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传播视野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2-25珩,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受众思政政治

吴 珩,付 丽

(1.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政治传播是近几年兴起的学术热点,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两大视角切入。本文所指的政治传播主要是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即政治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通过传送和交换政治信息,得到所需要的政治效果的过程。[1]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微信、微博、微视频和APP的普及和兴起为思政内容提供了更加多样的传播方式,也使得个性化传播成为可能。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受众对相关内容的接触状况,并通过反馈环节知晓受众的接受状况。不过,网络思政内容缺乏互联网思维、质量良莠不齐等内在因素和多元化社会思潮也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借助网络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让优质思政内容被更多受众认可和接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政治传播可以分解为公众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表达政治诉求和政治系统针对公众诉求进行反馈的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2]互联网的发展为政治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多样和更易被受众接受的方式,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增进政治信任,提高政治参与,进而确立正确政治信仰。

1.发布和传播正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信息,扩大学生知情权

随着新闻类手机应用和个人公众号、微博的发展,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得到拓展,相对于以往的课堂、书本、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政治传播渠道,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学生对政治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了解程度的差距逐步缩小,政治信息不再被少部分人垄断。同时学生通过使用网络思政工作的相关平台,初步取得了与思政工作者的互动,个人的意见能够通过网络思政平台实现表达并得到反馈,感受到了自己表达的观点得到重视,感受到了自身话语权的提高,学生参与思政工作的主观积极性得到激发。“微媒体集 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4A’元素为一体,开启了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信息传播新时代”。[3]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和社交软件有传统传播媒介所不具备的功能,这些现代化的功能和手段与政治信息相结合,共同构建了即时化、快捷化、时尚化的现代网络政治生活空间,为政治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政治信息,扩大政治知情权。

2.提高学生政治参与度,引导学生关注政治生活,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热情

借助互联网技术,学生接触到政治信息的内容有了极大的丰富,获取渠道更加多样,速度更加及时,使政治走下高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政治传播日常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也日益提高。利用网络收听收看政治信息,发表观点,已成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学校对待学生参与思政工作态度的转变,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特点和匿名制,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创造了自由宽松的环境。借助网络,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就能观看时政新闻,参与线上投票,利用评论区发表意见、表述观点,甚至可以与学校等进行直接对话,表达诉求。相对平等的、能得到信息反馈的、有参与感和获得感的虚拟网络社会政治关系正在逐步建立,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愿意参与政治,关注政治,既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敏感性,又极大地激发、提升了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

3.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思政工作首先离不开政治,其次不能脱离网络,其实质就是运用政治传播模式在网上开展的思政工作。它改变了传统思政工作单纯说教灌输的方式,改变了以往政治传播自上而下的单一渠道,破除了学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时间、地域、文化素养、学历层次等阻碍,为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先进思想、制度政策、时事政治等提供了聚合渠道。把具有强烈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政治立场的学生“聚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传播中受教育,在网络中受引导,形成政治共识,并逐步树立正确政治信仰。

二、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升级和内容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立德树人”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注重传播效果,关注受传者是否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在什么方向、多大程度上加强或发生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往往具有单向性和同质化的特点,而忽视传播效果。进入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以及方式日趋多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效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调整,以适应互联网引发的变革,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目标。这也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产品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研究传播内容、技巧、受众心理等影响传播效果产生的机制、规律,在产品方面升级,在传播内容方面进行创新。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升级

网络思政产品具有教育和互联网的双重属性,这也就要求其既要具备教育产品的特征,用优质的思政内容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促使学习者能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和我国国情,达到“育人”的目的。同时,网络思政工作也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注重培养熟悉互联网传播模式、善于用互联网传播思政内容的师资团队,并用学习者更易接受的话语体系与其进行对话。

(1)互联网的内容生产与教育内容生产的结合 网络思想政治内容是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兼具二者的特点。这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具备互联网思维,在传播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借助短视频、H5、小程序等新兴的传播方式传播优质的思政内容,以得到受众的接受和认可,并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给受众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帮助,更好、更深刻地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现状。同时,教育特性又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其内容给受众带来的认知、思考方式,甚至精神面貌的影响和改变。思政教育内容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而应该以优秀的产品发挥其引领人、教育人的功能,提升受众认知和看待世界的能力,及时纠正其偏差思维。

(2)将用户体验融入思政教育的效果反馈中 传统思政教育以实地课堂教育、讲座和学习参观为主,即使借助媒体进行传播往往也是通过电视节目、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内容的传递。这也就使其难以接到受众有效的反馈,在受众是否接触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众的意见和态度,相关产品是否对受众产生了影响等传播制效方面更是难以实施有效的测量,这也间接导致了许多思政教育工作者忽视对传播效果的测量。近年来,借助互联网进行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教育活动的反馈环节的地位往往被忽视。思政类APP和网站虽然有评论区,但其位置往往设置在受众不易找到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无人管理的现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改善传播效果需要思政教育制定和实施者具备互联网思维,而其核心便是要具备用户思维,关注用户反馈,分析受众心理,并在传播技巧和传播内容方面进行适度调整。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用户体验,优化受众的反馈环节,比如可以通过设置评论区、开发小程序、开展直播等方式使得受众的反馈更加方便和快捷,并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受众意见并对传播活动适时地进行调整。互联网不仅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反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也使得测量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变得更为便捷。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在线答题、拍摄观看照片等方式了解受众是否有接触到相关媒介内容,以及受众在接触媒介内容后对相关内容的知悉程度,考察相关媒介内容是否取得了理想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制作短视频、开发H5小游戏等方式对一些受众接受性较差的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提高相关文本的易读性和可读性。不过,这些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都应建立在充分考察受众需求的基础上,相关工作者不能仅仅从自身角度出发,更应充分考虑受众因素,使得这些创新更加实用,更易被受众接受并产生理想的传播效果。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创新

在传播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可使网络思政工作更易被传播者所接受,但如果仅仅在传播方式进行创新,而没有足够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支撑,其传播活动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吸纳传统思政工作的内容,把传统思政教育的优质内容网络化、数字化。同时,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容还可以在传统文化和地域精神方面进行扩展,使其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特色更为鲜明。针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这一特点,思政教育工作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年轻人的阅读兴趣,让思政教育产品更易被年轻群体所接受,并取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

(1)传统思政工作在内容上的支持 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并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和评价体系。不过,传统思政工作以线下授课和组织活动的方式为主,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优质课程资源难以被共享,互联网的出现给优质课程资源传播带来了机遇。网络思政可通过慕课、精品课程等方式将优质思政课程资源上传至互联网,使其能被更多人接触和共享。受众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时间规划通过互联网向特定的老师学习特定的内容。网络思政教育设计者可以通过签到打卡的方式了解到思政教育传播的覆盖程度,也可以通过在线答题的方式考察受众对相关内容的知悉程度。借助传统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网络思政可以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分析及时补充或强化相应的知识,完善学习者的知识体系,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2)传统文化、地域精神赏析在内容上的拓展 传统思政教育的内容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其内容往往具有同质性,个别案例也较为陈旧,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内容与学习者联系不够紧密,造成其不易被受众所接受。中国历史悠久,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养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当代高校的责任。将传统文化内容纳入思政体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使思政内容更易被受众所接受。中国疆域广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区都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精神。比如,陕西省的延安精神、河北省的西柏坡精神、黑龙江省的东北抗联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瑰宝。而对于当地思政学习者来说,这些内容具有天然的地理接近性,更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被他们了解并接受。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设计者可以采取与当地合作的方式,将各个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使得思政内容更为丰富。同时,通过对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域精神进行赏析,学习者可以更加了解当地的文化,也可以对相关思政教育内容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借助VR、H5等方式可以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政协馆、党史馆等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地点数字化,让更多学习者可以在线参观,在了解当地历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时尚化、指尖化的内容创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 98.3%。而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和使用频率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中占据前三位。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思政工作的主阵地也由网页转向微博、微信和小程序,而其目标受众主要是年轻群体,这部分群体对时尚化和指尖化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如果思政教育产品没有在短时间内吸引其注意力,他们往往会选择将其关闭。这也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制定者学会突出传播政治内容中的核心要点内容,提高传播文本的可读性和易读性。比如,新华网推出的《11张图带你读懂十九大报告》便分版块地展现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核心内容,并以其吸引眼球的排版和简单易懂的内容,获得网民的喜爱。在进行文字内容传播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定者还应具有用户思维,把一个长篇内容分解成几个相互联系的短篇内容。此外,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将一些不易被学习者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通过动画、短视频等手段进行呈现,使其更易被受众所接受。在时尚化和指尖化方面进行内容创新,可以使其传播内容更易被受众接受,同时,借助碎片化的传播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拓展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新的政治传播环境,作为政治传播重要要素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其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往往缺乏对传播过程直接干预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赋予了受众更多的话语权,受众从被动走向主动,Web2.0时代的到来更是使得传受一体化局面得以形成。每个个体都可以对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发表自己看法和观点,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被学生群体所接受,他们便有可能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对相关内容进行分享,引发多层级传播。为了适应网络带来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单向灌输的传播模式,积极借助各种传播形式搭建互联网政治传播话语体系。

1.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在现场

网络的即时传播技术使得“人人都在现场”、“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可能,给大众表达意见和建议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大众也乐于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见闻和所思所想,表示自己身处事件发生的现场。这种现象也导致了政治传播的渠道发生改变,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发布信息,反馈信息的渠道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纵向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复杂的,横向纵向交叉的。尽管这种多渠道的传播模式不能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但能改变思政信息的传播效果。在网络思政工作中,政治信息传播都应该以“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导向,但传播渠道的增多,会使得政治信息被简单化、通俗化和碎片化,那么就会严重削弱网络思政的教育效果,进而影响“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在传统观念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主要依赖相关工作者进行发布,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范围等均在可控范围内,但“人人都有麦克风”使得受众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发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会使思政信息受到来自于受众的扩充、缩小甚至曲解。被恶意曲解的信息一旦传播开来就有可能形成网络舆情,这是与思政工作的本质要求相违背的。这就要求高校对思政信息传播的变化进行必要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政治传播的“把关人”或“防火墙”功能。体现在依据政治传播的基本原理,制定各类网络安全、意识形态、新媒体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和制度,既是预防网络舆情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有用信息得到传播的有效途径。

2.学生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具有信息再生产的能力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受众表达意见和态度变得更加容易,传播活动如果得到学习者的认可和接受极易引发他们对该活动进行转发,这也就可以使得该思政内容的传播范围大幅扩展。在移动互联时代,学生不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动的接受者,他们能主动选择信息,还可以根据自己对信息的理解生产出新的意义,并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成为信息的次级传播者。这种次级的传播是学生对信息再生产的过程,表明了学生正在政治传播的环境下作为受众主体能动性的增强。网络空间使得思政工作得到了新的平台,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直接参与的政治传播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将自己的政治意见、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诉求等作为信息内容投入到整个传播过程中,个体的政治价值得以在网络中展现,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认同感。而网络的非实名制使得学生可以不必过多顾虑规章制度、学历层次、地域影响等的限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自己生产的信息,并在网络空间中寻找意见相同者。这种对信息的二次加工,使得每一条思政相关信息都有无数种理解,每次再传播都有被强行信息附加或内容解读的可能。这使得思政信息的生产和发布不再是学校思政相关部门的垄断权利,每位普通学生生产的信息也能得到传播。这会带动学生对信息再生产的热情,充分展现了受众在整个政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也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设置课程和组织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提前预判信息发布传播会产生的影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同时,增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督和预判,加强对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分类引导,使学生对政治信息的再生产在可控范围内,并建立学生网络信息员、评论员队伍,让学生的信息再生产能力为我所用。

3.改变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

新的传播媒介的功能设置实现了发布与反馈几乎在同时进行,学生的媒介接触渠道更加多元,网络政治信息一旦发布,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即时看到,单向传播也变为双向的互动,使得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消息并即时进行交流反馈,这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网络政治传播中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使得政治信息传播的生动性与无限性得到大幅提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直接、自由的平台,更加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时如果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继续采取传统说教式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传统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实体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等方式确保学习者接收到相关的教育内容,其传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但是网络思政内容效果如何主要看学习者对该项内容是否感兴趣,一旦学习者对于网络思政工作内容不感兴趣,他们便极易去接触其他的媒介内容,严重影响传播效果。这也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改变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应该采取音频、短视频、直播等易被受众接受的方式传播思政内容。

此外,传播者还应该设置在线答题、评论或弹幕等与受众互动的环节,调动受众的兴趣,提升传播效果。提高受众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感和传播内容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要警惕把思想政治内容娱乐化的倾向,应该恪守底线,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方式选取恰当的思政内容讲授。

4.新的传播媒介灵活运用

从网络技术的角度看,将网络思政工作至于政治传播的视野之下,即突破了传统政治传播的局陷,使政治信息在网络得以延伸。又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使思政工作从品德教育向政治素质培养转变。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得益于对新媒体平台的大范围应用,使得思政工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网络思政信息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速度上占尽优势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天时”;以中宣部的“学习强国”、广东团省委的“灯塔工程”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为“地利”;以具备坚实理论基础、熟悉高校学生特点,掌握网络宣传规律的网络思政工作者为“人和”,使得思政工作在网络如鱼得水。包含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的“三微一端”给思政内容传播带来的技术革新,一方面使得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另一方面要求思政工作者要适应互联网环境带来的变化,提高生产优质思政教育内容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在不同平台发表同质的内容,或因时间和精力有限上传劣质内容,加剧网络空间思政内容良莠不齐的状况。“三微一端”的每一组成部分都各有特点:微博传播的信息碎片化,辐射范围广,信息传播速度快;微信具有连接用户之间“强关系”的特征;微视频使得传播活动的参与感更强;客户端具有内容丰富、受众广泛、时效性较强的特点。网络思政工作要灵活借用“三微一端”进行内容传播,结合不同传播载体和平台的特点,制作相应的内容,使得产品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四、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方式的优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与各种在线学习平台的普及,扩展了学习者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学习特定的学习内容,其学习的自主性大幅度提高。这也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传播内容进行优化,扭转过去针对社会大众的泛播思维,培养起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窄播思维。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理清不同群体对思政教育的需求层次,针对特定群体定制相关内容,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

1.优化网络思政的需求层次

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开展教学、组织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从学生的需求来讲,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不再是为了直接影响并控制学生思想及行为,而是对思政信息进行次级传播,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丰富思政工作手段的同时,学生接受信息的自主权也同时加大,其完全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和屏蔽信息,思政工作已经不能象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那样直接施加给学生。思政工作者发布的信息要想得到学生的“转发”“评论”和“点赞”就要较多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以满足学生需要为依据,这样传播才能具有意义。因此,为了调高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学生的认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传播影响并控制学生的目的不再那么直接和突出。

2.个性化定制

学生是网络思政工作的接受者,是“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载体。在网络政治传播的环境下学生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被动客体”,也是参与传播过程的主体,发挥着主体能动性作用。学生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社会经验等,都会对思政工作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思政工作者要换位思考,充分了解认同当代大学生普遍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调整教育策略。互联网为网络思政传播提供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关内容过于冗杂的局面。如果向每个学习者都传播同质的思政教育内容而忽视不同学习者对传播内容的个性偏好,或是被动地等待受众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会使大量思政内容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思政类的APP和小程序可以在内容个性化定制方面积极探索,在用户刚刚注册的时候让用户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向,然后向用户传播这些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内容。运用个性化定制手段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方式,可以提升思政内容的传播效果,减少相关内容不必要的浪费。

3.互联网政治传播的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耳提面命式的,而应该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作用下达成思想和行为上的正确共识。只有让受教育者真正拥有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具影响力。”[4]传统思政工作的内容比较精深、世界观也较为宏大,如果在网络思政教育中一味地照搬传统思政工作的内容会使部分学习者因内容枯燥而不去主动接触相关传播内容。为此,网络思政工作的设计者应转变话语体系,用贴近受众的表达方式传播思政教育内容,让广大学习者能听懂、能接受。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过去过于学术化和政治化的话语体系,转向课堂化和大众化的话语体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相关教育工作者要一味地迎合学生来讲课,而是应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需求,要在保证内容严肃性的前提下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在传授知识之余还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

猜你喜欢

受众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