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三个触动点
2020-02-25丁晓东子华明
丁晓东,子华明
(1.曲靖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2.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形势与政策”课所占学分最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最少,因此,与“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门思政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教学相比,容易形成“形势与政策”课和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太重要”的观念。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变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安排难度大,而且此二者的考核方式一般以专题论文、调研报告等为主,评价弹性大。面对这种情况,“形势与政策”课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如果不能迎难而上和严格考评,教学就更易松懈,效果就更难保证。另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任重道远。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与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三项内容涉及思政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及思政教育主渠道,对高校思政课将产生整体性影响,因此,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基本遵循,以上述三项内容为三个触动点,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在课程体系上,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支点,确立其特定的“核心课程”地位
高校思政课程“4+1”体系中的“1”指的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有的将此“1”仅仅视为高校思政课程的并不重要的补充,其实并非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1],“形势与政策”课亦然,而且“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与时俱进,时教时新的鲜明时效性,需要在“第一时间”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大学生实现“三进”。第二,“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现实针对性,需要根据国内外现实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综合运用性,包括“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问题”等4个专题,涉及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维度。因此,《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把“形势与政策”课程视为“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和“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2]。可见,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形势与政策”课程应成为支点,这样才能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上述特指的“核心课程”与“重要渠道”的作用。这是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而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3],学生才能学懂弄通做实,所以,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其他4门课程的有关内容,或者说,“形势与政策”能使其他4门课程的内容活学活用,这种撬动整体的功能唯有“支点”能为之。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程不是一道可以做不好的“附加题”,而是一道必须做好的体现水平的“综合应用题”。在高校与思政课教师中,亟待确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定的“核心课程”意识,如此,不仅有利于学好“形势与政策”课程,而且也有利于其他4门思政课程的学习。
在具体实施中应以系统思维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一是,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从而将本门课程的4个专题形成一个整体,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二是,需要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以每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主体,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的选修课,还有,学校组织开展相关讲座与实践活动等,从而使“形势与政策”在该课程体系中的支点作用发挥得更好。三是,需要厘清“形势与政策”课程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经学习的其他思政课程内容的关系,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程,将高校思政课程内容形成一个体系,使“形势与政策”特定的“核心课程”地位体现得更好。四是,需要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利用专业课程等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形势与政策”课程鲜活的教学内容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得更好。
二、在教学体系上,以实践教学为基点,落实其基础地位
高校思政课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中,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辅助手段”[4]。在地位上,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数量上,高校每一门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都比课堂教学的课时数少得多。由此看来,这种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小实践教学”的确具有“延伸拓展”的作用。但是,转换视角就会发现,“小实践教学”需要发展为以大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大实践教学”,从而进一步夯实高校思政课程的根基;而且,组织实践教学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5]。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如此,我们的社会生活就应该充满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素材与可能。我们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实践活动”[7]。“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实际上就是把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8]。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这不仅指思政课教学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更在于思政课教学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并面向社会生活现实,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然社会生活与思政课教学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那么,社会生活与实践就要走进高校思政课,而高校思政课也应回归到社会生活与实践中。根据以上分析,应把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点,并不断巩固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基点,就要求将思政课堂理论教学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实践中。这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为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陶公的生活教育学说接地气,具有中国特色。在方法论上,陶公提出“教学做合一”。他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9]。这里的“做”就是实践或实践教学。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思政课教学。与此同时,陶公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并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强调社会与学校的相通性。如此,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使思政课教学融入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从而把“小实践教学”转变为“大实践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0],这才能从根本上构建走出校园的彻底的大思政格局。
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资源进行有预设的提炼,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就变得简单易行,从而使“大实践教学”得以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无庸赘述,而大量的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常令人费思。普遍认为,实践教学资源少,成本高,协调难,效果弱,因而不太可行。其实,实践教学的“原材料”充满时空,只不过需要按照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要求进行组织、整合与引领,更应赋之予灵魂,如此,这些“原材料”就成为有效的实践教学资源。根据教育对象的实践方式与程度的不同,这些实践教学资源可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观察教育”“参与教育”与“磨砺教育”之中[11]。这些资源在时空上,包括大学生每学期的校园生活及假期的社会生活;在内容上,包括党建活动、团学活动、教学活动等;在组织主体上,包括高校组织的活动、社会组织的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比如,围绕大学一年级新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可以将学校规章的学习与执行作为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院系相配合,将大学生个人对学校规章的学习与执行情况纳入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成绩,使该门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校园中这样的实践教学资源随处可见,无需多少成本。
值得强调的是,只有凸显实践教学的基础地位,才能更好地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而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三进”工作的关键在于“进头脑”。“三进”中的“进教材”“进课堂”不难解决,而“进头脑”的难点在于“入心”“践行”。这里,要求大学生理解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如果以考核合格为最低标准,这也不难达到;但“入心”“践行”要求大学生认同所学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并予以践行,这才是“三进”工作的根本所在,而有引导的实践是解决“入心”“践行”难点的根本途径。
三、在课堂教学上,以学生为关注点,巩固其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12]。虽然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但其“不仅具有主动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主体性”[13]。在课堂教学中显现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性的关键是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及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表现为学生的课堂言行与课堂氛围。时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方法、手段日益更新,其中网络教学为思政课堂增添了现代气息。但网络也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喧宾夺主,过度使用,甚至使课堂“手机化”,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难以落地,因为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闹与互动,决不能代替思想的力量与灵魂的触动。与小学生不同,大学生心智发展较为成熟,其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更需要依靠学习目标、学习动力、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风格、人格魅力等因素。因此,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关注大学生,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明确思政课学习目标,并以此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彰显德性修养,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教学,从而增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
推行“专业思政”,努力解决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动力问题。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是个老难题,解决老难题,需要新思路。不难发现,总体而言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较浓,且强于思政课。既然如此,宜以专业教育为凭借,视专业教育为思政课教学的土壤,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专业思政”理念与策略,从而增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与动力。比如,结合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在课后实践教学中分别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演唱比赛和“画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大赛,为了能用美妙的歌声与五彩画笔准确、艺术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就要深刻理解其内涵,这增强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需求,提高了思政课的学习能动性,有效地改变了艺术类专业思政课堂的懈怠状态,这就巩固了大学生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见,“专业思政”挖掘了专业教育的思政元素,发挥了专业教育的优势与育人功能,转变了思政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提高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与“课程思政”相得益彰。
发扬思政课教师的榜样效应,努力解决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要”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成为践行思政课内容的榜样,并以此巩固大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第一,思政课教师应带头践行思政课内容,这是由思政课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大学生追寻理想,做一个有信仰的人,而且这种理想、信仰需要将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与个人前途联系起来,因为“单纯强调理想信念的个体性而脱离社会需求,个体的成长成才将失去参照的尺度和价值实现的舞台”[14]。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大学生不仅要“知”,还要“信”,更要“行”。要让大学生相信所学,思政课教师必须相信所教,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大学生相信教师是一个具有正确信仰的人,成为他们的榜样。这样,大学生在对思政课教师的观察中省思自己的言行,从而使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取向与行为选择能力[15],这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有助于大学生从“知”到“信”再到“行”的飞跃。洛克说:“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16]。高校思政课教师就生活在大学生身边,能够“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唤醒教育”所阐述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政课教师知“道”、信“道”,才能有效传“道”,比如,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的曲建武教授爱生如子,他用人间大爱为之做了最好的诠释。这启示我们,思政课教师应端正教学行为动机,即高校思政课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为了大学生在人生旅途中“扣好扣子”?毋庸讳言,高校少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自己与家人的生活,缺少大爱大德大情怀,缺乏高远志向,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和自己在生活中做的不一样,这样的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将很有可能培养出言行不一的“两面人”和“伪君子”。可见,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应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从而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17]。第二,在思政课堂上关注大学生,不仅要关注其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关注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注的是完成教学任务,这其实关注的是自己;有些关注的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否理解,这也没有涉及思政课的根本。如果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践行思政课内容的榜样,他们自然就成为大学生的关注点;这样的思政课教师也必然将大学生及其成长作为课堂教学的关注点,这样的“双关注点”促成思政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体现了“具有核心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18],并通过这种互动显现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聚焦于“形势与政策”课支点、实践教学基点、学生关注点这三个触动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及高校思政课推进上述“三个触动点”的基本遵循,在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性与生命力的彰显中将进一步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自信。