,2018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3.4%。具体情况如图8。
图7 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认同
图8 对改革开放的认同
同时,大学生对“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说法的认同,总体上呈现出较高的认同态度,“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的态度认同均在调研数据的90%以上。其中,2014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4.3%,2015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4.1%,2016年态度认同数据为91.7%,2017年态度认同数据为85.5%。具体情况如图9所示。
图9 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同
3.对政府执政理念的认同
在2014-2017年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的基础上,2018年根据党的最新理论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对政府执政理念的政治认同测量,将人民史观、网络安全及稳定大局、文化自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观测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一说法,有95.5%的调查大学生持赞同态度,有2.3%的高校学生认为“说不清楚”,0.2%的高校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大学生对“没有网络安全就谈不上真正的国家安全”这一说法,有94.5%的调查大学生持赞同态度,有4.6%的高校学生认为“说不清楚”,0.9%的高校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说法,有96.6%的调查大学生持赞同态度,有3.3%的高校学生认为“说不清楚”,0.1%的高校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大学生对“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一说法,有92.8%的调查大学生持赞同态度,有5.6%的高校学生认为“说不清楚”,1.6%的高校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说法,有95.6%的调查大学生持赞同态度,有4.0%的高校学生认为“说不清楚”,0.4%的高校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这一说法,有96.5%的调查大学生持赞同态度。此外,有3.2%的高校学生认为“说不清楚”,0.3%的高校学生持不赞同的态度。具体情况如图10所示。
图10 对执政理念的认同
三、问题关注与建议思考
相比于其他年份的数据,2017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数据下滑,一方面可能是抽样比例变化所致,2017年调查样本从之前的2000人增至3180人,增加了调研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知不足、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因而有必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建设。同时,2018年数据的大幅度上升,也反映出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的陆续召开,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有所成效。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点在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中得到了体现。但也清晰看到,调研数据反映出的微观问题,即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政府执政理念存在部分学生“说不清楚”、甚至是不赞同(不太赞同、很不赞同)的情况。这说明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往更纵深的层次发展,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大学生思想引领、价值塑造、行为践行的优化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思想认同。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设,夯实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环节
通过对大学生政治认同2014年—2018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将学科专业与主流意识形态政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政府执政理念的认同进行交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科分类的大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人文科学类(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专业大学生政治认同最高,其次是社会科学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专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均高于理工类、农林类的大学生。此外,军事类专业大学生因忠诚教育、国防教育的持续开展,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感。同时,其他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差异性影响。由此可知,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政治认同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鲜活的个性特征、学科属性和教育成效。因此,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理论教育、知识储备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可以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解释力。[4]因而,高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提升和思想引领长效机制形成。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修改完善教学专题内容,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大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方式,夯实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环节。此外,要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与补充,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相统一,积极构建多学科支撑、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多部门系统联动、协同配合的大思政格局,全面凝聚“系统教育力”,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5]
2.构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创新内容和方法,提升话语吸引力和认同效能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新闻传播速度飞快,“快餐式”地信息轰炸消耗着大学生的阅读“粘性”,阅读的“眼球效应”已成为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和高效率知识内化的重要因素。而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专业课课堂讲解、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宣教等途径进行,讲授方式相对比较枯燥、趣味性不强。同时,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改变了舆论传播的方式及内容,信息内容的多样化承载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了传统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势,自媒体话语的生活化、随意化、娱乐化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传播构成挑战。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政治认同易于受到社会现实、虚拟网络、社会思潮、价值缺位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需要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建设与之相适应,以问题为导向、以成果为效度、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话语吸引力和认同效能。
所以,高校要积极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利用更生活化的话语方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新引力和传播活力。高校要深入剖析青年亚文化现象背后的成因,把握网络语言符号和寓意,主动采用富有时代性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注意把握理论宣讲、价值引领、案例导入、实践教学、情感体验、现实回应等多元因素糅合,丰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吸引力和传播效能,推动大学生理论认同、情感支持、行为践行的“知行合一”,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理论内化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行为规范。只有符合大学生成长阶段、心理需求、接受模式、学习习惯、情感体验的理论宣讲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才能实现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公共话语的引导,最终推动切实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效能。
3.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资本,激发群体规范的内动力和场域影响作用
社会资本,是组织内各种社会连带的加总,其获得需要靠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连带建立与维持,具有隐性的集体收益。[6]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密度开始内聚和扩大,参与人际关系的互动性逐渐增强,也越来越受到所处人际关系群体的影响。根据“规范-激活”理论(Norm-Activation Theory)的研究成果,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会逐渐内化为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指导。国外学者BOBBINS等提出的场动力理论认为,群体内的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互影响,并通过比较后的心理判断而改变其理论、情感和行为的认同。
因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要积极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资本存量,发挥党员、学生骨干、优秀学生的朋辈引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互惠氛围,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引导公共话语表达,使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看待社会现象、理性认知人生的知识源泉。同时,要把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个性特点和主体差异性,以需求为导向,重视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依托良性互动关系促进环境“场域”对群体规范的养成,营造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道德浸润氛围,积极探索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教育力”。[7]最终,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实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